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词《陆游·书愤》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爱国诗词鉴赏《陆游·书愤》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释】 ①楼船:高十余丈的大战船。瓜洲:即瓜洲镇,在今江苏省邗江县南长江滨,与镇江斜相对峙。宋时为军事重镇、江防要地。渡: 渡口。铁马: 披甲的战马。大散关: 在今宝鸡市西南。当时南宋与金西以大散关为界。②堪: 能。伯仲: 原指兄弟间长幼次序,伯为长,仲为次,引申为衡量人物等差之词。伯仲间,意指可以相提并论。

【鉴赏】 此诗于淳熙十三年 (1186)春作于山阴,陆游时年六十二岁。诗题“书愤”,全诗即以愤为基调,自始至终充溢着愤懑之情。按诗的内容为序,凡三愤:

一愤抗战受阻挠,中原长期被金人霸占。“早岁那知世事艰”饱含着陆游几十年经历所积聚的气愤。年轻时的陆游就立志抗金收复中原。那时年少阅世不深,以为收复中原的事业会很快实现,哪知正义的事业却屡遭阻挠破坏,几十年过去了,北望中原见国土仍遭金人践踏,诗人胸中的怒气喷涌如山。

二愤壮志未酬人先老。壮年时期的陆游,积极参加抗金斗争,亲临前线对敌作战。曾亲眼见到过夜色飞雪中,战船游弋过瓜洲渡口,金秋烈风中,铁马驰骋在大散关。陆游当时意气风发,壮志凌云,曾以 “塞上长城” 自许,即以捍卫国家、扬威边塞的名将自许。南朝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 “万里长城”,唐朝名将李勣被唐太宗喻为 “长城”。陆游自比于他们,要为统一国家建立功勋。然而,陆游积极抗金却屡遭排挤、打击,报国无路,时光易逝,现已成了两鬓斑白的六十二岁的老人闲居于乡。人到暮年,壮志落空,这又是诗人气愤的另一原因。

三愤奸佞当道,朝中无诸葛。“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师表》是蜀汉后主建兴五年 (227) 三月,诸葛亮率大军由汉中北伐曹魏,向后主上的表。其中有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之语。诗人仰慕他、赞美他,借以表明自己恢复中原的心愿。当朝无诸葛是因为朝廷重用秦桧之流的奸佞小人,而对国家赤胆忠心的志士能人却进行打击陷害。在 《夜读范至能 <揽辔录> 言中原父老见使者多挥涕感其事作绝句》 中,就曾表达过这种愤恨: “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遗老不应知此恨,亦逢汉节解沾衣。”

归根到底诗人所愤恨的是南宋统治者及其屈辱投降的政策,虽然诗人在此诗中未直言,但造成上述诸 “愤”之根源都在于此。

文章作者:张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