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至理名言 孙子

孙子兵法·名言篇·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孙子兵法·名言篇·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鉴赏

〔谋攻〕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鉴赏】孙子用兵打仗,有两手策略:一为“战胜策”,即用战争手段击破敌人使其屈服;二为“全胜策”,即用威势或道德的力量保全敌人使其归服。在这两种策略中,孙子认为后者“为上”,是上策,高明的策略;前者“次之”,是次一等的策略。古代军队的编制,约有军、旅、卒、伍诸等级:一军有一万两千五百人,一旅为五百人,一卒为百人,一伍为五人。为了强调“全”胜归服为“上”策,战胜击“破”为“次”一等策略,孙子从国、军、旅、卒、伍各级,由大到小,依次讲述。刘邦骥《孙子浅说》注:“国军卒伍,不问大小,全之则威德为优,破之则威德为劣也。”“全之”对我方和敌方都有利,是为“上”策;“破之”对我方和敌方都有损失,是为“次之”的策略。

保全对方的国家,不用战争击破就能使其归服,有这种可能性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历史上就有许多这样的实例。

据《尚书》记载,尧舜时期南方的国族有苗,不服从命令,舜帝乃派禹前往征伐,但苗民反而更加骚动起来。这时,益向禹进言:“惟德动天,没有远而不至的。满招损,谦受益,是天之常道。”禹接受益的劝告而班师回府。于是,舜帝乃大布文德,列队舞动盾牌和羽毛以示和亲。经过七十天的宣传工作,有苗便来归服。

又据《左传》和《国语》记载,春秋时期晋文公伐原(今河南济源市北),军队只带了三天的干粮。三天过去了而原不投降,晋文公乃令撤军返回。原中间谍出来说:“原快投降了。”军吏听后说:“请再等待些日子。”晋文公对大家讲:“信用,是国之宝,人民之庇护,不可失也。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便撤军离去。待退兵一舍三十里,原人闻讯晋文公之德言,乃遣使请降。

再据《史记》记载,秦汉之际汉将韩信以智谋和胆略连续攻下魏和赵两个诸侯国,擒获魏王豹和赵王歇。接着,韩信欲北攻燕,东伐齐,问计于赵国策士广武君李左车。李说:“将军名闻海内,威震天下,然士卒已劳疲,实难再战。不如以大军向燕进发作为威慑,而后遣辩士奉咫尺之劝降书,告以燕之利害,燕必不敢不从。此乃兵家所谓先声而后实也。”韩信听从其计,发兵并遣使至燕。燕王早就听说韩信之智勇,魏赵二王之就擒,乃“从风而靡”。韩信不费一兵一卒,使“全燕”而降。

历史的事实一再证明,孙子之言:“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乃英明决策,万世玉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