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诗文网
首页
文章辞赋
古诗大全
诗词赏析
至理名言
咏花诗集
历史文化
阅读写作
世界文学
搜索
文章列表
《今人为学如登山麓,方其迤逦之时,莫不阔步大走,及到峭峻之处便止,须是要刚决果敢以进.》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自欺云者,知为善以去恶,而心之所发有未实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自治不勇,则恶日长,故有过则当速改,不可畏难而苟安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威不足以镇人而妄夷之,惠不足以感人而妄市之,不智也,祸于是伏焉.仁而得暴,仁者必自反也;暴以招暴,又何异焉.恭者来侮,恭者必自反也;侮者致侮,又何尤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须常自衡:天之生我,父母之成我,其中人乎,中人以下乎,抑中人以上乎?果中人以下,则凿井、耕田,已无负于生我矣;或中人也,则随世波流,亦何负;傥(倘)中人以上也,则上当为五臣、十乱,中当如三杰、二十八人,下之亦须主城、贰郡,实求辅挽气运,利济生民.不然,则负我资性,为天地父母之罪人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而不已,阖棺乃止.》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惟谦可以养德,惟俭可以守家,惟寡欲可以多男,惟读书可以远到.》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之心未尝不欲其去非而就是,舍邪而适正,至其怙终不悛,则当为《夬》之上六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小人之过也必文.》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天下之祸,莫大于不足为,材力不足者次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以反身修德.》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果能不替不息,乃是积善,乃是积义,乃是善养浩然之气,真能如此,则不愧古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美曰美,不一毫虚美;过曰过,不一毫讳过.》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闻善而慕,知过而惧,皆君子之徒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士君子之偶聚也,不言身心性命,则言天下国家;不言物理人情,则言风俗世道;不规目前过失,则问平生德业.若一相逢,不是亵狎,便是乱讲,此与仆隶下人何异?》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惟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多言而不当,不如其寡也;博学而不自反,必有邪.》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盖古人为学,全从真践履、真涵养做工夫.》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不自知其过者,不明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以反求诸己为要法,以言人不善为至戒.》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易》传曰:“无咎者,善补过也.”君子改过,以全其名;小人文过,以益其耻.》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自悔,则能丧其私而先迷后得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年少不应辞苦节,诸生若遇亦封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知礼则不妄动,知义则不妄交,知廉则不妄取,知耻则不妄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孔夫子不赖学.》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读书不见圣贤,为铅椠(qian欠)佣.居官不爱子民,为衣冠盗.讲学不尚躬行,为口头禅.立业不思种德,为眼前花.》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予其惩,而毖后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思诚固是学者切功,然必思此一善,即作此一善乃有益;若只思仁思义,久之一若思所及便是我已得者,则思亦属自欺之端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地有秽,扫之而已矣;衣有垢,洗之而已矣.未有既扫既洗,而犹罪夫秽与垢者也.惟改过亦然.》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知之者不如行之者,行之者不如安之者.》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乘舟而遇逆风,见扬帆者不无妒念.彼自处顺,于我何关?我自处逆,于彼何与?究竟思之,都是自生烦恼.天下事大率类此.》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虽战有陈(阵),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过者,虽古之圣贤有所不免,而圣贤之所以为圣贤者,惟其改之而已.不勇于改,而徒追咎懊悔者,非某之所闻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子路喜闻过,固是喜其得闻而改,亦是喜有直谅之友,又喜人敢以过告,必己平日未尝拒谏饰非故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才觉私意起,便克去,此是大勇.》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吾辈须日夜自问:吾心必如何恶恶,方是“如恶恶臭”;必如何好善,方是“如好好色”.再自问:吾心果真如此好否,如此恶否?方不堕自欺坑子里,方得坐在“自谦”地方上受用受用.》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语云:改过贵勇.既知有过,便当斩钢截铁,翻然改图.》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之学也,其可一日而息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偏在于多私,不祥在于恶闻己过.》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察事物所以然之理,察之精而尽其变,此在事变未起之先,见几而决,故行焉而无不利.》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知不知,上矣.过者之患,不知而以为知.》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心至灵,一萌于思,善与不善,莫不知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余少时曾泄当密之语,先君责之,对曰:“己戒闻者使勿泄矣.”先君曰:“子不能必子之口,而能必人之口乎?且戒人与戒己孰难?”》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无心而误,则谓之过;有心而为,则谓之恶.》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好大而不为大,不大矣;好高而不为高,不高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日用间若不自加提策,则怠隋之心生焉.怠惰之心生,不止于悠悠无所成,而放僻邪侈随至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有过必悛,有不善必惧.》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处难处之事,可以长识;调难调之人,可以炼性.学在其中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一生大罪过,只在自是自私四字.》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夫术数直见一端,不能尽其实;虽审一事,曲辩问之,辄不能尽知.何则?不目见口问不能尽知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事到全美处,怨我者不能开指摘之端;行到至污处,爱我者不能施掩护之法》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过者,圣贤所不能无也.自以为无过,而过乃大矣;自以为有过,而过自寡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一毫省察之不至,即处事失宜,而悔吝随之,不可不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终日抄药方,而不能瘳(chou抽)一疾;终日写路程,而不能行一步,徒知无益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望道未见之心,即求道不已之心,学者以是自励,则其进自不能止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但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日新月异而岁不同,方可言学.常存是心,必有所得.》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识见;多一分享用,减一分志气.》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者须要实见得理明,应事方得力,徒守死敬,而见理明,则用处不通,便差却.》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知所不豫,行且通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问有诸己否,须临事方信.人每好以所志认作所能,此大误事,正是后世泡影学问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改过不恡(吝),无咎者,善补过也.古之明王,讵(ju句)能无过,从谏而已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勉贾易改过,曰:“吾学无他,只‘迁善、改过’四字.日日改迁,便是功夫;终身改迁,便是效验.世间只一颜子‘不贰过’,我辈不免频复.虽改了复犯亦无妨,只要常常振刷,真正去改.久之不免懈怠,但一觉察,便又整顿,不知古人如何,我是依此做来.”》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为学作事,忌求近功;求近功,则自画气沮,渊源莫及.》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好訾(zi子)议前人著作,及拈笔,方知自家无识;好卑鄙古人治功,及任事,方知自家不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战战栗栗,日慎一日,克己三省,不见是图.》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言果属有因,深自愧责.返躬无愧,听之而已.古人云:何以止谤,曰无辩.辩愈力,谤者愈巧.》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余一生最善自讼.行年五十,知四十九年之皆非也,余故自号知非道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夫惟真实敏事之人,岂但言不敢出,食不知饱,居不知安而已,自然奔走四方,求有道以就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者读书,不务身体力行,专为先儒辩同异,亦是玩物丧志.》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耻之于人大矣!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故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义理无穷,知到老,学到老,无时可以住足.》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骨曰切,象曰瑳,玉曰琢,石曰磨,切瑳琢磨,乃成宝器.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瑳琢磨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攻人之恶,则乐察恶.乐察人之恶,则恶之条理熟厉
心矣,慎之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懈意一生,即为自弃.》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读书如行路,历险毋煌惑.安保万里程,中间无欹(qi欺)仄……所贵擅通才,半途勿休息.手扶大雅轮,心戒虚车饰.要从实地行,直造光明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问从致知得者较浅,从力行得者较深,所谓躬行心得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过,则勿惮改.》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之才,譬如草木焉,雨从濡(ru儒)之,风从动之,则其长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改过患不能勇.》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chuo绰).》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者与圣贤不同.圣人忘其为圣,贤人不敢恃其为贤.学者要常见我为正人君子,不然,恐随流逐污而不自觉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为学如吃饭,无论家常饭食,须是吃在腹里,方才会饱.若不实在吃了,只向口头去讲,虽说什么精馔,说什么美味,非不倾耳可听,终是济不得饥.》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善多恶少者为圣人,恶多而善少者为愚人,善恶相半者为中人,不学则善日消而恶日长,学焉则恶日消而善日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