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论语·里仁第四》
解析:
大体的意思是说不仁的人不可以长久地安于贫困,不可以贫而不移,“久困必为非”;也不可以安于富贵,“长贵则骄矣”。仁者“无所为而为之”,没有利益的考虑;智者则是有利益考虑的,只有对人对己都有利的事情才会去做。
孔子说,如果一个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吃好穿好,那么他长大后一定不会甘于清贫正直的生活,不会甘于平淡。并不是说这样一定是不好的,也许会是好的结果,也许会是坏的结果。在古代有这样的说法,一个人的欲望太强烈,他所获得的天机就少。一个人欲望太强烈而不知约束,他就会成为欲望的牺牲品。孔子的意思是只有仁者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而普通的人则往往会走入歧途,我们要学习圣人的境界。
对于欲望,宋明理学中说,人肚子饿了想吃东西并不是欲望,但是如果想吃花色品种,就是欲望了。人就是在欲望的驱使下把自己拖入命运的深渊。在现代社会中,个人的欲望被无限地放大,且被不断地生产。个人的幸福感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你占有多少稀缺资源,你用过别人没有用过的东西,你吃过别人没有吃过的美食,你去过别人没有去过的地方。广告等很多东西成为个人欲望的加速器,个人欲望被宣传,被发现,这也是现代人的悲哀之一。很多人并没有自己的幸福感,而是追求人有我有。但是在得到之后,却发现自己丢掉了许多原来更应该珍惜的东西,如情分、对人的尊重、自己的进取精神等。
因此,安乐也好,忧患也好,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处理得好的。也许只有孔子所谓的“仁者”才能达到如此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