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诗文网
首页
文章辞赋
古诗大全
诗词赏析
至理名言
咏花诗集
历史文化
阅读写作
世界文学
搜索
文章列表
《喜来时一点检,怒来时一点检,怠惰时一点检,放肆时一点检.》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多言而不当,不如其寡也;博学而不自反,必有邪.》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道理无奇特,乃人心所固有,天下所共由,岂难知哉?但俗习缪见,不能痛省勇改,则为隔碍耳.古人所谓一惭之不忍,忍终身惭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思诚固是学者切功,然必思此一善,即作此一善乃有益;若只思仁思义,久之一若思所及便是我已得者,则思亦属自欺之端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见善思齐,足以扬名不朽;闻恶能改,庶得免乎大过.》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为之须恒,不恒则不成.》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读书不见圣贤,为铅椠(qian欠)佣.居官不爱子民,为衣冠盗.讲学不尚躬行,为口头禅.立业不思种德,为眼前花.》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余每夜就枕,必思一日所行之事.所行合理,则恬然安寝,或有不合,即展转不能寐,思有以更其失,又虑始勤终怠也,因笔录以自警.》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终身不照镜,终身不认得自家,乍照镜,犹疑我是别人,常磨常照,才认得本来面目.故君子不可以无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之心未尝不欲其去非而就是,舍邪而适正,至其怙终不悛,则当为《夬》之上六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问无边.》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不可以不知恒.》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勉贾易改过,曰:“吾学无他,只‘迁善、改过’四字.日日改迁,便是功夫;终身改迁,便是效验.世间只一颜子‘不贰过’,我辈不免频复.虽改了复犯亦无妨,只要常常振刷,真正去改.久之不免懈怠,但一觉察,便又整顿,不知古人如何,我是依此做来.”》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于不可耻而耻,则移其良耻以从乎流俗,而耻荡然矣.故曰知耻者知所耻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夫人能自知其过者鲜也,然知过非难也,能自讼之为善,自讼不置,能无改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好訾(zi子)议前人著作,及拈笔,方知自家无识;好卑鄙古人治功,及任事,方知自家不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心如镜,敬如磨镜.镜才磨,则尘垢去,而光彩发;心才敬,则人欲消,而天理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知过而能改,闻善而能用,克己以从义,其刚明者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独有一言,愿献于君者,曰“行”.》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之省过,不可激烈,激烈者必非深至,多是虚作一场节目,殊无长味,所谓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久后看来,当亦自知其未始有异于初,徒自生枝节耳.若是平淡中实省,则自然优游宽裕、体脉自活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者须要实见得理明,应事方得力,徒守死敬,而见理明,则用处不通,便差却.》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易》传曰:“无咎者,善补过也.”君子改过,以全其名;小人文过,以益其耻.》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见利思辱,见恶思诟,嗜欲思耻,忿怒思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必激昂自进,不至于成德,不敢安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自治不勇,则恶日长,故有过则当速改,不可畏难而苟安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事到全美处,怨我者不能开指摘之端;行到至污处,爱我者不能施掩护之法》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无事便思有杂念否,有事便思有粗气否,得意时便思有骄矜否,失意便思有怨望否.时时检点,到得从多入少,从有入无,才是学问得力处.》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过者,圣贤所不能无也.自以为无过,而过乃大矣;自以为有过,而过自寡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或毁己,当退而求之于身.若己有可毁之行,则彼言当矣;若己无可毁之行,则彼言妄矣.当则无怨于彼,妄则无害于身,又何反报焉?且闻人毁己而忿者,恶丑声之加人也,人报者滋甚,不如默而自修己也.谚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斯言信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天下之祸,莫大于不足为,材力不足者次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观书且不宜急迫了,意思则都不见,须是大体上求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见面前之千里,不若见背后之一寸.故达观非难,而反观为难;见见非难,而见不见为难.》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知之者不如行之者,行之者不如安之者.》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迁善改过,如撑水上船,一篙一篙要随时用力,非如下九层阪,不知不觉便到底.》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改过之人如天气新晴一般,自家固自洒然,人见之亦分外可喜.》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终日抄药方,而不能瘳(chou抽)一疾;终日写路程,而不能行一步,徒知无益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知过非难,改过为难;言善非难,行善为难.》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不与物交,则心具此理而名不能言,事不能成.》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之遇艰阻,必思自省于身,有失而致之乎?有所未善则改之,无歉于心则加勉,乃自修其德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吾辈须日夜自问:吾心必如何恶恶,方是“如恶恶臭”;必如何好善,方是“如好好色”.再自问:吾心果真如此好否,如此恶否?方不堕自欺坑子里,方得坐在“自谦”地方上受用受用.》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于安思危,于达思穷,于得思丧.》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孔夫子不赖学.》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不求立名声,所贵去瑕疵.各愿遗子孙,永为后世资.》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自非圣人,焉能无失,而能改则所失少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察事物所以然之理,察之精而尽其变,此在事变未起之先,见几而决,故行焉而无不利.》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问之道,其得之不难者,失之必易;惟难难以得之者,斯能兢业以守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须常自衡:天之生我,父母之成我,其中人乎,中人以下乎,抑中人以上乎?果中人以下,则凿井、耕田,已无负于生我矣;或中人也,则随世波流,亦何负;傥(倘)中人以上也,则上当为五臣、十乱,中当如三杰、二十八人,下之亦须主城、贰郡,实求辅挽气运,利济生民.不然,则负我资性,为天地父母之罪人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偏在于多私,不祥在于恶闻己过.》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白日所为,夜来省己,是恶当惊,是善当喜.》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之过也,各于其类,君子常失于厚,小人常失于薄,君子过于爱,小人过于忍.》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者不患立志之不高,患不足以继之耳;不患立言之不善,患不足以践之耳.》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未知道者如醉人,方其醉时,无所不至,及其醒也,莫不愧耻.人之未知学者,自视以为无缺,及既知学,反思前日所为,则骇且惧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小时不禁压,到老没结煞.》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语云:改过贵勇.既知有过,便当斩钢截铁,翻然改图.》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有心之过大,无心之过小.》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有过必改,罪己是也,改而已矣.常有歉悔之意,则反为心害.》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书囊无底.》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行事在审己,不必恤浮议,恤浮议而忘审己,其心驰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者读书,不务身体力行,专为先儒辩同异,亦是玩物丧志.》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有恶攻其短者,先生曰:“是止者也.人立志前进,必期自全,故乐人指其阙,恐有阙也.人无志不前,自谓已全,不乐人破其全,恶闻其阙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逆境长存戒心,故以之成君子,顺境易生放心,故以之陷小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虽战有陈(阵),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骨曰切,象曰瑳,玉曰琢,石曰磨,切瑳琢磨,乃成宝器.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瑳琢磨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盖古人为学,全从真践履、真涵养做工夫.》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迁善当如风之速,改过当如雷之决.》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者欲其进,须钦其事;钦其事则有立,有立则有成.未有不钦而能立,不立则安可望有成?》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凡学问切忌间断,便不是学.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奚可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才觉私意起,便克去,此是大勇.》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苟一入邪途,岂非求益反损,所谓“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者乎?是以不敢不就正也.如此就正,方谓好学,方能得道,方是大事到手,方谓不负时敏之勤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读十篇不如做一篇.》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知过而能改,闻善而能用,克治以从义,其刚明者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见人而不见己,能言而不能行,是学者之大病根.拔去此根,作圣之功备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凡是做则会,不做则安能会耶?》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过者,虽古之圣贤有所不免,而圣贤之所以为圣贤者,惟其改之而已.不勇于改,而徒追咎懊悔者,非某之所闻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攻人之恶,则乐察恶.乐察人之恶,则恶之条理熟厉
心矣,慎之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士君子之偶聚也,不言身心性命,则言天下国家;不言物理人情,则言风俗世道;不规目前过失,则问平生德业.若一相逢,不是亵狎,便是乱讲,此与仆隶下人何异?》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迁心之善,改心之过,谓之“正心”;改身之过,迁身之善,谓之“修身”;改家之过,迁家之善,谓之“齐家”;改国与天下之过,迁国与天下之善,谓之“治平”.》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从来大学问大经济,只在人情物理之中.》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者与圣贤不同.圣人忘其为圣,贤人不敢恃其为贤.学者要常见我为正人君子,不然,恐随流逐污而不自觉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一毫省察之不至,即处事失宜,而悔吝随之,不可不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处难处之事,可以长识;调难调之人,可以炼性.学在其中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小人之过也必文.》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以反身修德.》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自反则裕,责人则蔽.君子不临事而恕己,然后有自反之功.自反者,修身之本也;本得则用无不利.》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果能不替不息,乃是积善,乃是积义,乃是善养浩然之气,真能如此,则不愧古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迷而知反(返),得道不远.》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二十已后,大过稀焉;每常心共口敌,性与情竞,夜觉晓非,今悔昨天,自怜无教,以至于斯.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非徒古书之诫,经目过耳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zhi)(志)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