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赏析|译文|出处|解读|

名句

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出处

颜渊屡空,不为不贤。孔子不容,不为不圣。必将以貌举人,以才进士,则太公终身鼓刀,宁戚不离饭牛矣。古之君子,守道以立名,修身以俟时,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惟仁之处,惟义之行。

——汉·桓宽《盐铁论·地广》

译文

颜渊闹穷,不失为贤者;孔子不任,不失为圣人。如果以容貌取人,以服饰取人,那么姜太公就得当一辈子屠夫,宁戚就得一辈子养牛。古代君子,遵守大道以立名,修身养性以待时;不因贫穷变节,不因卑贱易志;以仁处世,以义行事。

名句解读

“贱”:低贱。不因为贫穷(而)改变(一个人的)气节,不因为(地位,身份)低下(而)改变(一个人的)志向。

经典故事

人生路漫漫,曲折不堪,有高峰,有低谷,我们要如何面对这一切呢?古有孟子语:“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这句话指出了我们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应有的处世态度。

我们常说乱世出英雄,是的,乱世更能见一个人的气节与志向。历史上的三国时期是有名的乱世,在乱世之中能坚守自己的气节与志向就更加为人们所崇敬,管宁正是这样一个人。管宁家里很穷,16岁时就死了父亲,亲戚朋友们都可怜他,送他财物让他葬父,可是管宁谢过众人好意后只凭借自己的力量安葬了父亲。

汉末天下大乱,人的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中原一带无法再待下去了。管宁、邴原等几个人相约,去比较安全的辽东避难。当时辽东太守是公孙度,很有政治才干;而且辽东地理位置偏僻,不易被战乱波及,是一个理想的避难地。管宁几个人在中原的名气很大,公孙度是知道的,所以对他们的到来非常欢迎,专门腾出驿馆请他们居住。见了公孙度,管宁只谈了谈经典学术,对当时的政治军事局势闭口不谈。拜见过公孙度以后,管宁没有再住驿馆,而是找了一处荒山野谷,自己挖个土窑居住。当时在辽东的许多中原流民,感于管宁的贤名,都来投靠他,在管宁的土窑周围搭房子居住,没过多久,这地方就像个村镇一样热闹了。管宁实际上成了流民的首脑,但是他只讲文不讲武,热心办起了教育。这就是《资治通鉴》中所说的管宁避难辽东,所居之处,旬月而成邑的故事。可见管宁的人格魅力,他不为了官位而放弃自己的志向。

公孙度死后,他儿子公孙康理政。公孙康野心比他父亲还要大,成天想着海外称王的美事。他想给管宁封个官,让管宁辅佐他,可是慑于管宁的贤名,硬是开不了口。管宁看到辽东也将动乱,带着家属乘船回中原。公孙康亲自送他,赠送了许多礼物。管宁先收了,出发时,连同以前公孙度、公孙康的赠物,全部留下来,一概不取,保持了清白本性。

管宁因为自己的节操与志气,被后人推尊为“三国第一人物”,可谓实至名归。我们现在也应该有“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的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