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冷静平叛乱
顺治初年,东南沿海及两广、云贵是当时抗清斗争的主要活动地区,情况错综复杂,危及清的统治。为了适应当时政治和军事斗争的需要,清廷命汉族名将吴三桂以平西王的身份镇守云、贵,尚可喜以平南王的身份管理广东,耿精忠以靖南王的身份统辖福建,并称“三藩”。
随着时间的延长,三藩的势力不断增长,各自拥兵自重,形成了一股与中央抗衡的强大力量,与清廷的矛盾也更加尖锐。康熙皇帝在亲政之初,就把三藩同河务、漕运列为三件大事。他把解决三藩列为必须解决的三件大事中的第一件事,时刻思虑裁撤的时机与办法。
虽然康熙帝早就有了撤藩的意向,但由于三藩实力强大,不便贸然采取行动,以防不测。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三月,已经看出朝廷意图的尚可喜首先提出撤藩,上疏朝廷,请求归老辽东。这为久思撤藩的康熙帝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良机。康熙帝顺水推舟,立即批准,并对他大加赞誉。尚可喜本来的意图是自己回东北以保善终,让儿子尚之信留镇广州,承袭自己的位置。但康熙认为撤藩必须彻底,不能留下后患,于是拒绝了他的要求。尚可喜无奈,只好服从了命令,开始准备迁移。
吴三桂得到尚可喜被撤藩的消息后,非常震惊。这时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从京师派人驰书给吴三桂,要他依计而行。吴三桂经过反复思忖,只好也上疏请求撤藩。但吴三桂认为自己势力大,而且功劳多,朝廷不会撤去他的位置。与此同时,耿精忠也给朝廷上了一份撤藩奏疏。
康熙帝认为这是难得的机遇,准备一概批准奏疏。但对是否让吴三桂撤藩,朝臣中产生了不同意见。只有户部尚书米思翰、兵部尚书明珠等人赞成康熙帝的决策,大多数朝臣持反对意见,大学士图海、索额图等大臣担心引发兵变,反对让吴三桂撤藩。这个时候,康熙帝令议政王大臣会同户、兵两部讨论,但始终没能取得统一意见。而康熙早就考虑成熟了,他明白三藩蓄谋已久,不早撤,必然养痈成患。康熙帝力排众议,正式做出撤藩的决定。
于是康熙帝下诏给吴三桂,在肯定他的巨大功绩之后,便以吴三桂年事已高等允准了他的奏疏。他向吴三桂保证,撤藩后,可使吴三桂永葆荣誉,共享太平之福。
但是,由于吴三桂申请撤藩并非出自真心实意,当撤藩的诏旨送到云南后,他震惊、失望,更气恼。吴三桂立即与其党羽密谋起兵,并开始为起兵做准备,调集人马,断绝邮传,封锁消息,暗令境内只许入而不许出。
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吴三桂杀死云南巡抚朱国治,逼使云贵总督甘文焜自杀,同时扣留了康熙的使臣折尔肯等,正式起兵反清。为了笼络民心,他脱下清朝王爵的穿戴,换上明朝将军的盔甲,打起了为明王朝报仇雪恨的旗号。当吴三桂起兵的消息传到北京后,清廷上下为之震惊。
吴三桂的叛乱,早在康熙皇帝的意料之中。刚刚20岁的康熙,与久经沙场的吴三桂对峙,初期不免有些紧张。但他很快就冷静下来,着手从容应对。
康熙帝首先杀死在京的吴三桂的儿子,以坚定削藩抗吴的决心。同时增派八旗精锐前往咽喉要地荆州固守,并通知广州与福州两藩停撤,以孤立吴三桂,另一方面,将散布各地的原属吴三桂的官员一律赦免,以利大局稳定。
吴三桂挥军北进时,清政府在军事上还没有充分的准备,所以吴军进展很快,福建耿精忠举兵攻略江西、浙江等地时,吴三桂的前锋已抵长江南岸,与清军形成了隔江对峙的局面。仅一年的时间,吴三桂就占据了江南。与此同时,四川、山西、陕西、甘肃诸省也发生了叛乱。
面对复杂的形势,康熙帝处乱不惊,运筹帷幄,指授方略,决心赢得战争的完全胜利。
战争发展到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吴三桂军的战略进攻达到了顶峰,形成了耿精忠控制的福建、浙江、江西为一面;四川、陕西、山西、甘肃为另一面,特别是陕西提督王辅臣的叛变对京师的威胁最大。在这种形势下,康熙制定了明确的战略方针:清军以荆州为战略立足点,与湖南战场的吴军主力周旋,不攻;决定先解决耿精忠、王辅臣两股势力,然后再集中兵力同吴军决战。
王辅臣,山西人,强盗出身,骁勇善战。顺治年间就曾反叛过清廷,后来归降,到了吴三桂手下当差,吴三桂待他不薄。
但是王辅臣却对吴三桂不满。一次酒后,王辅臣骂了吴三桂的侄子吴应麒。吴三桂让人捎话责备王辅臣,说:你这是什么意思?惹得别人笑话我,说我吴三桂平日对你爱如亲子,你现在却如此放肆,岂不贻笑天下!再也不要说这种话了。
王辅臣听后不以为然,就找机会离开了吴三桂,到陕西任提督。吴三桂对此很理解,还送给他两万银子做路费。
吴三桂反清后,极力拉拢王辅臣,王辅臣感念吴三桂的旧恩,又回头上了吴三桂的贼船。根据这一情形,康熙认为王辅臣虽然是第二次叛变清朝,但叛心不坚,假如再度宽容,相信能招抚成功。为此他专敕慰勉,最终感化了王辅臣,使他重新归顺了朝廷。
继西北招抚成功之后,福建耿精忠也被招抚归降,闽、浙相继平定。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四月,后叛的尚之信也被招抚归降。同年六月,康熙向各地统帅、督抚部署:凡在贼中文武官员兵民,悔罪归正,前事悉赦不问,仍照常加恩。如果有擒杀贼者,投献军前,或者以城池兵马归抚者,仍论功奖赏。依此形成制度,每到战役关键时刻,康熙帝都发招降敕书,由专门负责招抚的人掌管送达,可以说是攻心战。
康熙帝采取的又一项重要政策是重用汉兵汉将,他们为平叛发挥了重大作用。吴三桂在失去耿、尚两藩支援后,处境孤立,匆忙于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三月在衡州称帝,国号大周。八月,七十四岁的吴三桂得病暴亡。吴世璠即位,但他根本无力统领军队,吴军纷纷大溃败。康熙则有条不紊地指挥命令各路军队,乘胜追杀。
这时,清军已进入湖南,将长沙之敌包围,并从水陆两路进攻岳州。在派兵几路围讨的同时,为了尽快结束战争,康熙采取了恩威并施的策略,劝诱叛军投降。他给叛将写了招抚的谕旨,争取他们投诚,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十一月,清军终于打破昆明城,吴世璠服毒自杀,其党羽四散。这场历时八年的三藩叛乱,以吴三桂的覆灭而告终。
在这场生死攸关的战争中,康熙沉着冷静,从容应对,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康熙取得这次胜利的原因有二。其一:舆论优势。清朝到康熙朝时,天下已定,人心归附,百姓不愿再起战争,想过安定的生活,所以,吴三桂起兵反清并不得人心。其二:策略得当。擒贼擒王,康熙知道,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的总根子是吴三桂,只要将吴三桂打败,其余二藩不战自溃,所以调重兵对吴三桂予以痛击,果然成功平叛。
智慧总结
处乱不惊、从容应变是稳健的表现,这种“稳”体现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无法胜任解决突发危机的艰巨工作。年轻的康熙,面对来势汹汹的三藩之乱,非常沉着冷静,制定了相应的策略,表现了一个优秀政治家的从容和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