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诗文网
首页
文章辞赋
古诗大全
诗词赏析
至理名言
咏花诗集
历史文化
阅读写作
世界文学
搜索
文章列表
《自欺云者,知为善以去恶,而心之所发有未实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观书且不宜急迫了,意思则都不见,须是大体上求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过而不悛,亡之本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美曰美,不一毫虚美;过曰过,不一毫讳过.》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见贤而思齐,有为者亦若是;见不贤而内自省,盖莫不在己.》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言果属有因,深自愧责.返躬无愧,听之而已.古人云:何以止谤,曰无辩.辩愈力,谤者愈巧.》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只道人心不分平,不知自心更不公平.假如失意时,受了人一拳一棍、几恨死矣.及至得意后,打了人百拳百棍,反更称佳.以此知自心不公平.》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者与圣贤不同.圣人忘其为圣,贤人不敢恃其为贤.学者要常见我为正人君子,不然,恐随流逐污而不自觉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圣贤言语皆是圣贤行事,言止言其所行而已.若不学圣贤行事,止学圣贤言语,犹鹦鹉之学人言,岂足贵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见面前之千里,不若见背后之一寸.故达观非难,而反观为难;见见非难,而见不见为难.》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良心炯炯,有过自知;知而不改,谓之自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荆山之璞虽美,不琢不成其宝;颜、冉之才虽茂,不学不弘其量.》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改过则长善矣,甘贫则足用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惟谦可以养德,惟俭可以守家,惟寡欲可以多男,惟读书可以远到.》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不与物交,则心具此理而名不能言,事不能成.》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恶人之心无过,常人之心知过,贤人之心改过,圣人之心寡过;寡过故无过,改过故不贰过,仅知过故终有其过,常无过故怙终而不改其过.》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面一日不修则尘垢秽之,心一朝不思善则邪恶入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见不贤而内自省,求己严则为之难.为之难则达情而无过量之求,亦可以远怨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惟心得而实践者,乃知其言之有味.》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迁心之善,改心之过,谓之“正心”;改身之过,迁身之善,谓之“修身”;改家之过,迁家之善,谓之“齐家”;改国与天下之过,迁国与天下之善,谓之“治平”.》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读古人书,如能随处印证,正如聚古今来许多良师益友,日夕切劘(mo摩),那得无益?》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凡过生于悮(误),然所以造是悮者必过也.恶生于过,然所以造是过者亦悮而已.故过与恶每相因而过尤易犯,过而不已,卒导于恶.君子惓(juan绢)惓于改过,所以杜为恶之路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夫术数直见一端,不能尽其实;虽审一事,曲辩问之,辄不能尽知.何则?不目见口问不能尽知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夫凡读圣人书,便要为转世之人,不要为世转之人;如龆(通“髫”)龄入学受书,即不得随世浮沉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之学也,其可一日而息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博学,患其不习;既习之,患其不能行之;既能行之,患其不能以让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而无恒,不可作巫医.》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以言伤人而人不还,以气凌人而人不报,人居长厚,自蹈恶薄,不可不猛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而不已,阖棺乃止.》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自知难于知人,自信难于信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见人而不见己,能言而不能行,是学者之大病根.拔去此根,作圣之功备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喜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缁)然必以自恶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无早晚,但恐始勤终随.》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为学如吃饭,无论家常饭食,须是吃在腹里,方才会饱.若不实在吃了,只向口头去讲,虽说什么精馔,说什么美味,非不倾耳可听,终是济不得饥.》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迁善改过,学者作圣功夫.》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心中惺(醒)觉,口中讲说,纸上敷衍,不由身习,皆无用.》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予其惩,而毖后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见利思辱,见恶思诟,嗜欲思耻,忿怒思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虽战有陈(阵),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过、不及,有两种人.胸中无他,只一味懈怠沉埋的人,一向昏俗去,若起得他却好,只是难起,此属不及.若好妄作人,一切隔了,此校不好,此属过.人凝重阔大底好,轻薄小相底不好.》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者有所闻,而不著乎心,不见(现)乎行,则其所闻固自他人之言耳,于已何与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或毁己,当退而求之于身.若己有可毁之行,则彼言当矣;若己无可毁之行,则彼言妄矣.当则无怨于彼,妄则无害于身,又何反报焉?且闻人毁己而忿者,恶丑声之加人也,人报者滋甚,不如默而自修己也.谚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斯言信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勉贾易改过,曰:“吾学无他,只‘迁善、改过’四字.日日改迁,便是功夫;终身改迁,便是效验.世间只一颜子‘不贰过’,我辈不免频复.虽改了复犯亦无妨,只要常常振刷,真正去改.久之不免懈怠,但一觉察,便又整顿,不知古人如何,我是依此做来.”》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造诣不尽者,天下之人品;读之不尽者,天下之书.》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以虚心受学问,以耐心酬世务,以平心阅人情,以静心观物理.》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以反求诸己为要法,以言人不善为至戒.》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须常自衡:天之生我,父母之成我,其中人乎,中人以下乎,抑中人以上乎?果中人以下,则凿井、耕田,已无负于生我矣;或中人也,则随世波流,亦何负;傥(倘)中人以上也,则上当为五臣、十乱,中当如三杰、二十八人,下之亦须主城、贰郡,实求辅挽气运,利济生民.不然,则负我资性,为天地父母之罪人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处难处之事,可以长识;调难调之人,可以炼性.学在其中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心至灵,一萌于思,善与不善,莫不知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变化气质,必用困知勉行之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骤长之木,必无坚理.早熟之禾,必无嘉实.故为士者,遇不惮(dan但)艰难,将以贞吾骨;成不嫌迟晚,将以厚吾才.》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之心未尝不欲其去非而就是,舍邪而适正,至其怙终不悛,则当为《夬》之上六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语云:改过贵勇.既知有过,便当斩钢截铁,翻然改图.》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迷而知反(返),得道不远.》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果能不替不息,乃是积善,乃是积义,乃是善养浩然之气,真能如此,则不愧古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知过而能改,闻善而能用,克己以从义,其刚明者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苟一入邪途,岂非求益反损,所谓“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者乎?是以不敢不就正也.如此就正,方谓好学,方能得道,方是大事到手,方谓不负时敏之勤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乘舟而遇逆风,见扬帆者不无妒念.彼自处顺,于我何关?我自处逆,于彼何与?究竟思之,都是自生烦恼.天下事大率类此.》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夫为学而不求友与求友而不务胜己者,不能屈耻忍痛,甘受天下之大炉锤,虽曰好学,吾不信也.欲成大器,为大人,称大学,可得耶?》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道虽近,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每自多者,出人不远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之过也,各于其类,君子常失于厚,小人常失于薄,君子过于爱,小人过于忍.》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读十篇不如做一篇.》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闻人之善而掩覆之,或文致以诬其心;闻人之过而播扬之,或枝叶以多其罪,此皆得罪于鬼神者也,吾党戒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气要坚,神莫耗.若不行,空老耄(mao冒).》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我辈安得无过,正要因过搜寻致过根源,加扫除廓清之力.若以无过为贤,必至文过,终身皆在过中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浪子回头金不换.》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自视之则见,借人视之则不见.自视,明也;视于无形,至明也.自听之则闻,借人听之则不闻.自听,聪也;听于无声,至聪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明者则辩之于早,过而能改,故可及也;昧者则以智饰非,至于贯盈,虽悔无及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子路喜闻过,固是喜其得闻而改,亦是喜有直谅之友,又喜人敢以过告,必己平日未尝拒谏饰非故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过时而悔,悔而能改,亦可补过于来时.》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诸侯并立,能终善者为长;列士并学,能终善者为师.》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冲,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量.》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读书之处,不可久坐闲谈,妨人静业.》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好訾(zi子)议前人著作,及拈笔,方知自家无识;好卑鄙古人治功,及任事,方知自家不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义理无穷,知到老,学到老,无时可以住足.》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欲稍有成就,须从“有恒”二字下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凡学问切忌间断,便不是学.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奚可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为学最要务实,知一理则行一理,知一事则行一事,自然理与事相安,无虚泛不切之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问与人事相表里,舍却人事,有何学问?》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自反则裕,责人则蔽.君子不临事而恕己,然后有自反之功.自反者,修身之本也;本得则用无不利.》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贮)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喘)而言,蝡(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