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友恭俭,性端悫,然诺必矜》原文解读|译文|感想

【原文】

孝友恭俭,性端悫①,然诺必矜②。

【译注】

①端悫(què):诚实。②矜(jīn):谨守,慎重。

孝悌、友爱、恭敬、节俭,性格诚实,一诺千金。

辑自汪道昆《太函集》卷17《寿草市程次公六十寿序》。

【感悟】

老子说:“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意思是:“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看重困难,所以就终于没有困难了。”因而,不承诺便罢了,一承诺就一定要履行。

【故事链接】

徽州商人在商业活动中,讲求商业道德,不为眼前小利所惑。与那些嗜利忘义、不顾及长远利益的行为相较,即被认为具有儒者风范:“得鲁善贾,必轨于正经。诸贾人阑出水乡盐,射重利,得鲁独不可,毋大文罔以规利权。及事觉,连系数十百人,人益以早见多得鲁。得鲁虽服贾,其操行出入诸儒。”(汪道昆:《太函集》卷48《明故处士程德鲁墓志铭》)程得鲁遵守商业道德,必轨于正经,不射重利,不参与唯利是图、不顾后果的作奸犯科行为,被誉为“虽服贾,其操行出入诸儒”。

【延伸阅读】

宗族族产的应用主要是用于祭祀、教育、救助贫困族人。编修家谱、翻修祠堂、祭祀等活动都需要族产的支持。比如祭祀用的祭品及祭祀结束后发放的胙(zuò)食都是用族产来支付的。教育也是族产应用的重要方面。徽州宗族一直都有重视教育的光荣传统,徽州有谚语“养儿不读书,等于一窝猪”充分说明了徽州人对教育的重视。进入民国之后,由于科举制的废除,新式的教育体制——小学代替了私塾,宗族的学田对小学也进行资助。据1933年宅坦胡氏宗族祠堂收支纪录记载:7月10日桂枝小学校长胡蕴玉两次向宗祠支钱400元;1944年的租谷收付账上也有秤桂枝小学学谷870斤的记载(绩溪县上庄镇宅坦村委会《龙井春秋》)。

族产的另一项功能是救助贫困族人,特别是在民国时期,由于战乱,大量的徽州商人从外地返回家乡躲避战乱,更加剧了徽州的人地矛盾。民国时期自然灾难多发,造成粮食紧缺,宗族利用族产积极地进行平粜活动。平粜由祠堂主持,与族内行善的人一起,向余粮户购米或到外地购米以救助无粮的族人。平粜活动在民国时期一直很活跃,如绩溪宅坦胡氏宗族的最后一次平粜是在1947年(绩溪县上庄镇宅坦村委会《龙井春秋》)。宗族力图通过这种活动保证族人对宗族的认同感。

族产是宗族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祠堂拥有田地山场的多少是衡量宗族是否兴旺的重要标志。徽州多山,人均占有田地比较少,因此徽州宗族的族产除了田地外,大量的是山地。族产的分布比较零散,如宅坦胡氏宗祠的祠田遍及本乡、邻乡十几个村,130个佃户。根据1937年宗祠田亩草簿的记载,当时宅坦祠田共有176坵,本村佃户78家,外村98家,分布在歙县、绩溪的22个村庄(绩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绩溪县志》)。宗族除了祠田祠山外,还有学田。学田用来支付教师的伙食,其租谷择优宗祠代为拨付。

族产的来源主要靠族人的捐助,捐助祠田被认为一项义举,被宗族所表彰,这种表彰也为族人所认可,所以在明清宗族徽商鼎盛的时期,徽州的宗族族田也达到空前高峰,即使在解放前,也保存着大量的族田。据《绩溪县志》记载,土地改革前,绩溪县的祠产、庙产、学产、会产、茶亭桥会等公有耕地有1.5万多亩,占全部耕地的12.39%。除族人的捐助外,还有本族祖遗产,无嗣族人的田地归宗祠,还有大户兄弟分家抽出的部分田地。民国时绩溪县的宗祠一般有田二三十亩,多的百亩以上,山场千亩以上(绩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绩溪县志》)。大量的族产为开展宗族活动、增强宗族的凝聚力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