爱国诗词鉴赏《文天祥·金陵驿·二首·其一》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②
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③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④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⑤
【注释】 ①金陵驿:金陵,亦称建康,即今南京市。驿,古时的信使或过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②离宫: 亦称别宫、行宫,古代帝王出巡时暂住的地方。③ “山河”句:晋南渡后,一些名士常于新亭聚饮,感叹国事,周顗曾言 “风景不殊,举目有山河之异”,令座中人潸然泪下。“城郭”句:据 《搜神后记》载,丁令威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东,止于城门华表上,有少年举弓欲射,遂在空中盘旋歌曰: “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 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歌毕飞入高空。此诗用其 “城郭如故人民非”句。④ “满地”句: 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诗中有 “故垒萧萧芦荻秋” 句,凭吊吴灭于晋的故实。“旧家”句: 用刘禹锡 《乌衣巷》诗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意,感叹家破国亡的沧桑之变。⑤ “化作”句: 相传古代蜀王杜宇 (望帝) 自以德薄,禅位于人后亡去,化作啼血的杜鹃鸟。李商隐 《锦瑟》诗中有 “望帝春心托杜鹃”句。
【鉴赏】 南宋祥兴二年 (1279),文天祥被元军从广东押送去燕京。据他的《纪年录》载,当年6月12日到达金陵,8月24日渡江北行。留居金陵驿馆时写下了这首 《金陵驿》,原题下为两首七律,这是其中之一。
文天祥在厓山,亲身经历了南宋王朝最后一个据点被元兵攻克的惨酷战事,目睹了南宋王朝最后一个皇帝投海自尽的悲剧,亡国的败局已是无可挽回,复兴宋室的希望完全破灭。这时的文天祥可说是百感交集、万念俱灰,只剩下对故国的深情眷恋,对自己壮志未酬的无限感慨。全诗充满了沉痛、悲凉的爱国之情、身世之感,并暗示了以身殉国的必死之心。
金陵乃历代故都,曾经演出过许多次改朝换代的历史悲剧。南宋虽未建都于此,却有皇帝出巡时把这里作为离宫,它仍然是文天祥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偶像。可是,往昔的繁华已经消散,而今它野草丛生,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显出一派荒芜、凄凉; 离宫上空飘泊的孤云,似乎失去依傍而不知何去何从。荒草斜阳正是作者亲历的南宋王朝覆灭的景象; “孤云飘泊” 即景取譬,暗喻作者此时的心情。“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犹言国家已经亡了,我文天祥还能指望什么呢?写的是眼中景,抒的是心中情,不言情而情自见,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全诗从此生发开去,感叹亡国之痛和飘泊之感,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人民的命运紧紧联在一起,有情有义,有血有肉。
中间两联全是用典,但却用得活,用得熨贴。四处用典有三处出自金陵,而且都寄寓着亡国之痛,故国之思。吴灭于晋,江山易主; 晋室南迁,丢失了半壁河山; 晋亡于隋,豪族凋零。这些都与文天祥这首诗的诗题诗意极相吻合,没有牵强附会之嫌。而且用典并不完全袭用原意,其中有诗人自己的独特感受。“山河风景”一联,上句写自然,下句写人事,感叹山河依旧,人事全非,这和典故原意已大有出入,细按诗意还含有对元兵烧杀掳掠,使城池遭到破坏,人民流离失所的谴责之意。“满地芦花和我老”一句,也不是原诗那种置身事外的凭吊之感,而是以芦花自喻。因芦荻开花已是秋暮,作者也正于此时被押北行,眼望满地芦花,故难免有 “迟暮 (老)”之叹。“旧家燕子傍谁飞” 化用刘禹锡《乌衣巷》诗意而有发展,原诗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慨叹王、谢之类的豪门贵族烟消云散,此处却着意于人民群众流离失所,旧时燕子连“寻常百姓家”这样的去处也没有了,沉痛之情有过之而无不及。
曾经发誓要 “烈烈轰轰做一场”(《沁园春·为子死孝》) 的文天祥,在败局已定的形势下,往日那种必胜的信念,此时变成了必死的决心,诗的结句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就是这种决心的表露。被押北上,返回江南的路已断,只愿魂魄化作啼血的杜鹃重返江南,声调凄厉而情感深挚。这与此前作者在七绝 《扬子江》中 “臣心一片磁金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的诗句,同样表达了不忘故国的忠贞情怀,文天祥是以他的行动来履行他的诺言的。这是用血写成的诗,不可以等闲文字视之的呵!
文章作者:张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