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关于《人类·自然》的名言录

世界上最不可理解的就是人类。

《弹子房记分员手记》


每个人都拥有一个特定的本质,人类当中有好人、有坏人、有愚蠢的人、有感觉迟钝的人、有精力充沛的人这样的想法,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迷信。人类并不是这样被分类的。我们在看某个人的时候,多半会认为他是好人而不是坏人、聪明而非愚蠢、灵敏而非迟钝,当然也可能会有相反的看法。所以,我们常说某人很坏而且愚蠢,或者说那个人是好人而且很聪明,不是也有可能是错误的看法吗?然而,我们经常如此来分类人们。这并不是一个正确的做法。人类就如同河川一样,任何一条河川的水都是水,不会改变,只是有的河川水势很小,有的河川水势很大,有的流速很快,有的很慢,有的河水清澈见底,有的却很污浊,有的河水非常清凉,有的河水却很温暖。人类也是一样的。每个人类都拥有全部特质的种子,有时是某个特质萌芽了,有时则是另一个特质萌芽。所以,同样的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常常展现出来的是完全不同的人。

《复活》


这年夏天聂赫留朵夫在姑姑们家里体验到一种昂扬兴奋的心境。凡是青年人,不经外人指点而第一次自己领会了生活的全部美丽和重要,领会了人在生活里所应该做的工作和全部意义,看到了人本身和全世界都有达到无限完美的可能,因此专心致志于这种完美,不但满怀希望,而且充分相信能够实现他所想象的全部完美的时候,都会生出这样的心境。

《复活》


动物以及身为动物之一的人类,他们的生活,是永不中断的痛苦之连锁,他们的所有活动,全都只因痛苦而起。痛苦,是一种病的感觉,一种在思考如何除去这种病的感觉之时,以及想要制造快乐之时的病的感觉。动物和人类的生存,不仅遭到痛苦的破坏,还靠痛苦来完成。痛苦推动着生命前进,所以痛苦是不可避免也不可欠缺的。

《人生论》


肉体的痛苦,是人类的生活以及幸福不可欠缺的条件。

《人生论》


如果人们不能在所有的邻居心中,见到自己及所有人类的相同灵魂,那么他并非清醒地活着。只有在所有邻人心中见到自己与上帝的人,才是真正清醒地活着的人。

《人生之道》


“戒杀”并非只关于人类,而是关于所有拥有生命的东西。这个戒条在刻上石碑之前,早已刻在人们心中。

《人生之道》


不受任何事物拘束的自由,以及不受他人意志左右的自主生活,对人类来说,是最珍贵的事情。而惟有灵性的生活,才能达到自由与自主。为了能过灵性的生活,不能不压制肉体的欲望。

《人生之道》


如果人们以为在他眼里所见到的一切,就是我们无限的世界,那么他就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人类对于外界的认识,只不过是因为拥有视觉、听觉、触觉的缘故罢了。假如这些感觉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这个世界就可能也会有什么特别之处。因此,人们不但不了解所居住的这个世界,也无从得知。能真实地完整地了解这个世界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的灵魂。

《人生之道》


人类比动物优秀,并非是因为人类可以左右动物,而是因为人类能够怜惜动物。人类之所以能怜惜动物,是因为人类可以感受到动物也拥有和我们心中相同的灵魂。

《人生之道》


人类吃食动物并没有罪恶感,这是假传教士教导人们上帝会宽恕吃食动物的人的缘故。但是,即使在某书上写着:“杀食动物没有罪”,在每个人的心里,会比在任何书中还清楚地写着:“人不能不爱惜动物,而且和人类一样,不能杀害。”只要良心没有被抹杀掉,这是人人都理解的事。

《人生之道》


这个世界上,没有比灵魂更崇高的东西,而这个灵魂就住在所有人类的心中。因此,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皇帝也好,犯人也好,主教也好,乞丐也好,都是平等的。那是因为,在所有人的心中,都有着世界上最崇高的灵魂。人们敬重皇帝或主教而轻视乞丐及囚犯,就如同一枚包着白纸的金币及一枚包着黑纸的金币,人们总是较看重前者。所有人们的心中都有和我们自己心中一样的灵魂。因此,我们必得在胸中谨记,不论对任何一个人,都要抱着同样慎重的态度及同样的尊敬。

《人生之道》


尽管好几十万人聚集在不大的一块地方,千方百计把他们聚居的那块土地毁坏得面目全非,尽管他们把石头砸进地里去,不让任何植物在地上长出来,尽管出土的小草一概清除干净,尽管煤炭和石油燃烧得烟雾弥漫,尽管树木伐光,鸟兽赶尽,可是甚至在这样的城市里,春天也仍然是春天。

《复活》


人们只有在所有的人类心中见到自己,才能把握自己的生命。

《人生之道》


良心是对于人们心中灵魂的认识。只有如此认识我们的灵魂,良心才能成为人类生活的忠实指导者。但是,人们往往不把对灵魂的认识当做良心,而认为思考周围人事好坏才是所谓的良心。

《人生之道》


人类活着不是依靠肉体,而是依靠灵魂。如果人们体会到这一点,并把我们的一生托付给灵魂而不是肉体,那么即使人类被锁在铁窗之内,他仍然是自由自在的。

《人生之道》


上等人这个名词(意思是指各阶层中出类拔萃的人物)近来在俄罗斯十分流行(也许有人认为在俄罗斯不该出现这种情况),深入到了凡是虚荣心能渗透到的一切地区和一切社会阶层(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这种丑恶的欲望才不会渗透呢),不论在商人中间,在文官中间,在司书中间,在军官中间,也不管是在萨拉托夫,在马马迪什,或者文尼察,总之,只要是有人生活的地方。在被围攻的塞瓦斯托波尔,既然有许多人,自然也就有不少虚荣心,因而也有上等人,虽然死神一刻不停地在人们头上飞翔,不管他是上等人还是非上等人。

《五月的塞瓦斯托波尔》《一个地主的早晨》


人类的行为分为两种。一种是根据自己的意志行事,另一种是不在乎自己的意志。

《有关〈战争与和平〉》


人类只要活得够久,必会经过几个阶段——从呱呱落地的婴儿、儿童,长至成人、老人。但是,不管在哪个阶段,人们总是称自己为“我”。这个“我”不论在哪一个阶段,对人们来说都是不变的,幼年期也好,成年期也好,老年期也好,都是同样的“我”生活着。只有这个不变的“我”,才称得上是我们的灵魂。

《人生之道》


观察现代世界的人类生活,亦即仔细地观察芝加哥、巴黎、伦敦等都市,或者工厂、铁路、机械、军队、大炮、军防要塞、教会、印刷厂、博物馆、三十层楼高的大厦等等,然后试着问自己,人类为了能过好的生活,什么是最重要而且必须做的?这个惟一而且最重要的答案,可能是——彻底停止人们正在做的无意义的一切事情。像这种无意义的事物,大概占了现代欧洲社会全部活动的百分之九十九。

《人生之道》


以为用暴力可以确立人与人之间的秩序,这种妄想在代代相传的情况下,特别地有害。在充满暴力的团体之中生长的人,他们从不自问用暴力来强制别人是否必要?是不是好事?因为他们根深蒂固地相信,人类之中要是没有暴力存在,根本无法生活下去。

《人生之道》


根本不用去想未来的事。现在,只要为自己和别人的快乐生活而努力,就足够了。“明天的事,就让明天去烦恼吧!”——这真是伟大的真理。未来该做什么,我们是无从了解的,所以我们的人生当中,到处都充满了惊喜。有一件人们该做的事,只有这件事永远都不受时间限制,那就是——在现在这一瞬间,爱所有的人类。

《人生之道》


在现代的世界里,所有的人类都不能没有真理,不能没有追求真理的意念而生存。所有不能舍弃的事情当中最不能舍弃的,是探求人类生存的真理,以及坚定地信仰真理。

《我的信仰是什么》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别人的生存,不晓得快乐并不能带来满足,而且又不了解自己正一步步迈向死亡,那么他连自己的生存都无法理解。

《人生论》


只有抛弃动物性的个人幸福,才是人类生存的法则。

《人生论》


对动物来说,不以自己单一的幸福为目的的行动,就是和自己的幸福正面对立,也就是否定了生存。不过,人类的情况却恰好相反,仅仅指望自己一个人幸福的人类行动,才是完全否定了人类的生存。

《人生论》


舍弃个人的幸福,既不是美德也非美誉,而是人类生存的必然条件。

《人生论》


有一些人以为用暴力可以组织人类的生活。拥有这种妄想的人,尤其是不再去分别善恶的做法,特别对人有害。如果为了要有好的制度,就可以命令他人,或用军队来残杀自己兄弟的话,那么其他所有不当做的事,可能完全会消失。惟有如此,世界上的每一件事,都能称之为好事。

《人生之道》


使用暴力会引起人们的憎恶。使用暴力来保卫自己的人们,不但无法确保自身的安全,还可能招致更大的危险。所以,用暴力来确保自身的安全,不但是一件愚蠢的事,还相当地不切实际。

《人生之道》


人类灾厄的要因之一,是有一部分的人误以为用暴力可以改善并组织人们的生活。

《人生之道》


在人类的生活当中,为了产生更伟大更重要的变化,而存在的一些令人咋舌的事物——举凡数百万武装军队、新颖的道路、机械设备、博览会、劳动公会、革命、路障、爆破、发明、空中飞行等,全都毫无用处,有用处的,只是舆论的变化而已。改变舆论,既不需要思考也不用伤脑筋,而且也不需要推翻现有的东西,或是设计新奇的事物。人们只要不被一些政府所伪造的早已毁灭死去的舆论所欺骗,就足够了。人们只能说出真正感觉到的事。如果是自己无心的事,就算只是一点点,也不要说出口。因为只要有人这么做,即使是很少数,那些没有用处的舆论,很可能就会快速地衰微,然后新生出真实的舆论。舆论一改变,让人们苦恼的生活内容,可能就会自动地毫无麻烦地有所转变。如果有人主张,为了让所有的人都能够从苦难的灾厄之中解放出来,必须要做一些就算是微乎其微的小事,这个主张即使只是用说的,都令人觉得汗颜。人们只要不说谎就够了。人们只要不上自己谎言的当,而且不去说自己没有想过以及没有感觉的事,那么即使过了好几世纪,革命家们或得到政权的革命家们未完成的大改革,就会很快地来到我们的生活里。

《基督教与爱国心》


人们一直在注意自己的生活哪里不好,以及什么地方需要改善。然而,能够改善的,只有自己支配之下的事物——自己。为了改善自己,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承认自己并不是好人。但是,人们都不喜欢承认自己的缺点。人们的所有注意力,通常不在自己支配之下的事物——自己,而在于自己能够支配的情况之外的条件。像这种条件,不管你如何去改变它,人们的处境几乎都没有办法改善。这就像不管你摇晃酒瓶多少次,或是把酒换到别的容器里,酒的品质都不会改变。因为在你只关心自己能支配的事物之外的事物时,无益的、有害的、傲慢的(例如人们老是喜欢去矫正别人的不是)、凶恶的(人们认为妨碍公共福祉的人,死不足惜)、颓废的活动,便会开始。

《人生之道》


要领是不要想太多。如果连想都没想,那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人类就是因为什么都想过,才会什么都小题大作。

《十二月的塞瓦斯托堡》


人类的头脑不能完全了解事件的原因,但是寻找那些原因的愿望植根于人类的灵魂中。不考虑那些情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分别地来看,其中任何一种都可能似乎是那个原因,他抓住第一个他觉得可以理解的近似原因的东西,然后说道:“这就是那个原因!”在历史事件中(人类的行动是观察的主题),最早的最原始的自行出现的近似物是诸神的意志,后来是站在最显著地位的那些人(历史上的英雄们)的意志。但是,我们只要透视任何历史事件的本质——存在于参与其事的人们的总体的行动中——就知道,历史上的英雄的意志并不控制群众,而意志自身却不断地受控制。

《战争与和平》


世界上没有人类无法习惯的事情,特别是在见到周围的人都过着类似自己生活的时候,更是如此。

《安娜·卡列尼娜》


上天赋予人类的手足,是为了被赋予的原始目的而使用的。除了摄取食物之外,还要为了生产食物而劳动,让我们的手足不至于白白地退化。手足不是为了要洗濯、磨炼,也不是为了把食物、饮料或香烟送到嘴里而已。这是作为一个人的资格,也是人类神圣的义务和职责。

《怎么办》


狗,只要带着它、宠育它、喂它食物、教它搬运东西,就很令人高兴了。但是,人类不是宠育之后给他食物,教他希腊语就够了。人类必得要学会何谓人生,亦即施多受少的人生哲学。

《怎么办》


马或马车,是作为交通的一种手段;衣服、房子是因应天候变化来保护自己的一种手段;美味的食品是为了维持体力的手段……这些对人类都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当人们把拥有这些手段当做目标,认为拥有马、马车、衣服、屋子、食物愈多愈好的时候,这些东西不只对人类有益,也变得对人类有害。

《为冯·波兰兹的著作〈农民〉所作的前言》


在群聚的生活当中,即使组合的分子全都是善良的人,因为他们的关联只建立在兽性的丑恶之上,人们所看到的只是人类本性上的弱点与残忍而已。

《D·涅夫鲁多夫公爵的日记(瑠森)》


人类在濒临危险的时候,心里常会出现两个力量相等的声音。其中一个声音会语重心长地说:“你该想个办法来认清这个危险的本质,然后远远地逃离这个危险。”另一个声音则更语重心长地说:“去感觉到危险正一步一步地逼近,这是非常辛苦的,而且看清所有的事情,然后远离事情的所有发展,根本用不着人类的力量。所以,在危险还未真正来临之前,不要去想痛苦的事,只要想着快乐的事就好了。”人类在孤单一个人的时候,大多会听从前者的声音;在人多势众的时候,则会听从后者的声音。

《战争与和平》


在动物之间,恶会引发出更多的恶。因为,动物不懂得如何去抑制内心被引发出来的恶,当然也就不知道恶正在扩张,故其结果就是以恶报恶。人类是理性的动物,所以不能不注意内心的恶是不是在扩张,而且必须克制自己,不要以恶来对付恶。但是,人类的动物性本能往往胜过理性的本能,原本用来克制他们不要以恶制恶的理性,常被用在将自己所做的恶正当化的功用上,并还称这个恶为惩罚或是刑罚。

《人生之道》


痛苦的增大是有限度的,而缩小痛苦的感觉,却是没有限度的。

《人生论》


人类是理性的存在,所以人类必须要注意,不能因为要报复而毁灭恶。换句话说,人们必须要了解,远离恶的道路,是与恶对立,亦即只在爱之中,不管人们如何称呼这条道路,但是绝对不是报复。然而,人们总是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并且还赋予刑罚虚无渺茫的期待。

《人生之道》


阻碍人类去实行义务的,并非疾病。如果你没有办法用劳动来奉献自己,那么你就奉献出你的智慧,教人们如何以笑面对人生吧!

《人生之道》


对受苦的人付出直接的爱,并帮助他们根绝痛苦的起源——普遍都是人心的迷惘。这是人类不可违背的义务,也是构成人类生存、给予人类幸福惟一可喜的事业。

《人生论》


人类的生活,由于实践人生真实规则的程度,而有好有坏。一个人越能好好地把握人生的真实规则,他的生活就能过得越好;反之,若含糊地应付这个规则,就无法过好的生活。

《人生之道》


人类在上帝的命令与政府的命令之间必要择一的时候,如果他选的是政府的命令,他的行为与不听命于自己主人,而去听从在路上碰到的第一个人的命令的人一样。

《人生之道》


令人感到可怕的,既不是抢劫也不是杀人或死刑。抢劫是什么?只不过是某个人与另外的人之间的财物转移罢了,以前曾发生过很多次,将来也还会再发生,所以根本不值得可怕。这只是人类生活中永远不会改变的事实,哪会可怕?可怕的不是抢劫或杀人,而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的憎恨。只有人类的憎恨之念,才令人觉得可怕。

《人生之道》


人类的生活,是从早上起床到晚上入睡之间的连贯行为。人们每天必须从自己所能做的无数行为当中,不断地选择自己所能做的事。

《人生论》


所有人类在生活上的要事,是要为了或为更善良更堂堂正正的人而努力。但是,如果你认为自己已经是个堂堂正正的人,那你要如何才能成为更堂堂正正的人呢?

《怎么办》


恶魔喜欢群聚在有闲阶级人们的脑髓里。

《人生之道》


只有深刻爱过的人,才会尝到刻骨铭心悲伤的滋味。但是,追求爱的欲望又为他中和了伤痛、愈合了伤口。因此,人类精神上的特质比肉体上的特质,更加充满活力。悲伤是绝对无法杀人的。

《童年》


大自然充满了一种使人心平气和的美与力。

生活在这广漠无际的星空下,生活在这美妙绝伦的地面上,难到人们还感到局促吗?处在这迷人的大自然怀抱里,难道人的心里还能容纳憎恨与复仇的感情或者毁灭同类的欲望吗?在跟大自然的接触中,在跟这美与善的最直接表现者的接触中,人心里的一切恶念也该消失净尽了吧!

《袭击》《一个地主的早晨》


太阳早已落下了。明亮的星星在天空上闪烁。升起的圆月那赤红如火的光彩在天边照射,这个巨大的红球在灰蒙蒙的雾气中奇怪地摇晃着。天空变亮了。黄昏快要过去,黑夜还未到来。

……

在大片的、望不尽的露营里,先前还有很响的营火的噼啪声和人的说话声,现在全寂静了;火红的营火渐熄了,火光暗下来了。一轮圆月高悬在明亮的天空上。先前在营地外边看不见的森林和田野,现在远远地展现出来了。在比森林和田野更远的地方,可以看见明亮的、摇摆的、诱人的、望不到边的远景。

《战争与和平》


春天是人们计划和设想的季节。

《安娜·卡列尼娜》


列文不喜欢说话,也不喜欢听哥哥对自然景色的赞叹。他觉得语言会破坏自然美景。

《安娜·卡列尼娜》


这美好的夜晚一切都是多么美好哇!这种珍珠母壳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刚才我望望天空,那里还什么都没有,只有两片白云。是的,我对人生的看法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地改变的。

《安娜·卡列尼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