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寓言篇·悬鞀建铎
〔氾论训〕禹之时,以五音听治,悬钟鼓磬铎,置鞀①,以待四方之士,为号曰:“教寡人以道者击鼓②,谕寡人以义者击钟③,告寡人以事者振铎④,语寡人以忧者击磬⑤,有狱讼者摇鞀⑥。”当此之时,一馈而十起,一沐而三捉发,以劳天下之民⑦;此而不能达善效忠者,则才不足也。
〔注释〕 ① 五音: 宫商角徵羽。这里指钟、鼓、磬、铎、鞀五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听治: 听政,处理政务。铎: 古代一种类似大铃的乐器,宣政令时摇铎以警示民众。鞀: 一种有柄的小鼓,像今天的拨浪鼓。 ② 教寡人以道者击鼓: 原注为“道和阴阳,鼓一声以调五音,故击之”。这是说“鼓”的作用是控制乐队的节奏,所以用“鼓”来喻“道”。 ③ 谕寡人以义者击钟: 原注为“钟,金也。义者断割,故击之”。 ④ 告寡人以事者振铎: 原注为“铎,铃。金口木舌,合为音声。事者非一品,故振之”。 ⑤ 语寡人以忧者击磬: 原注为“磬,石也。声急,忧亦急务,故击之”。 ⑥ 有狱讼者摇鞀: 原注为“狱亦讼。讼一辩于事,故取小鞀摇也”。 ⑦ 馈: 食,指进食用饭。捉发: 指中断洗发,用手拧或搓干头发。劳: 忧,忧劳。
【鉴赏】我们现在一谈政治,便往往会援引西方的民主,以为中国万古如长夜,都是君主专制的时代,无足道者。其实,中国的政治文明要比西方起步早得多,如《淮南子》这则故事所讲的,早在夏禹时代,当时的为政者就明白了广泛听取民意的道理。夏禹不但悬鞀建铎以广开言路,而且细致地区分了五种民意: 欲拿道来指导的可以击鼓,欲用义来教诲的可以敲钟,欲告之以事情的可以摇铎,欲诉之以忧愁的可以击磬,欲打官司的可以摇鞀鼓。从道、义,到一般的事情,再到忧愁与诉讼,夏禹所开言路之广不可谓不宽阔。而更令人感动的是,夏禹即使在吃饭、洗头发的过程中也会为了接待百姓而停下来多次,勤政爱民可谓是达到了极点。
夏禹广泛听取民意的事迹可谓是中国古代君主的楷模,亦深得民心,也正是因此,夏禹“悬钟鼓磬铎,置鞀”的措施逐渐被提炼为了“悬鞀建铎”这一成语,用以形容统治者能够广泛听取臣民意见。应当说,夏禹这种重视并广泛听取民意的做法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一个优良传统,如晚于夏禹一千多年的周武王在讨伐商纣的誓师大会上,曾面对天下诸侯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泰誓》)但从周武王到近代之前有详细史料记载的3000年左右的古代文明中,能够真正做到“悬鞀建铎”的君主真是少之又少,而能够像夏禹一样为了听取民意而“一馈而十起,一沐而三捉发”更是几不可见。但只要君主稍微开明一些,能够意识到“悬鞀建铎”的意义和价值,一般还是能够使天下得到较好的治理的;而在闭塞言路、刚愎自用的君主当政时,则往往是中国社会最黑暗的时候。
直到清代末年,当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的时候,他们才发现,中国之所以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能够好好继承夏禹“悬鞀建铎”的传统。如清代洋务派思想家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自序》中说:“观于今日谏诤设专官,民隐不上达,而始知圣人悬鞀建铎,庶人传语之法善也。”又如维新派学者陈炽曾说:“泰西议院之法,本古人悬鞀设铎,闾师党正之遗意。”(《议院》)
总之,“悬鞀建铎”,不仅仅听取各种一般的意见、诉讼、困难,而且听取道与义。我们祖先的政治理念可谓至深至善矣,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