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芒少露一点,处世多安一些

锋芒少露一点,处世多安一些

原典

澹泊之士必为浓艳者所疑;检饰之人多为放肆者所忌。君子处此,故不可少变其操履,亦不可露其锋芒!

译释

淡泊名利之人,一定会遭受追逐名利者的质疑;行为检点之人,则会受到那些放肆随意之人的记恨。因此,君子处在这两种情况之下时,不可改变自己的操守,也不能锋芒太露,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解读

淡泊清远,锋芒不露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日常工作中,我们会跟积极、向上、热情的同事交往频繁,却不愿接近那些消极、怠慢的同事;一群道德高尚的人会容不下一个素质低劣的人,同样的道理,一个追名逐利的圈子中,就很难容下一个淡泊名利的人存在。

同样的道理被洪应明在《菜根谭》中直接地表达了出来:“澹泊之士必为浓艳者所疑;检饰之人多为放肆者所忌。”其实早在千年以前的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就指出了“夫道不加修,则贤者不与;文日益有名,则同进者忌”的现象,可见“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教训由来已久。

诚然,个人的自我修养,除了自我提升以外还应起到为人典范的作用,给别人树立一个标榜,让他们参照着正确的标准去努力完成自我修行。所以,我们在看到洪应明的这段话时,不应该理解为要避而远之,这样就失去了作为一名君子所应具备的“仁爱”之心了。他在后面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君子处此,故不可少变其操履,亦不可露其锋芒!”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不能变节也不能不作为,而是要根据情况,讲究方式方法,不要锋芒太露。

写下了《桃花源记》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其淡泊名利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故事流传至今。这个典故发生在他再次出任彭泽县县令期间,彼时,正好碰上浔阳郡的督邮刘云巡视各地,督邮刘云的贪婪远近闻名,每年都要有两次借着“巡视”之名,大肆敛财,向所辖县府的官员索贿,如遇不配合者就栽赃陷害。当县吏对陶渊明说“当束带迎之”的时候,陶渊明气愤不已,留下一句:“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便挂印而去。

陶渊明与督邮刘云的表现正好相反,他无法做到趋炎附势、卖身求荣,所以他选择了辞官而去。

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以嵇康为领袖,但他是七人之中唯一一个未得善终的,他生性孤傲,与别人的志趣不同,嫉恶如仇,疏狂不羁。正是他的这种性格,使他得罪了很多人,让很多人记恨在心,钟会就是其中一个,也是最终陷害他的人。

钟会是大书法家钟繇之子,凭着家世,钟会十九岁便登堂入室,不到三十岁就已经加封关内侯了。钟会十分仰慕嵇康,很欣赏他的才华。据说,当年钟会写了一部《四本论》,想拿给嵇康看看,又怕嵇康不愿意看,就想了一个办法,他来到嵇康的窗外,把《四本论》往里一扔,然后撒腿就跑。

后来,钟会飞黄腾达,再次来见嵇康,可是嵇康不理他。钟会很尴尬,只得离去。对于嵇康的怠慢,钟会怀恨在心。

再后来,嵇康好友吕安被哥哥吕巽诬陷而入狱,嵇康便为其作证,也因此而被关进大牢。就在此时,一直对嵇康怀恨在心的钟会便劝司马昭将嵇康除掉,而之前司马昭也曾召嵇康入仕,但嵇康心属曹魏,所以就拒绝了,这件事同样也使司马昭对嵇康产生了恨意,所以在钟会的劝说下,司马昭立即就答应了。

嵇康的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敛锋芒。在面对不同环境、不同人的时候,我们应该采用不同的处事方法。孔子说,小人是天下最可怕的人,当我们的行为或者是言语让他们感受到了威胁,他们就会以卑劣的手段来报复我们,对于我们而言,这种较量是得不偿失的,也是不必要的。所以,我们要学会把握住这个度,才能从容地面对一切。

人生智慧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们在世上生存,与各种各样的人接触,就要学会以不同的方式应对不同的人,这才是处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