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德须忘功名,读书定要深心

修德须忘功名,读书定要深心

原典

学者要收拾精神并归一处。如修德而留意于事功名誉,必无实谊;读书而寄兴于吟咏风雅,定不深心。

译释

求学一定要专注,心无旁骛,集中精力。提升自身的修养如果不注重内在品质,而是在意那些功名利禄,就会过于浮夸而没有真正的造诣;读书求学如果只是在吟诗弄月上面下功夫,而不顾学问的研究,就不会从中得到深刻的体会和心得。

解读

心念合一才能成就大事业

“能力>学历”这个观念现在已经被很多人认可,随之又引申出另一个观点,就是“读书无用论”。现在社会越来越多元化,学历已经不是考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了,个人的能力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但“读书无用论”却是不对的。

我们的能力和经验来源于理论和实践,但人生短暂,精力有限,很多人生的大道理我们无法亲身去实践,这时候就需要我们从别人身上吸取一些经验。而无论如何,我们从书中得到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所谓“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所以说,读书不会无用,关键是看怎么读。

书或文章是否有阅读的价值,主要是看我们读书的心态。首先我们要明确读书的目的,单从“学而优则仕”这句话来讲,我们可以说,因为学识渊博,又有良好的德行品质,才会被赏识,被提拔做官。但我们不能反过来说,欲仕而优学,不能为了做官而去学习,这样就会因为过于重视追求功名利禄,而忽略了读书做人的本质。

为人处世,我们一直倡导儒家的“君子之道”,讲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是很容易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要保持优良的道德品质,就需要我们在面对周围环境的时候时刻警醒自己,保持自己的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这才是君子之道。如果我们心存一些别的祈求,希望获得功名利禄,就会一心多用,忽略德行的修养。

秦桧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奸臣,卖国求荣,残害忠良。他与宋高宗二人以“莫须有”之罪名陷害爱国将领岳飞的罪行,被永远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但其实,青年时的秦桧并非如此,他也是一个读圣贤书的人。未中举之前,他是一个私塾先生,教孩子们习文识字,但是他并不想过这种苦涩乏味的教书生活,而是想要飞黄腾达。后来,秦桧高中进士,从此开始了宦海生涯。

北宋末年,金人进犯中原,气势汹汹,宋军抵挡不住,节节败退,金人兵临宋都汴京城下,要求宋徽宗割地求和。这时身为职方员外郎的秦桧却反对求和,金人提出“坚欲得地,不然进兵取汴京”。无奈之下,北宋朝廷只得召集百官商讨求和事宜。讨论中,范宗尹等七十人同意割地求和,而秦桧等三十六人则坚决反对。

再后来“靖康之役”,金人欲立张邦昌为傀儡皇帝,已经升任为御史中丞的秦桧又上书反对。金人恼羞成怒,将秦桧及家人抓了起来。

就是在这个时期,秦桧为求生而投降了金人。在金人的帮助下,秦桧迅速爬上宰相之位,然后伺机怂恿宋高宗归顺求和,达成了“世世臣属,年年进贡”的求和目的。

而在此期间,为了顺利地达成自己的目的,他开始肃清反对求和的人,这其中就包括岳飞。

秦桧由反对议和到主张求和的转变,与其说是被捉去之后的无奈之举,倒不如说他一开始就不正确的价值观导致了这样的结果。他早年不甘于枯燥乏味的教书育人生活,过于重视追求荣华富贵,功名利禄,才导致了他在后来的苦难面前没有坚持住,违背了作为一个读书人的道德底线。

我们读书是为了增长知识,提高品行,引以为鉴,深刻地领悟人生的大道理,如果我们三心二意,就无法专心地、深入地学习,所谓“业精于勤,荒于嬉”,正是这样一个道理。“学者要收拾精神并归一处。如修德而留意于事功名誉,必无实谊;读书而寄兴于吟咏风雅,定不深心。”这是《菜根谭》中的一句话,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

我们研究一本诗集,如果仅仅是为了附庸风雅,即便能倒背如流,不过就是一台背诵机器,韵律、平仄关系、对仗格式等这些诗词所特有之美,就体会不到;一本小说,如果只是为了看故事而去读,无非也就是个听众看客,文学手法、叙述方式、思想表达等这些作者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手段,就无法知晓;一部历史,如果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去读,纵使获一个满分,也只是一个“书呆子”,思想交流、批判吸收、逻辑分析等这些思考过程中的深刻体会,就永远感受不到。

读书为了什么?是为了提高我们自身的各种能力,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内在品质,通过借鉴避免人生中的错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君子。

人生智慧

其实,不光是读书和修身养性,人生中的任何事情都需要我们集中精力、认真对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快更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