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
《韩非子》出自:《韩非子》名言名句
《韩非子》译文如下:
古本《韩非子》原名为《韩子》,后来为了与唐朝韩愈的著作区别起见,才改称《韩非子》。
此书原为五十五卷,本是韩非子自己亲撰。但其中的“初见秦”、“存韩”两部疑窦丛生,其余各篇之重复,零散亦不少见,故又有人说是后人假韩非子之名而杜撰。
根据“史记”中的“老子、韩非列传”叙述,韩非是战国时代韩国王公的后裔。当时的韩国正是纲纪衰败、国势倾颓,韩非子因此数次上书,劝导韩王。可惜屡不见用,于是愤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诸篇,洋洋洒洒达数十万言之多。后来秦始皇看到他的著作,大为赞佩地说:“寡人若能得见而与之相交,死亦瞑目矣!”于是招聘延揽,许以重用。而为原居秦廷的李斯、姚贾所嫉,以为将受韩非压抑。于是千方百计向秦王进谗,想排挤韩非子。终于使得韩非子不堪煎迫,忧愤之余,服毒自尽。时为始皇十四年,享年约四、五十岁。
韩非子学承刑名法术,与今日的政治,法律学很相近。其间的分别就在于韩非子以刑、赏两项为主政者统御天下的法则。尤其是厉行严刑峻法的结果,造成天怒人怨,反落个不近情理的恶名。韩非子师承荀子。但以荀子的“礼义”与韩非子的“法理”相校,虽然有内外本末的不同,然而尚有其一脉相承的概念。更以两人均曾受老子的“无极”思想,是以所见略同。
韩非子为文潇洒自如,不受羁勒,信手拈来的引例往往能引人入胜。故向与庄子并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