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人有一长处即有一病处,其病处,即在所长之中,长善救失,全凭学问.》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善多恶少者为圣人,恶多而善少者为愚人,善恶相半者为中人,不学则善日消而恶日长,学焉则恶日消而善日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言果属有因,深自愧责.返躬无愧,听之而已.古人云:何以止谤,曰无辩.辩愈力,谤者愈巧.》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冲,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量.》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问之道,其得之不难者,失之必易;惟难难以得之者,斯能兢业以守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自反则裕,责人则蔽.君子不临事而恕己,然后有自反之功.自反者,修身之本也;本得则用无不利.》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自视之则见,借人视之则不见.自视,明也;视于无形,至明也.自听之则闻,借人听之则不闻.自听,聪也;听于无声,至聪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于安思危,于达思穷,于得思丧.》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迁善改过,如撑水上船,一篙一篙要随时用力,非如下九层阪,不知不觉便到底.》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夫躬行孝弟之道,以感发天下人之心,使之惕然有省,而观今世之事若无以自容,然后积污之俗可得而新,先王之教可得而兴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夫为学而不求友与求友而不务胜己者,不能屈耻忍痛,甘受天下之大炉锤,虽曰好学,吾不信也.欲成大器,为大人,称大学,可得耶?》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知所不豫,行且通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造诣不尽者,天下之人品;读之不尽者,天下之书.》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读书不见圣贤,为铅椠(qian欠)佣.居官不爱子民,为衣冠盗.讲学不尚躬行,为口头禅.立业不思种德,为眼前花.》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自非圣人,焉能无失,而能改则所失少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行之失,莫甚于恶,则亦改之而已矣.事之失,莫甚于乱,则亦治之而已矣.苟非自暴自弃者,孰不可与为君子?》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能去其荒心、荒身、荒口耳目之事,则常觉,则能断;断则不怠,觉则不荒,斯可以寻孔子之道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砥所以致于刃,学所以尽其才.》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小时不禁压,到老没结煞.》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者虽不可安于小成,而不求造道之极致;亦不可骛于虚远,而不察切己之实病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才觉私意起,便克去,此是大勇.》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我辈安得无过,正要因过搜寻致过根源,加扫除廓清之力.若以无过为贤,必至文过,终身皆在过中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万乘之变,可以试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无施不宜,所遇皆顺也.知此,则不怨不尤,而乐天敦仁于不息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zhi)(志)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行之失于前者,可以改之于后:事之失于今者,可以修之于来.》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自悔,则能丧其私而先迷后得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自知难于知人,自信难于信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过,则勿惮改.》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为学作事,忌求近功;求近功,则自画气沮,渊源莫及.》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余一生最善自讼.行年五十,知四十九年之皆非也,余故自号知非道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过而不悛,亡之本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变化气质,必用困知勉行之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作伪之事千万端,皆从不自反而生乎!作德之事千万端,皆从自反而起乎!不自反,则终日见人之尤也;诚反己,则终日见己之尤也.终日自反,则放心不收而自收;终日不自反,则心虽强收而愈放.愈内敛则愈无物我,而与天地同其大;愈外鹜则愈歧畛域,而与外物同其小.》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或毁己,当退而求之于身.若己有可毁之行,则彼言当矣;若己无可毁之行,则彼言妄矣.当则无怨于彼,妄则无害于身,又何反报焉?且闻人毁己而忿者,恶丑声之加人也,人报者滋甚,不如默而自修己也.谚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斯言信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迁善当如风之速,改过当如雷之决.》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道理无奇特,乃人心所固有,天下所共由,岂难知哉?但俗习缪见,不能痛省勇改,则为隔碍耳.古人所谓一惭之不忍,忍终身惭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世人厌平常而喜新奇,不知言天下之至新奇,莫过于平常也.日月常而千古常新,布帛菽粟常而寒能暖,饥能饱,又何其新也!是新奇正在于平常,世人不察,反于平常之外觅新奇,是岂得谓之新奇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终身不照镜,终身不认得自家,乍照镜,犹疑我是别人,常磨常照,才认得本来面目.故君子不可以无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以反求诸己为要法,以言人不善为至戒.》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行事在审己,不必恤浮议,恤浮议而忘审己,其心驰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自欺云者,知为善以去恶,而心之所发有未实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chuo绰).》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有心之过大,无心之过小.》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今人为学如登山麓,方其迤逦之时,莫不阔步大走,及到峭峻之处便止,须是要刚决果敢以进.》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者好为高论,犹贫人谈金:辨其体色,权其轻重,商其贵贱,其言未必非也,然终不如富人之有金,未尝自言金之美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之学也,其可一日而息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美曰美,不一毫虚美;过曰过,不一毫讳过.》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凡过生于悮(误),然所以造是悮者必过也.恶生于过,然所以造是过者亦悮而已.故过与恶每相因而过尤易犯,过而不已,卒导于恶.君子惓(juan绢)惓于改过,所以杜为恶之路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有过必改,罪己是也,改而已矣.常有歉悔之意,则反为心害.》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骨曰切,象曰瑳,玉曰琢,石曰磨,切瑳琢磨,乃成宝器.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瑳琢磨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士之于学,不可一日忘废.一日忘之,则其志荒矣,放僻邪之心胜之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耻之于人大矣!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故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懈意一生,即为自弃.》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一生大罪过,只在自是自私四字.》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处身而当逸者,则志不广.》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纵然恶积终身,一悔便是回头;莫谓功成九仞,一骄便可堕地.》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心如镜,敬如磨镜.镜才磨,则尘垢去,而光彩发;心才敬,则人欲消,而天理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惟谦可以养德,惟俭可以守家,惟寡欲可以多男,惟读书可以远到.》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书囊无底.》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心至灵,一萌于思,善与不善,莫不知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问与人事相表里,舍却人事,有何学问?》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夫学、问、思、辨、行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恶人之心无过,常人之心知过,贤人之心改过,圣人之心寡过;寡过故无过,改过故不贰过,仅知过故终有其过,常无过故怙终而不改其过.》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任大事,不觉难,作小事,不敢忽,务使首尾次第调济停妥,学问所至,无事不生精彩.》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只道人心不分平,不知自心更不公平.假如失意时,受了人一拳一棍、几恨死矣.及至得意后,打了人百拳百棍,反更称佳.以此知自心不公平.》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之过也,各于其类,君子常失于厚,小人常失于薄,君子过于爱,小人过于忍.》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惟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秉心塞渊,可以为积德之要;思无疆,思无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安分量力是成家作人第一法.》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目短于自见,故借镜以观形;发拙于自理,必假栉以修束;心暗于自照,则假言以策行.面之所以形,明镜之力也;发之所以理,玄栉之功也;行之所以策,善言之益也.镜栉理形,其惠轻也;善言成德,其惠重也.人皆悦镜之明己形,而不慕士之明己心;人皆欲栉之理其发,不愿善言之理其情,是弃重德而采轻功,不亦倒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非才无以广学,非学无以运才.》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夫凡读圣人书,便要为转世之人,不要为世转之人;如龆(通“髫”)龄入学受书,即不得随世浮沉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知不知,上矣.过者之患,不知而以为知.》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见面前之千里,不若见背后之一寸.故达观非难,而反观为难;见见非难,而见不见为难.》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勉贾易改过,曰:“吾学无他,只‘迁善、改过’四字.日日改迁,便是功夫;终身改迁,便是效验.世间只一颜子‘不贰过’,我辈不免频复.虽改了复犯亦无妨,只要常常振刷,真正去改.久之不免懈怠,但一觉察,便又整顿,不知古人如何,我是依此做来.”》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无事便思有杂念否,有事便思有粗气否,得意时便思有骄矜否,失意便思有怨望否.时时检点,到得从多入少,从有入无,才是学问得力处.》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读古人书,如能随处印证,正如聚古今来许多良师益友,日夕切劘(mo摩),那得无益?》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有蔽则暗,无蔽则明.耳之蔽声,目之蔽色,蔽口鼻以气味,蔽四肢以安佚.一掬之力,不胜群蔽,则其去禽兽不远矣.知其蔽而去之,人欲日消,天理日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