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生莫若勤俭,立身莫若忠信》原文解读|译文|感想

【原文】

治生①莫若勤俭,立身②莫若忠信。

【译注】

①治生:经营家业,谋生计。②立身:安身,存身;树立人格。

这句话的意思是,经营家业没有不要勤劳节俭的,安身立命没有不要忠信的。

辑自明李维桢《大泌山房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感悟】

曾子(孔子学生曾参)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我们也要像曾子所说的那样每天反省反思,看自己在忠信等方面做得怎么样,还有什么做得不够的,这样才能时常进步。

【故事链接】

徽商胡炳衡祖孙四代,在江苏三泰地区开辟茶商贸易,历百余年商海沧桑,几经劫难与复兴,先后开设茶庄、茶栈12爿,为绩溪茶业在三泰地区开创了一方天地。抗战以后,店业相继转营到上海等地,直到解放后公私合营。

【延伸阅读】

“红顶商人”与“贾而好儒”取向

徽商在南宋兴起时还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商帮,明代已成为商界的一支动旅,清时则跃为十大商帮之首,其著名的代表人物就是红顶商人胡雪岩。这不由使我们问及徽商成功的秘密,探析它的特点。与中国其他地方的商人相比,徽商有“贾而好儒”的行为特征。他们或由儒入贾,或先贾后儒,所谓亦贾亦儒,时贾时儒。徽州人由儒入贾是出于对中国传统以儒入世而名高的认同;而先贾后儒,则是指徽商业贾后又多举儒事,以儒为自己的最后抉择及最大希望。徽商贾儒结合,决定了徽商本质上是儒商。贾事而儒行,使做人经商十分讲究商德。“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为利”是徽商商德的真实写照。在中国封建社会,“士农工商”,商列四民之末,地位卑下,为了生存与竞争,徽商不得不贾仕结合,通过攀迎封建势力,或结交官宦以至天子;或以贾进仕,亦商亦官;或充分利用乡里仕族的在仕之人来充当徽商在京的政治代言人。

社会心理学家杨国枢等人从文化相对论的观点出发,提出中国人是“社会取向”的看法。徽州商人的这种顺从他人、不得罪他人、符合社会期望并接受他人意见的行为取向同样也属于此等范畴。通过贾仕的牢固结合,徽商在商业竞争中获得了诸多优势和便利,为徽商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