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咏花诗 杏花

韩愈《杏花》咏杏花诗赏析

《杏花·杏花》咏杏花诗鉴赏

韩愈

居邻北郭古寺空,杏花两株能白红。

曲江满园不可至,看此宁避雨与风。

二年流窜出岭外,所见草木多异同。

冬寒不严地恒泄,阳气发乱无全功。

浮花浪蕊镇长有,才开还落瘴雾中。

山榴踯躅少意思,照耀黄紫徒为丛。

鹧鸪钩輈猿叫歇,杳杳深谷攒春枫。

岂如此树一来玩,若在京国情何穷?

今旦胡为忽惆怅?万片飘泊随西东。

明年更发应更好,道人莫忘邻家翁。

这首诗写于宪宗元和元年(806)江陵府法曹参军任上。韩愈于贞元十九年(803)由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时逢大旱,灾情严重,而京兆尹李实却隐瞒真相,谎称收成仍好,加紧聚敛征求,致使京畿百姓怨声载道,不堪忍受。韩愈身为御史,据实上奏,得罪幸臣,被贬为连州阳山(在今广东)县令。贞元二十一年正月,德宗死,顺宗即位,韩愈遇赦离阳山至郴州待命。秋,宪宗即位,量移江陵府法曹参军。元和元年六月,自江陵召拜国子博士,回京任职。元和元年对韩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朝廷上顺宗任用的王叔文、王伾革新集团失势,而对革新持反对态度的韩愈政治上开始有了转机。这首诗写于移江陵法曹参军后,召拜国子博士进京前。

“居邻北郭古寺空,杏花两株能白红”写杏花开的环境是荒凉古寺中。江陵有金銮寺,居邻寺,意即此寺。空空荡荡古寺有杏花两株开放,而且由红渐白,不仅写出了杏花开放之难得,而且写出了杏花由初苞(红)而至盛开(白)变化。有红有白,能红能白,红白相间,愈发显得古寺之荒凉寂寞。由古寺的杏花开,不由得联想到此时京城曲江池正应是杏花满园时,但很遗憾。“曲江满园不可至。”曲江,康骈《剧谈録》说:“曲江,开元中疏凿为胜境。其南有紫云楼、芙蓉苑,其西有杏园、慈恩寺,花卉环周,烟水明媚。”那只好不得已而求其次了。“看此宁避雨与风。”表露了作者对杏花的赏爱之情。“二年流窜出岭外,所见草木多异同。”是说自已被贬谪流窜在岭外共二年了,但所见到的草木都不曾有什么动人之处,这里是以客——草木映衬主——杏花。并进一步说明那些普通草木所以无动人之处的原因:“冬寒不严地恒泄,阳气发乱无全功。”所谓岭南无大寒,故地气多浅。鲍照诗说“江南多暖谷,杂树茂寒峯。”正因地气不同,所以“浮花浪蕊镇长有,才开还落瘴雾中”更衬托出杏花能白红的可贵。这是总说,下面就举实际例子“山榴踯躅少意思,照耀黄紫徒为丛。”踯躅,花也。《本草》注:“其木高三四尺,花似山石榴。”山石榴花也好,踯躅花也好,尽管黄紫照耀,色彩也斑烂,但总是比较杏花来说,“少意思”,没有深长意味。作者在这里流露了还是对杏花的赞美之情。“鹧鸪钩輈猿叫歇,杳杳深谷攒青枫。”这两句地理环境的描绘又同杏花所处北郭古寺相对照,意谓岭南地气多浅,植物繁茂,多有枫林。而此时此地所见杏花虽两株,但较“攒聚成林”的青枫还是令作者眼明心亮,作者这样熬费苦心的诉说岭南地气,浮花浪蕊,深谷青枫,丛发的山石榴,踯躅花,乃至鹧鸪鸣,猿啼叫,无非是渲染铺叙一种氛围,一种岭南风光所特有的氛围,而韩愈对这种氛围是很不以为意,他身处流窜之中,“自从流落忧感集”(《李花赠张十一署》),这些景物无不打上作者感情的烙印。“他怀恋的不是岭南而是京国,他喜欢的不是浮花浪蕊,而是能红白的杏花。“岂如此树一来玩,若在京国情何穷?”则是直抒胸臆的议论,从曲江到京国,明白地显露萦怀作者心目中的杏树所以如此美好,乃是同他眷念的京国相关。

以上描绘杏花及与杏花相比较的岭南花木似可以说意尽,可以收住了,但韩愈又就杏花之飘落、杏花之再发起笔,别转一层,更有意味。“今旦胡为忽惆怅?”连自己也觉得有点奇怪,杏花如此之堪赏玩,如此之难得,欣赏之余,为什么会有一种惆怅之情油然而生呢? “万片飘泊随西东。”尽管并非浮花浪蕊,但花开花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好寄托来年了,“明年更发应更好,道人莫忘邻家翁。”相信明年杏花开放时会更好。“应”字写出了作者的信念。报信的时候不要忘记告诉我,作者在期待着。

就咏物诗角度说,在杏花本身着笔处不多。一篇几乎纯是写情,并不字字句句粘着杏花,但却不脱离杏花。方东树说:“起有笔势。第二句折入,中间忽开。岂如句收转,乃见笔力挽回,收本意。”从写作艺术说确是别具一格的咏花诗。 汪佑南说:“公窜身岭外,思归乡国,觸目浮花浪蕊,无非蛮乡风景。至是始为掾江陵,忽见杏花,借以寄慨。一缕清思,盘旋空际;不掇故实,而自然是杏花,意胜故也。”这个评语还是很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