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晓角》少儿唐诗鉴赏

听晓角

作者: 林建福

【原文】:

李益

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

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

【原文作者】:李益

【鉴赏】:

天方破晓,边关上响起了一阵报晓的画角声。这声音勾起了征人无穷的思乡之情。角,古代的一种吹奏乐器,通常用于军中报早晚时间。因上面画有彩图,所以又叫画角。

第一句的意思是说:边境昨夜降下了一阵严霜,关塞上的榆树叶子纷纷坠落了。

第二句的意思是说:在孤独的月亮下,城头吹起了报晓的画角。

第三、四两句是形容画角声的凄厉:当画角吹出的《小单于》乐曲伴随着呼啸的秋风传来时,连那无数鸿雁也不忍度过关塞往南飞了。塞鸿,边塞上的鸿雁。小单于,唐代《大角曲》中的一种曲调名称。

从题目看,这首诗应当是写听到晓角声后的人的感受。读者也确实能处处感到那声音引起了诗人心弦多么强烈的颤动。然而,全诗并没有直接写到这一点。这正是本诗在艺术上的一个显著特点:诗人将严霜、落叶、孤月、塞鸿、秋风等一系列事物的情状变化统统置于那悲凉的画角声笼罩之下,从而造成一种肃杀的气氛,由此曲折地传达出晓角声中人们的边愁乡思。前一天晚上的边霜催落叶既点明了吹角的时间、地点、季节,为角声的传出布置了一个浓重阴郁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身在边关的人看到这番景象时的凄凉之感。当角声响起时,诗人特别写到天边还挂着一片残月,并把它称为“汉月”。唐人在习惯上以汉代唐,所以这“汉月”就是唐朝的月亮。从常识上来说,普天之下只有一个月亮,但诗人却在“月”前冠上一个“汉”字,分明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也就是“月是故乡明”之意。不但如此,“月”后又紧跟一个“孤”字,更是把诗人那由画角声而引起的孤寂心情移植到了月亮身上。唐代边塞诗常用笛声和角声来表现征人的感情,这首诗也是如此。当画角吹起《小单于》的乐曲时,那本来就哽咽苍凉的角声中又卷入了一阵萧瑟秋风,竟使得南飞的鸿雁也低回盘旋,不忍飞去。这不但带上了诗人悲怆哀怨的主观感情色彩,而且也反映了长年驻守边关不得还乡的广大征人的共同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