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学问之道,其得之不难者,失之必易;惟难难以得之者,斯能兢业以守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且莫论身体力行,只听随在聚谈间,曾几个说天下国家、身心性命、正经道理?终日哓晓刺刺,满口都是闲谈乱谈.吾辈试一猛省,士君子在天地间,可否如此度日?》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安分量力是成家作人第一法.》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但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圣贤言语皆是圣贤行事,言止言其所行而已.若不学圣贤行事,止学圣贤言语,犹鹦鹉之学人言,岂足贵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从来大学问大经济,只在人情物理之中.》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夫学、问、思、辨、行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过时而悔,悔而能改,亦可补过于来时.》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chuo绰).》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夫凡读圣人书,便要为转世之人,不要为世转之人;如龆(通“髫”)龄入学受书,即不得随世浮沉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仁者先难”,学者须要先难.此理难知,人知之而我不知,耻也;此事难能,人能之而我不能,耻也;若惮其难而止,是自暴弃也.况学若求明求能,只一用力,便可豁然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之省过,不可激烈,激烈者必非深至,多是虚作一场节目,殊无长味,所谓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久后看来,当亦自知其未始有异于初,徒自生枝节耳.若是平淡中实省,则自然优游宽裕、体脉自活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闻善而慕,知过而惧,皆君子之徒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自知难于知人,自信难于信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读书如行路,历险毋煌惑.安保万里程,中间无欹(qi欺)仄……所贵擅通才,半途勿休息.手扶大雅轮,心戒虚车饰.要从实地行,直造光明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喜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能去其荒心、荒身、荒口耳目之事,则常觉,则能断;断则不怠,觉则不荒,斯可以寻孔子之道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过、不及,有两种人.胸中无他,只一味懈怠沉埋的人,一向昏俗去,若起得他却好,只是难起,此属不及.若好妄作人,一切隔了,此校不好,此属过.人凝重阔大底好,轻薄小相底不好.》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自治不勇,则恶日长,故有过则当速改,不可畏难而苟安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而不已,阖棺乃止.》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无早晚,但恐始勤终随.》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者读书,不务身体力行,专为先儒辩同异,亦是玩物丧志.》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终日抄药方,而不能瘳(chou抽)一疾;终日写路程,而不能行一步,徒知无益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行之失,莫甚于恶,则亦改之而已矣.事之失,莫甚于乱,则亦治之而已矣.苟非自暴自弃者,孰不可与为君子?》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过,则勿惮改.》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不可以不知恒.》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事到全美处,怨我者不能开指摘之端;行到至污处,爱我者不能施掩护之法》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予其惩,而毖后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博学,患其不习;既习之,患其不能行之;既能行之,患其不能以让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今人废学,只是将道理让于古人做,不知古人亦人耳.凡古人可行者,我亦可行.如一旦奋然自新,立志躬行,何道不可能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耻之于人大矣!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故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知过非难,改过为难;言善非难,行善为难.》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不自知其过者,不明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万乘之变,可以试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冲,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量.》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过者,虽古之圣贤有所不免,而圣贤之所以为圣贤者,惟其改之而已.不勇于改,而徒追咎懊悔者,非某之所闻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有过失,己必知之;己有过失,岂不自知?》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莫患于自幼不从师,又莫患于早为人师.“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孔子言之矣;我自见其恭,而人不我敬,是我之未恭也;推之宽、信亦然.若存自反无悔之心,谓人之孚否不足恤,是即“居之不疑”也,宜深加洗剔.》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凡事履而后知,历而后难.》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静坐然后知平日之气浮.守默然后知平日之言躁.省事然后知平日之费闲.闭户然后知平日之交滥.寡欲然后知平日之病多.近情然后知平日之念刻.》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一生大罪过,只在自是自私四字.》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盖古人为学,全从真践履、真涵养做工夫.》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夫为学而不求友与求友而不务胜己者,不能屈耻忍痛,甘受天下之大炉锤,虽曰好学,吾不信也.欲成大器,为大人,称大学,可得耶?》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余少时曾泄当密之语,先君责之,对曰:“己戒闻者使勿泄矣.”先君曰:“子不能必子之口,而能必人之口乎?且戒人与戒己孰难?”》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而无恒,不可作巫医.》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造诣不尽者,天下之人品;读之不尽者,天下之书.》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夫术数直见一端,不能尽其实;虽审一事,曲辩问之,辄不能尽知.何则?不目见口问不能尽知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年少不应辞苦节,诸生若遇亦封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患不知其过;既知之不能改,是无勇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更新而趋时尔.以向者之过为悔,于是而有迁就补缀之术,将终身而仅给一过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面一日不修则尘垢秽之,心一朝不思善则邪恶入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者不患立志之不高,患不足以继之耳;不患立言之不善,患不足以践之耳.》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语云:读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威不足以镇人而妄夷之,惠不足以感人而妄市之,不智也,祸于是伏焉.仁而得暴,仁者必自反也;暴以招暴,又何异焉.恭者来侮,恭者必自反也;侮者致侮,又何尤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有悔,思有以补其过,则无悔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者欲其进,须钦其事;钦其事则有立,有立则有成.未有不钦而能立,不立则安可望有成?》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之才,譬如草木焉,雨从濡(ru儒)之,风从动之,则其长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无心而误,则谓之过;有心而为,则谓之恶.》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知不知,上矣.过者之患,不知而以为知.》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察事物所以然之理,察之精而尽其变,此在事变未起之先,见几而决,故行焉而无不利.》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见不贤而内自省,求己严则为之难.为之难则达情而无过量之求,亦可以远怨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必激昂自进,不至于成德,不敢安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子路喜闻过,固是喜其得闻而改,亦是喜有直谅之友,又喜人敢以过告,必己平日未尝拒谏饰非故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zhi)(志)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以虚心受学问,以耐心酬世务,以平心阅人情,以静心观物理.》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者有所闻,而不著乎心,不见(现)乎行,则其所闻固自他人之言耳,于已何与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见善思齐,足以扬名不朽;闻恶能改,庶得免乎大过.》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以反求诸己为要法,以言人不善为至戒.》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望道未见之心,即求道不已之心,学者以是自励,则其进自不能止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见贤而思齐,有为者亦若是;见不贤而内自省,盖莫不在己.》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自知自改,此大圣以上独步工夫.》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问从致知得者较浅,从力行得者较深,所谓躬行心得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于天下,谈不如见,億(臆)不如历.》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道理无奇特,乃人心所固有,天下所共由,岂难知哉?但俗习缪见,不能痛省勇改,则为隔碍耳.古人所谓一惭之不忍,忍终身惭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书囊无底.》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迁善改过,学者作圣功夫.》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古人此个学是终身事,果能颠沛造次必于是,岂有不得道理?》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自反则裕,责人则蔽.君子不临事而恕己,然后有自反之功.自反者,修身之本也;本得则用无不利.》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百发失一,不足为善射;千里跬(kui傀)步不至,不足为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吾辈须日夜自问:吾心必如何恶恶,方是“如恶恶臭”;必如何好善,方是“如好好色”.再自问:吾心果真如此好否,如此恶否?方不堕自欺坑子里,方得坐在“自谦”地方上受用受用.》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之过也,各于其类,君子常失于厚,小人常失于薄,君子过于爱,小人过于忍.》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善学者,当求其所以然之故,不当诵其文,过目而已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苟曰姑俟来日,斯自弃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