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语出唐·温庭筠《商山早行》。诗曰:“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鸡声:报晓的鸡叫。茅店:用茅草搭盖的客店。这两句诗写出了旅子的辛苦,意思是:鸡叫了,天还没有亮,残月挂在茅店的上空,赶路的人已经登途了,走过满是凝霜的木板桥,留下了一个一个的足迹。诗句不仅有景有情,而且还有动态的叙述,却又妙在不用一个动词,而是只用了几个名词就在读者的脑中构成一幅乡村破晓的风景画图,把题目中的“早行”表现得十分明晰。修辞家谓之“列锦”。欧阳修赞它“写道路辛苦见于言外”(《六一诗话》)。后人常引用这两句诗来描述旅途的辛苦。
例如
①我背着我的笔纸,开始一县接一县地走动,真所谓过起温庭筠曾描写过这里的生活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摘自贾平凹《在商州山地——〈小月前本〉写后》)
②我无从问路,只好提着行李穿街入巷,信步而去,有鸡声喔喔,从深巷传来。沿途路柳墙花,石桥荒坡,才初秋时分,已浅着轻霜。我再一次体味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旅人滋味!(摘自陈慧英《夏都随笔》)
③然而,独备一体,自己存在的依据。在“鸡声茅店月”里映出身影,在跨过时间之河的“板桥”上留下染满霜尘的足迹……(摘自胡马《人迹板桥霜——温庭筠》)
④不知怎的,一听到那鸡叫声,我便想起唐人温庭筠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想起家乡农村那些有鸡鸣为钟的岁月。(摘自陈伯齐《聆听鸡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