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城市诗词 湖北

《黄鹤楼前千古韵竹枝新唱慰前贤》楚地竹枝词研究

黄鹤楼前千古韵竹枝新唱慰前贤

武昌位于长江南岸,含武昌区、洪山区、青山区、东湖高新区等区域,传统称为“武昌”。历史上曾作为一个独立的武昌市、武昌府存在,后与汉口、汉阳合并为今之武汉。武昌是湖北省委、省政府所在地,湖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是中国中部地区最大城市武汉市重要组成部分,为武汉的科教文化中心。当代武昌从事竹枝词创作的诗人比较多。

侯孝琼,女,湖南长沙人,1936年生。湖北教育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授。原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现为荣誉理事),中国杜甫研究会、中国女子诗书画家联谊会理事,原湖北省诗词学会、武汉诗词学会副会长,第二届聂绀弩诗词创作奖得主。有专著《少陵律法通论》《新译柳永词集》,与人合著《元遗山诗词注析》,诗集《流萤集》。在《中国韵文学刊》《杜甫研究》《陆游论集》等书刊发表论文几十篇,曾参加《全宋词评注》《全唐诗评注》编写工作。在《诗刊》《中华诗词》《当代诗词》等刊物发表诗词200余首,还有诗词点评、鉴赏文字百余篇。其诗词、论文已选入中华诗词研究院所编的《诗人说诗》《诗人选诗》。侯教授是誉满荆湘的女诗人,尤其是诗词教学,其桃李满天下,绝非虚言。至于其诗词风格,著名诗人李汝伦评曰:“孝琼诗总的风格的清雅澹远,不事雕琢,不喜藻饰。故清雅而不俗,澹远而深婉。”侯教授善作绝句,也许便因了这“不事雕琢,不喜藻饰”之故,很多绝句同时便是竹枝佳音。如《襄渝铁路所见》:“蜀岭秦峰乱插云,一山方过一山陈。桑麻米稻三分地,鸡犬烟岚天上村。”多有口语,亲切动人。《湘北田家》:“红砖青瓦院场平,几树山茶傍屋生。雨后田畴闻鹁鸽,小丘斜抱一塘明。”娓娓道来,令人向往。《春风行》三首,曰:“春风送我到宜昌,满目春山漾碧江。最爱飞车驰过处,一畦深绿一畦黄。”“春草江湾春水流,尼龙网晒小渔舟。数行鹅鸭争嬉浪,一串清歌袅渡头。”“巧啭新莺日正长,醉人天气菜花香。春风百里驰摩托,几处红妆接嫁娘。”新农村景象生机盎然。《豫西行》:“平山远水几家村,好景遥观自有神。红袖倚门闲看我,不知已作画中人。”《弄孙》二首:“白玉玲珑一肉坨,无端笑哭更能歌。劝孙早立冲霄志,莫使蹉跎似外婆。”“外婆半世亦崎岖,北辙南辕信不虚。未敢翻飞先折翼,冲霄有志又如何?”此三首皆有哲理在。侯孝琼教授常谓不明绝句与竹枝词之别,闻者遂道之一二三,教授则又笑而取舍其意。取舍之间,闻者受教良多,竹枝与绝句之别,遂判然焉。此即诗教之至境耶?江汉间得此诗教之师,幸甚至哉。

陈龄彬,1937年生,广东番禺人。196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供职于湖北省戏曲工作室,后曾任江汉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导教研室主任、武汉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市散曲研习社社长,并多年在武昌区老年大学讲授诗词曲联的基础知识,培养了很多诗词写作骨干。著述或主编有《元曲三百首注析》《历代长江词曲赏析》《诗词曲联写作教程》等书。《诗词曲联写作教程》中对竹枝词有专门章节研究。其偶作竹枝,颇得汉味。如《武汉沧桑》:“江城昔日一奇观,炎夜沿街尽肉摊。此景而今烟散尽,空调电扇伴酣眠。”次句所谓“肉摊”,乃是武汉人谑称男人光膀子、打赤膊现象也。以前生活水平不高,火炉武汉一到夏季,满街的赤膊儿。当时乘凉还有一个家家必备的大杀器——“竹床”。竹床就往门前的街边一摆,赤膊儿大大咧咧往竹床上一躺,不就是个“肉摊”了吗!陈龄彬的竹枝词也有别样风采者,如《桃岛信步》:“桃花岛上正花浓,不着胭脂天赐容。痴醉女娃花帐伫,桃霞扑面润腮红。”写人面桃花相映红,浓艳动人。

阮峰,1941年生,中共党员,武昌区发改委退休干部。退休后在武昌区老年大学学习格律诗词,是中华诗词学会、湖北中华诗词学会、武汉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武汉散曲研习社理事,武昌区诗词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2014年初出版了个人诗集《闲云斋诗集》,2000年开始习作竹枝词。与周颜樑将目光聚焦于老汉口不同,阮峰更多的是关注江南岸武昌的市井生活。如《桥头游园》:“中午简餐还可口,怡然自得乐心窝。游园每日老人多,看戏玩牌学唱歌。”此桥头,乃是指武汉大桥的武昌桥头堡下的游园。这首竹枝纯用白描,将武昌桥头游园的现状实景展示给读者。再如《户部巷》:“户部巷中多味香,油条米粉豆皮黄。面窝煎饺热干面,食客留连饱肚肠。”户部巷是一条长150米的百年老巷,被誉为“汉味小吃第一巷”,其繁华的早点摊群数十年经久不衰。户部巷于明代形成,清代因毗邻藩台衙门(对应京城的户部衙门)而得名。这首竹枝词就描写了户部巷的“小吃”特色。

蔡惠堂,号草际、志逸斋主。1936年生,湖北孝感人,铁路系统退休干部。现为中华诗词学会、湖北省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武昌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其诗、词、曲、联作品散见于各级报刊,著有诗词专集《志逸斋诗萆》,并入编《荆楚联萃》《中国对联作品集》《中华诗人年鉴》等书。其竹枝能写新生事物,如《高铁过韶关》:“飞龙鸣镝下韶关,电掣风驰出万山。五岭风云奔眼底,山川景耀广州湾。”高铁必将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新事物之一,以竹枝记其盛状,乃题中应有之义。蔡惠堂亦能写他人所不及之题材,如《集邮》:“万象缤纷集寸方,古今百科满琳琅。闲来品观聊欣慰,妙趣丛生兴味长。”以集邮为题之竹枝诚不多见也。

夏伯华,1939年生,武汉滨湖电子有限责任公司退休干部。中华诗词学会、湖北中华诗词学会、湖北省中华文化信息会、武汉市作家协会、武汉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武昌区诗词楹联学会《武昌诗词》副主编。其作品在全国及省、市、区各级诗赛多次获奖。著有诗文集《鹤翔楚天》。其竹枝创作题材较广泛,但以武昌人物为题者最有韵味。如《熊秉坤》:“帝制千年摇欲坠,熊公义举建头功。忽闻蛇岳干戈动,怒火中烧赤县彤。”此首赞打响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第一枪的熊秉坤,尾句“怒火中烧赤县彤”大有气势。再如《吴天祥》:“蚕纳青山君纳海,江城四季满春风。牵肠挂肚怜民众,血乳交融脉络通。”吴天祥是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曾被武汉市委、市政府评为“一心为民的好干部”。在信访工作的岗位上忠于职守,执着地为民排忧解难,用自己无私的奉献,认真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普通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这样的好干部,自然是新武汉竹枝词记载的对象。武昌的名胜也是夏伯华竹枝词歌咏的对象,如《黄鹤楼》:“登上鹤楼淘国粹,乡愁依旧满长江。驾着划子朝前趟,闻到鱼香是武昌。”后两句令人想象武昌鱼的美味,不觉舌下生津。夏伯华竹枝词首句多不入韵,且聊备一格。

王长顺,字拾零,笔名上川,号持稻先生,书房名予逸爽斋。1948年4月生于武汉。1999年由武钢矿山调湖北省建工技术学校任教,取得一等成果9项、省级教育成果两项。其自幼爱好诗词曲联、书画篆刻,已发表各类作品1800余件,作品获奖百余。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中国国学协会、武昌诗词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诗词研究院研究员。其竹枝基调爽朗轻快,尤以回忆幼年生活者为佳,如《摸鱼》:“顿时搅得浓羹起,次次筲箕总不虚。秋日干塘好捉鱼,群童戏水尽情舒。”写秋日池塘水干后群童用筲箕捞鱼的场面。再如《课余》:“段段麻绳似浪来,颗颗毛踺似花开。走廊操场展飞翅,屋后房前当舞台。”这首写往日小学生课余跳绳和踢毽子的情景,想象别具一格,读来仿佛也能融入那种欢快的气氛中去。这首《种红苕》则更能反映三年困难时期学校生活的一个侧影:“深耕操场种红苕,反正黉门少热潮。待到秋收三百担,老师讲课嗓音嘹。”王长顺的这些竹枝词绝少议论之笔,但其中的包涵的意味却是丰厚的,耐人寻味的。这也正是难得的风人之致。

余建新,1952年生,武汉人,武昌区发改委退休干部。中华诗词学会、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武汉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武昌区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武昌诗词》副主编。其竹枝多描写各地风光,笔下均能捕捉到当地特色之处,如《沱江泛舟》:“粼粼绿水绕城过,扁扁轻舟划碧波。吊屋依江琴瑟里,虹桥映影靓颜多。”绿水、古城、轻舟、吊脚楼、虹桥……湘西凤凰古城的典型元素都在其中了。再如《游周庄》:“流水小桥依旧在,姑苏意境再何寻?273吴言侬语虽缠耳,难觅评弹道古今。”周庄古镇位于江苏省昆山市西南隅,60%以上的民居仍为明清建筑,小小的古镇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个砖雕门楼,民居古风犹存,还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这一切都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康民山,1948年生,武汉音乐学院退休干部,曾在军队工作多年。是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武汉诗词楹联学会、市散曲研习社、武昌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其竹枝能触及社会现实,带有一定的针对性,这是一般竹枝作者容易忽略的。如《留守儿童》:“玉兔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人家父母团圆聚,我的爹娘在外头。”此首语言口语化,带有浓重的民歌风味。以留守儿童的口吻写出了当代农村面临的这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再如《买米》:“市街买米几闻搓,仔细研擦再琢磨。疑客徘徊难解惑,抛光霉米假牌多。”食品卫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健康福祉。此首以“抛光霉米”充好米这个典型案例表达了诗人对这个重要民生问题的关注。

杨洁萍,女,1931年生,上海人,20世纪50年代随同济医学院迁武汉工作。同济医院退休教授。是武汉诗词楹联学会散曲研习社、武昌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其竹枝词作品充满童趣。如《找蚕粮》:“痴迷养蚕苦辛尝,连雨无桑觅食忙。爬越竹篱充小窃,三哥带我找蚕粮。”再如《蚕吐丝》:“三哥巧制铁丝扇,置等蚕儿织网裳。日视蚕儿逐渐长,一朝停食吐丝忙。”这两首反映儿童养蚕的竹枝很令人惊异,原来竹枝词还可以这么写,还可以反映这么纤细的儿童题材。

刘莹,女,1944年生,随州市教育局退休干部,现居武昌。是武汉诗词楹联学会、散曲研习社、武昌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她喜爱写反映乡村劳动妇女生活的竹技词。如《编箢箕》:“粗丝上架围形挂,细扭鱼鳞用手扎。不怕生疼全是茧,编箢担土上堤崖。”《织腰带》:“线缠椅背拉千次,织彩编图系汝腰。豆蔻村姑本领高,木刀上下砍翻凹。”《打草鞋》:“先捶湿草数千挝,回状经绳腰挂斜。骑凳布夹编往复,耐磨爽脚走天涯。”《做袜底》:“碎布满粘平整轧,纳花挑针炫艺佳。两片白布手中拿,中间夹样缝边牙。”这四首竹枝细腻传神,若非亲手从事过这样的劳动是难写得如此到位的。

乔本琳,女,笔名渔樵。1956年生,湖北省荆州市人,纺织企业助理统计师。现居武昌。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北省鹰台诗社社员,担任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综合部主任、《湖北诗词》编辑部副主任、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女子诗社秘书长、荆州市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诗词作品多篇刊于《湖北日报》《楚天金报》等媒体书刊,部分作品获全国、省诗词大赛奖。出版有诗词集《乔壸试弦》。娘家除兄弟外,其姐妹二人,人称“双乔”,其为妹,故称“小乔”;又因喜作《鹧鸪天》,被圈中呼为“乔鹧鸪”。偶作竹枝词,文辞淡雅而不避俗。如《省图书馆》:“雨送春归迎艳阳,彩虹与我媲霓裳。图书馆外鲜花绽,‘书卷路’边翰墨香。”竹枝带书香。又如《荆州竹枝词·春早》:“洁白玉兰姿若雕,晓看堤柳舞风骚。早春寒雨花初绽,装点荆沙十二桥。”女性写竹枝词别具温婉摇曳之态。

王庆新,1955年出生,湖北省仙桃市人,现居武昌。1974年入伍,当过战士、班长、政治指导员、宣传干事、文化教员、湖北省军区司令部办公室主任、黄冈军分区政治委员(正师,大校)。2006年转业至湖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任副局长。王政委长期坚持业余写作,出版有《中国味》等10余本专著,其中与诗歌有关的,是1987年出版的新诗集《兵趣》和2014年出版的古体诗集《秋声集》。王庆新自认为写诗的天分不够,也不够刻苦。写诗常常是心血来潮,自娱自乐。但他有一点非常明确,那就是他的诗必定是他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真实记录,是他思想感情的真实抒写。诗是从心底涌出来的,流出来的,而不是刻意的“创作”。对于传统诗词的创作,王庆新也有自己的主见。他认为,中国旧体诗词的格律有太多的讲究,现代人写作完全合乎古人制定的格律难度太大,也无必要,因为语言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他主张现代人写作旧体诗词,一方面作者心中应该有个格律的意识,既然是尝试旧体诗词,就得研究它,懂得它,且尽可能按规则出牌。另一方面,在作者笔下,又不能完全让格律框死,既要考虑合规,还要考虑合情合时,不至文以害义。王庆新的竹枝词有一个特色,即以湖北省内风物特产为描写对象。这也许与王庆新曾任职省工商局有关吧。他总是对新品牌不遗余力地推荐,陆续创作并在《湖北日报》《湖北商标》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一批竹枝词作品,让名优特产进入竹枝词,借竹枝词推介湖北特色品牌,突出了竹枝词反映民俗风物,关注和服务民生的特点。如《蔡甸莲藕两首》,其一曰:“莲花湖藕十二孔,白嫩长硕脆带香。短棹轻车发汉口,家家户户尽煨汤。”其二曰:“舌尖中国莲藕乡,千岁荷花万亩塘。且劝贵宾多采取,当年此物贡君王。”武汉市蔡甸区为“中国莲藕之乡”,隋唐时即已引种莲藕,宋朝闻名京都,此后年年进贡。蔡甸莲藕2010年核准注册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另外还有描写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采花毛尖”茶叶的:“五峰四望碧如纱,要探名标第一茶。解意春风凭给力,满园尽是嫩芽芽。”(《万亩生态茶园》)“十里清风小路斜,桃花点点映农家。客来一笑无须酒,绿水青山致富茶。”(《山里人家》)还有《参观周黑鸭食品有限公司口占》:“白云芳草老周家,爽辣甜香信可夸。吃货圈中如问我,江城风味第一鸭。”“关隘重重上擂台,英雄出处不须猜。但凭特色争天下,小店飞出大品牌。”还有写《洪山菜苔》的:“黄花紫干任参差,雪地霜天上灶时。武汉过年多美味,腊肉菜苔最相思。”“塔影钟声播远威,井蛛湖怪俱成灰。纤纤一把传奇菜,却让洪山火几回!”“淮北淮南分桔枳,城中城外味差移。天生此物知灵性,可笑督军括地皮。”“家住武昌雄楚街,一丫小店照山开。高洁君子无需酒,且就清茶品菜苔!”著名诗人车延高说:“看王庆新的诗不累,因为诗里有味精,我叫它生活的情趣。……它们是诗人心里流淌出来的,和眉毛上的汗水同质。”信哉斯言。

瞿险峰,网名卫国公,湖北罗田人,1972年6月出生,1990年12月应征入伍,历任战士、排长、干事、秘书、副处长、政治部主任等职,现任武警湖北省总队政治部秘书群工处处长、武警上校警衔,是中华诗词学会、解放军红叶诗社、湖北诗词学会会员。其创作以军旅题材为主,尤其是军旅竹枝词,为其诗词创作一大特色。截至目前,有《军旅竹枝词》22首,兹录如下:《哨所婚事》:“新娘软语夜温馨,欲秀娇姿忽暂停。‘咋个新兵都不见?’276原来躲在后窗听。”《激情拉歌》:“青山草地作歌台,拉起军歌海啸来。‘打靶归来’刚启口,‘英雄儿女’已花开。”《女兵风采》:“英姿飒爽守边防,忙里偷闲抹淡妆。谁说花拳和绣腿?枪枪指向靶中央。”《女兵心事》:“会操夺冠笑颜开,恰有家乡电话来。惹问说些啥秘密?朱唇未启已红腮。”《军中霸王花》:“练兵场上起尘埃,格斗擒拿汗洗腮。纪录刷新谁续写?三男一女擂台开。”《帅帐女通信兵》:“屏前敲键齿生香,传令三军碾夕阳。夜战拉开千里外,青春逐梦电波长。”《舞狮闹元宵》:“跳跃腾挪舞步轻,摇头摆尾踏歌声。行头脱去睁圆眼,豆蒄年华一女兵。”《威风锣鼓》:“黄褂红巾扭摆身,一敲锣鼓满园春。新兵场外低声问:‘哪里招来陕北人?’”《拔河比赛》:“男兵笑指女兵娃,哨响双方使劲拉。松浪助威齐呐喊,风来直欲奏铜琶。”《象棋对弈》:“且将卒子往前冲,跃马飞车护九宫。炮打敌营惊汉界,忠诚底色铸刀锋。”《拖拉机大赛》:“营前围坐笑飞扬,虎将牌场较量忙。最恼风儿失泄密,新兵偷把大王藏。”《战地文艺晚会》:“撕开夜幕舞台支,酷影弦音较劲痴。时尚帅哥模特秀,原来队长靓风姿。”《月夜野炊》:“西风瑟瑟驻山冈,篝火熊熊满壑香。围聚汤锅争不迭,张开虎口‘我先尝’。”《节日帮厨》:“系起炊裙架火炉,清烹虾蟹烫油酥。狼吞虎咽盘盘尽,战士惊疑换大厨?”《电脑标图作业》:“纵横红箭满荧屏,鼓角轰鸣震落星。轻点鼠标前指令,攻防要塞铆钢钉。”《沙盘战术作业》:“红蓝博弈纵沙盘,石走尘飞带笑看。指点江山书胜卷,胸翻劲旅啸山峦。”《刺杀方队训练》:“一声大吼动神州,白刃寒光鬼见愁。骁勇豪情依旧在,挺枪突刺血冲头。”《阅兵方队训练》:“铁流滚滚破长空,号角声声虎逐龙。汗雨谱成前进曲,青春抖擞马嘶风。”《防暴队形训练》:“合围分割卷雷霆,迷彩飞扬总有形。梯次布防横利剑,兵精将猛护安宁。”《单兵队列训练》:“口令呼来火一团,影随日转汗花欢。军姿挺拔高颜值,羞得风儿远远观。”《擒敌配套训练》:“龙吟虎啸少林功,幻化无形掌带风。热血男儿挥汗雨,强军路上砺青锋。”《警棍盾牌方阵》:“盘马弯弓筑盾墙,向心突入战旗扬。降妖魔棍驱迷雾,万里朝阳放眼量。”军人写军旅,下笔利落爽快。以竹枝词记录火热军营生活,在诗界亦可谓独树一帜也。

皇甫国,湖南桃源人,现居武昌。1935年6月出生,1951年2月入伍,旋随志愿军某部入朝参战。历任战士、文印打字员、文印组长、军校学员、参谋、宣传干事、党委秘书、秘书处长、武汉军区政治部理论教研室教员、解放军史料丛书《新四军》编辑组编辑。桃源县天禄中学毕业,1987年通过自学高考获得大专毕业证书。1988年被授大校军衔,1990年退休。1992年起在湖北省军区老干部大学(原武汉军区善后办老干部大学)工作,历任副校长、常务副校长。在诗词方面,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解放军红叶诗社创作研究员、特邀编委,湖北省暨武汉市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东湖诗社副社长,将军学府诗词研究会秘书长、副主编。皇甫国主攻军旅诗词创作及理论研究,以诗词写陆军第五十四集团军军史,汇为《铁拳战歌》一书,实为国内第一人。高唱战歌之余,也创作其他题材诗词,作品充满正能量,能反映当代现实,充满社会担当意识,其竹枝词亦复如此。如《诚信兄弟》:“飞车万里送工钱,兄弟声名四海传。生死关怀诚信耀,双星高挂九重天。”2010年春节前,在北京承建工程的哥哥孙水林为赶在年前把工钱发到农民工手上,返乡途中遭遇车祸,一家五口全部遇难。在天津的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来不及处理哥哥后事,赶在腊月二十九返乡,在账本丢失的情况下,按照民工自报的账目,给60余位农民工发放了33.6万元工钱。“信义兄弟”生死接力送薪的感人事迹在荆楚大地引起强烈反响。此诗是对“诚信兄弟”最真诚的赞歌。再如《荒货党员》:“单车吱嘎过前街,吆喝声声吕律谐。荒货党员人有德,义工我也站前排!”“荒货”者,武汉话旧货意也。此首赞美了以收废旧物品为生的老党员身处底层仍心系社会的高尚品德。还有一些竹枝词反映了现阶段一些底层市民的艰辛生活,对弱势群体充满同情,如《城市疏捞工》:“井墙斑驳满绿苔,胶鞋手套下梯来。一身污秽无穷乐,喜看江城百卉开!”注重细节刻画,真实反映了疏捞工的工作状况及高尚的情操。再如《当年麻木》:“踩日蹬风一溜烟,二三里路两元钱。筋疲汗滴尘污面,月黑迎门小女牵。”“麻木”是武汉人对正三轮人力车的俗称。这首反映了“麻木”师傅的艰苦生活。其他如《窄巷地摊》:“三样清仓只五元,小街歪字树阴悬。夫妻两个轮流守,稚子摊边捉暮蝉。”《流动姜贩》:“贩得生姜百十斤,板车叫卖走街勤。忽然阵雨迎头泼,车下藏身待夕曛。”《擦鞋女》:“墙角花阴列凳箱,娇声呼唤擦鞋忙。低眉拭亮前行足,难补全家一月粮。”皆如是也。

独孤食肉兽。当代武汉竹枝词创作,不能不提独孤食肉兽。其在网络诗坛甚有声名,据说姓曾,是武汉某高校教师。“三月上巳生于武昌花园山麓昙华林。他提出并大力践行现代城市诗词创作,主张充分融用西诗、新诗资源及其他现代文学手法,擅以超现实主义颠覆宏大叙事暨解构传统时空文本。这是在网上能搜到的唯一的公开资料。之所以要写到他,是因为他在网上有一个《我们的城市记忆——江城后现代竹枝词一束》的帖子。因笔者不了解,姑且全文录之,以备一体。”

我们的城市记忆

——江城后现代竹枝词一束

据说,一座濒水城市的居民,多会像马赛尔·普鲁斯特那样,在脑海深处整卷地浸泡不经剪辑的记忆拷贝。你或许听说过这座镶镌在季风走廊壁隅的多雨之城,甚或反复梦见其中某些工愁善颦的能面符号。据说虚构的回忆,足以让他们伤感到玩世不恭。每到午夜,他们会收拢潇潇雨帘,借助台式收音机里的磨砂旋律,重启布满雪花点的往昔之屏:深曲模糊的莓垣,离立交盖的法桐,踏着钟波走过教堂尖顶上空的鸽群,电车站牌下身着制服的女校学生,铜质窗槅里鼻架圆边镜的老钟表匠;视域远端,故衢转角,有路灯孑立,笼一柱回雪,缓缓糁入其下蒙戎的綦印,一任失神在时空彼端的他生看客,就着燃近指端的残烟,潮湿地吐纳幽夐幻黠、杂沓而来的黑白意象。

世居某座看不见的城市,偶拾恶竹枯枝,是为序,或装13(编者注:原文故意如此)。

武汉关

长堤柳暗港灯红,响尽高关夜半钟。

又值空江秋月皛,百年桅影叠朣胧。


注:武汉关为武汉海关大楼简称,原名江汉关,建于1922—1924年,位于汉口沿江大道中段英租界,下瞰沿江诸渡。由英夷按文艺复兴时期流行样式建造。大楼净高483米,建筑上端为20米高的钟楼,楼壁四面皆镶4米直径钟面,时针长1.7米。钟楼顶端有镀金英式帆船模型。关钟所奏乐曲初为《天佑女王》,比及圣人出,天下白,太阳升祚,雄关易名,因改奏《东方红》,今用《威斯敏斯特报时曲》。寅夜月明,关钟奏鸣,声闻两江三镇。武汉关为旧汉口临江标志性建筑,国朝重点文保单位。

水塔印象

江滩微雨湿疏钟,黑白楼台夕影同。

百载市衢如版刻,霓灯流铸錾痕中。


注:水塔,指汉口水塔,位于中山大道英租界,英夷设计建造,落成于1909年。水塔为汉口近代消防标志性建筑物,曾长期承担汉口消防瞭望、给水双重任务。现为市重点文保单位。

大智门火车站

坊陌当年走铁龙,昔今行色并匆匆。

青袍魅客来何许,膜影飘攒灯肆中。


注:大智门火车站原为京汉铁路南端终点站,位于汉口法租界。由比国贷款,法夷建造,建于1900—1903年。建成后是当时亚洲最现代化和最壮观的火车站。1991年汉口新站落成后弃置不用,旋入国家重点文保单位名单。

汉口的电车

惊屐撩裙夏雨初,人流霓影汇模糊。

电车一路摇双辫,划过江城水粉图。


注:电车一路,亦可兼指武汉电车1路。武汉电车1路于1957年随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而开通,为长江上第一条过江电车线路,也是目前长江上仅存的两条过江电车线路之一(另一条为武汉电车4路),经武汉长江一桥及武汉汉水一桥连接武昌、汉阳、汉口。

由黄鹤楼开往晴川的夏夜轮渡

翠堤新霁晚凉生,笛弄南楼最上层。

好是船头人并倚,半江秋月一桥灯。


注:南楼在武昌蛇山,历史上屡毁屡建,与黄鹤楼错出互见,现为黄鹤楼附属建筑。晴川在汉阳,得名于《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

夏夜大堤口

堤上流萤扑扇飞,背衢灯暗柳飏微。

夜阑风澹人初醒,卷得江星满席归。


注:大堤口位于武昌临江大道与中山路西北端交汇处。予生小所居焉。本诗背景详参《竹床阵》。

竹床阵

青石横衢列竹床,家家泼水立冲凉。

那时世味醇于酒,只爱星光忘走光。


注:“竹床阵”是老武汉人特有的度夏方式。旧日夏夜,市民多于道旁摆竹床露宿,密密麻麻蔚为大观,老幼男女各各无猜,咸与光膀维新。外地人初见妇姑着短裤、薄裙与猥男琐儿比床杂宿,无不惊呼失色,而土人皆卧怀不乱、调笑自若。又百度按,武汉是中国有名的三大“火炉城”之一,夏季气温高达40摄氏度,遂形成武汉特有的民习“竹床阵”。今空调普及,竹床阵已成城市曩载回忆矣。又按,据最新城市高温排名,武汉已退居第六。

武汉长江大桥

儿时曾住大堤旁,桥上列车长又长。

谁倚车窗看风景,谁凭堤槛数车厢。


注:长江武汉江段已通车或在建大桥共八座,此指连接武昌蛇山与汉阳龟山,建成于1957年的“万里长江第一桥”,今称武汉长江一桥。予幼居距大桥武昌桥头堡下游500米处临江大道大堤口。

代某公交退休司机作二首

沿江道上驾车郎,载月移星度雪霜。

方向盘前少年我,可曾定格转街窗?


注:老司机旧时所驾30路公汽开通于1970年6月1日,起点站为汉口江汉码头,故首云“沿江道上驾车郎”。其为该线路首批司机之一。


铰链车中电影场,排窗两侧摄流光。

白衣姊弟今何处,老站秋梧叶又黄。


注:铰链车,由两节车厢相连的通道式列车,多用作城市公交。铰链车曾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面淡出武汉公交,千禧后部分线路再度启用。

附本事暨老司机自述:“……在驾车过程中,有很多熟识的乘客。在我印象中最深的是住在长办(长江流域规划管理办公室)宿舍的长职医院方医生的女儿,一个清秀文静、喜欢穿白衣裙的女孩。她经常乘坐我的车上下班,工余时还会带着小她十来岁弟弟上我车来玩。调到公交10路后,我一直在打听她的消息,然而却音讯杳然……长办宿舍里还住着两个失聪的孪生姐妹,当时大概十六七岁。她俩习惯地搭乘我开的公交车,有时还有意识地等我的车。另有几位在市七一中学就读的男女学生,不知是否也是长办子弟。”

此外,武汉市青山区至今尚无诗词学会,湖北省老年大学鹰台诗社设有一个青山“绿荫”小组,可为青山区诗词创作的基础组织。该小组于2006年10月组建,现有会员29人,(其中有中华诗词学会会员2人,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会员9人),其成员主要来自青山区政府机关,武汉钢铁公司等单位的离退休人员中的诗词爱好者,由于会员们团结一心,相互支持,从组建至今,会员们分别在《湖北诗词》《鹰台诗词》《心潮诗词》《诗词月刊》《武钢文艺》等媒体发稿1300余件。小组会员有5人出诗词专著共25集。绿荫小组在青山地区有比较好的社会影响,为推动青山地区文明建设,继承传统文化发展,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竹枝词创作者如下。

孙修伦,笔名江钢,1934年生,湖北省荆门市人,系武钢退休干部。从1985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有500余件诗词曲、小说等作品在媒体发表,并多次获奖。出版有《情满黄昏》《灿烂的晚霞》《生命的火焰》《人生色彩》《夕阳心潮》五本诗词专著,另有800余行诗被《诗神》杂志社编印成《孙修伦诗选》发表,还有近100余本书录有其作品,其传略被录在《中国专家人才库》等多种辞书。其竹枝带民歌风味,清丽隽永,《竹枝词十五首》是其代表作。这15首竹枝非作于一时,亦非咏一事。中有爱情主题者,如其一:“昨夜思郞盼月圆,今日见郎心殊悬。但愿江流不断水,鱼戏浪中乐悠闲。”其十一:“青山绿水风光明,侬晓郎话不持衡。昨日说话今日改,犹似云空雨与晴。”有写田园风光者,如其八:“依山层层树隐房,犬吠鸡鸣鸟飞忙。炊烟缭绕熙嚷乐,男耕女织满农乡。”有写政府扶贫者,如其九:“歌声嘹亮不见人,山高树密水清纯。四季迁变乐安泰,热望中央来扶贫。”不一而足。

蒋千里,1929年11月生,武汉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北省诗词学会会员。其竹枝多书写时代新象,饶有情韵。如有一年岁阑,腊月梅初开,暗香沁脾,青山公园游人如织,流连忘返。冶金大道众多商店门前、人行道上连片挂满已腌制的鱼肉、灌肠、鸡鸭,很是壮观,“年”的气氛很浓重,市场活跃,人民生活日益提高,面对此情此景他有感而作竹枝曰:“暗香沁脾竟忘返,不觉时光步小寒。难怪沿街悬腊阵,万家急盼过新年。”其亦不忘以竹枝警示世人,如《麻将悲剧》:“方城鏖战乐融融,迷念忘情万事空。相继轻生归去也,残阳一抹水西东。”所写的乃是真人真事。青山区有一对夫妇,丈夫迷恋麻将负债累累;妻子累累劝不改,愤而投青山港,丈夫亦步后尘,残阳流水,发人深思。而作者夫妇间的《苦中乐》则是另一番景象:“寒夜临池忘却眠,空中无火炉无烟。荆卿夺笔灭灯去,犹问侬知几更天。”这两首竹枝对照来读,感慨多焉。

郭秋香,女,1954年9月生,武汉市人。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院研究员,曾在《心潮诗词》《湖北诗词》《鹰台诗词》等多种报刊,及大型书籍媒体上发表作品,诗画曾多次获奖。其《竹枝词五首》将不幸婚姻中的女性心理刻画得细腻生动,在当代竹枝词中实不多见。其一:“千缠万结连成双,南北东西不一腔。阴短晴长流水意,竹胸松志愿兴邦。”其二:“江水绕山欢乐晴,郎在身边无歌声。雨飘阳光混合景,阴晴谁多难定评。”其三:“同床异梦表面亲,说做分家远真纯。试想松柏守春志,千秋不改始终真。”其四:“口说日夜总挂牵,心中想的怕月圆。时间分秒做公正,知尔口心不共天。”其五:“水穿山谷欢乐流,既无头尾也无愁。郎情侬意未混合,哪来共同纵横悠。”

王兆淦,女,1942年生于江苏兴化市。1970年起分别在武汉市青山区“一幼”和“二幼”任教,小学高级教师。1997年退休后仍继续工作。2010年重病后,燃起再学习的愿望,毅然带病到青山老年大学古典诗词班学习,短短三年内进步很大。热心竹枝词创作,其佳者如《春之韵》:“碧野清风遍地花,和鸣白鸟噪林丫。莺旋柳绿织帛锦,燕入桃红剪彩霞。”又如《迎春花》:“弱叶纤枝貌不扬,历经雹雨雪加霜。有朝一日春刚到,巷尾崖头绽菊黄。”这正是:

一带青山望武昌,鹤楼高耸领新航。

东湖也爱洪山好,雅韵俚歌阵阵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