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诗句大意解读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语出唐·太宗李世民《赐萧瑀》。曰:“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贞观九年(635年),唐太宗“以光禄大夫萧瑀为特进,复令参预政事。”赠他这两句诗,表彰他“不可以利诱,不可以死胁,真社稷臣也!”疾风:大风。劲(jìng)草:强劲的草。《后汉书·王霸传》:“光武谓霸曰:‘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宋书·顾恺之传》:“疾风知劲草,严霜识贞木。”比喻经历艰难困苦,经得起考验,才显示出坚强的意志和坚贞的节操。《板》、《荡》:都是《诗经·大雅》的篇名。《诗序》说:“《板》,凡伯刺厉王也。”“《荡》,召穆公伤周室大坏也。厉王无道,天下荡荡,无纲纪文章,故作是诗也。”因这两篇诗都反映乱世,所以作为“乱世”的借代。诚臣:即忠臣。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只有经过猛烈大风的考验,才能知道什么样的草是强劲坚韧不可摧折的;政局混乱不安,社会动荡不定,才可以识别出谁是忠诚的臣子。后人常引用这两句诗来说明同样的意思,但多赋“诚臣”以新意,用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忠诚战士。

例如

①唐太宗李世民曾写过两句诗叫作“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赠萧瑀》)如果我们扬弃它所带有的一点封建色彩,那么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的。在国家和人民危难之秋,在严峻的考验中,梅林与欧阳平这两代革命者,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坚强不屈、无无畏地为真理而斗争,表现出共产党员和革命者的高贵品质和浩然正气。(摘自潘旭澜《艺术断想·相反相成》)

②行走在乡村田间小道,你会发现成熟了的水稻、小麦、高粱,无不低下深思熟虑的头,这是诚实守信、感恩回报的低调;大雪压顶,寒风凛冽,秀木易折,而小草却依旧岿然不动,路遥知马力,疾风知劲草,这是坚韧顽强、不屈不挠的低调;野生河蚌生活在江河底层,沉浸在汹涌波涛下,默默无闻地孕育着珍珠,这是无私无畏、敬业奉献的低调……(摘自胡春麟《万物皆道理》)

③有道是:疾风知劲草,国难见忠臣。身为御史言官的钱峰,屡向乾隆帝冒死进谏,一本参劾十个督抚滥权贪渎、欺君虐民之罪。(摘自楚汉《官到能贫乃是清》)

④在特定的环境中,人才的作用才能够发挥出来,唐太宗有一句话“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人的才能及优点有时需要借助于特定的情形才能更好地施展。(摘自张茹《浅析我国企业如何识人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