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城市诗词 慈城

慈城《孝养故事六则》

孝养故事六则

儿女之孝,首先表现在赡养。古代慈城地区儿女孝养父母、儿媳孝养公婆的故事不计其数。这里选取其中6个:

虞允豹,是一名木匠,从小失去父亲,对母亲柴氏非常孝顺。母亲双目失明且患有癫痫。允豹曾经祷告苍天,割下自己的大腿肉做药,希望治好母亲的病,然而没有见效。他平日里悉心照料母亲的生活起居,扶着她行动,给她抓痒,亲手刷洗马桶。他出门给人打工,从不敢远离家门,每到吃饭时间必定回家给母亲做饭。那些雇主都被他的孝心所感动,也就不和他计较工时长短,不催促他早点完工。他的母亲卧病二十年,他就这样二十年如一日精心照顾。也有人劝他娶一个老婆,为他分担家务。允豹却说:“娶老婆不难,只怕娶不到贤惠的老婆,不会照顾我的母亲,母亲就不能顺心了。”在他看来,娶老婆不是为他自己享福,而是为了让他母亲享福。但后来他还是娶了妻子蒋氏,生了两个孩子,避免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王照,字文诰。小时候因为家里穷,经常翻山越岭走几十里山路,把砍来的柴卖给城里人,换取衣食,奉养父母。有一次因为卖柴回来晚了,途中跌下溪谷,伤了脊椎,一直未能痊愈。十五岁那年,邻居家着火,火势蔓延到他家,母亲卧病在床,他不顾一切冲进火场把母亲背了出来,自己被火烧伤,差一点丧命。经过这场火灾,家里更加贫困,于是去杭州学手艺谋生。后来给老板做出纳。等有了一些积蓄,他也做一点小生意,以此养家。每年春秋时节他都要回家探望父母,二十多年从不间断。他的儿子王显堂,对他也很孝顺,但只要饭菜稍微丰盛一点,王照就会放下筷子掉眼泪,说:“当年我卖柴换米奉养父母的时候,父母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的饭菜啊,想起他们,我现在怎么吃得下去呢?”他这种心情就和古代二十四孝中子路“负米养亲”的心情相似。子路说:“父母在世的时候,那时我虽然辛苦,但心里觉得甜。现在我生活条件优越,父母却享受不到了,所以更怀念从前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虽然那个时候只能吃野菜粗粮,也比现在幸福。”

冯瑮,父亲冯景祚年老体弱,眼睛失明,卧病在床十五年,他始终悉心照顾。家里虽穷,但每餐都准备可口的饭菜,父亲想吃什么就能吃到什么。同乡工部尚书王来的长子王铎仗义疏财,素来敬重冯瑮,请他做家庭教师。他们一起吃饭,每当有美味佳肴,冯瑮都放下筷子不肯吃。王铎明白他的心意,就每次都把美味佳肴先给冯父送过去吃,然后再请冯瑮享用,这样冯瑮才肯吃。冯父有一位女仆,也已年老多病,冯瑮待她就像待母亲一样。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父亲在时多亏她照顾,我才有精力出门教书。对她不好,就是忘恩负义,对不起父亲,我怎能忍心?”当时慈溪知县贾奭敬重冯瑮的人品,想推荐他去接受朝廷表彰。冯瑮却说:“孝是儿女的应尽义务,不想因此出名。”坚持不受。

董肇伦,是一个做衣服的裁缝,因为家里穷,34岁才娶到妻子。他的妻子叶氏嫁给他时才15岁。叶氏和丈夫一起勤劳节俭,奉养婆婆。后来肇伦病重,临终前把年迈的母亲托付给叶氏。叶氏先是竭尽全力给丈夫办完丧事,从此就和婆婆相依为命。祖上留下来两亩薄田,因为是祖上留下来的,不管家里多穷,她都不忍心卖掉。平时,每天早早起床,先给婆婆做早饭,留下火种给婆婆热午饭,再出门去给别人弹棉花织布,一直忙到傍晚五点以后回来,再给婆婆做晚饭。长年如此,所以人们称她“弹花孝妇”。后来家里遭遇火灾,她又重新建起两间房子给婆婆居住。她侍奉婆婆四十一年,使婆婆能安享晚年,活到八十九岁。

裘熙敬的妻子徐氏,三十二岁时丈夫去世,家里很穷,与婆婆相依为命。她的婆婆年迈,且瘫痪在床,时间长达四年。为了不饿死,徐氏带着两个幼小的儿子去外面要饭,靠要饭得来的饭菜孝养婆婆。如果下雨,她就留下儿子陪伴婆婆,自己一个人冒着雨去要饭;身上穿的破衣服被雨淋湿了,没有可以换的衣服,只能连续几天穿着湿漉漉的破衣服去要饭。有人劝她雨过天晴后再出去,她却说:“我自身饥寒还可以忍受,但一家老小哪里来吃的?”婆婆去世后,她借钱办丧事,靠纺纱织布挣钱还债。人们同情她,劝她不要急着还钱。她却说:“哪有儿媳、孙子都在,还要麻烦外人来给家里老人送终的?”坚决要把欠下的债还上。

桂义女,父亲桂宁是一个秀才,生了三个女儿,没有儿子。他心里很遗憾,曾对他的三个女儿说:“汉朝有一位孝女缇萦,她能保全父亲性命,你们三个女儿都是要嫁人的,谁能做我晚年的依靠啊?”按古代礼法,女子要“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如果桂义女的三个女儿都出嫁了,按规定女儿首先要去照顾丈夫的父母,就难顾得上他了。听父亲桂宁这样叹息,他的小女儿毅然地说:“父亲不用担心,我愿意终生奉养您老人家。”从此她就像儿子一样陪伴父亲二十年,没有嫁人。后来桂宁病重,去世前嘱咐家人要给小女儿选择配偶,都被她拒绝了,结果终身未嫁。桂义女的大姐夫就是国子监祭酒陈敬宗。敬宗本打算向朝廷报告她的事迹,也被她拒绝了。为了更好地照顾父亲,在当时社会,桂义女也只能选择不嫁人这种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