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咏花诗 梅花

苏轼《梅花二首》咏梅花诗赏析

《梅花·梅花二首》咏梅花诗鉴赏

苏轼

春来幽谷水潺潺, 的皪梅花草棘间。

一夜东风吹石裂,尘随飞雪度关山。

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

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

苏轼喜爱梅花,以梅为题的诗作近四十首。

宋神宗元丰三年庚申(1080)正月,四十五岁的苏轼刚从震惊朝野的“乌台诗案”文字狱中脱身,惊魂甫定即匆匆赶赴湖北黄州贬所。正月二十日,途经关山岐亭路,春风岭上见梅花。细雨濛濛,春寒料峭,草棘间的梅花虽的皪(鲜明貌)但凄清;何况经风摧残,花半雕落,更惹失意之人伤怀断魂。诗人的愁绪绕岭上梅花萦回,诸多感慨伴幽谷清溪流淌,遂以梅自比,咏花抒怀,赋此《梅花二首》。

第一首开篇,诗人以写意技法,传神妙笔,勾勒出一幅春日岭梅图:冬去春来,幽谷青青,溪水清沏,潺潺有声;野草荒棘,漫山遍岭,其间梅花,分外鲜明。以诗文书画冠绝当世的苏轼,诗中不独“有画”,且有音乐之声。你听:幽谷清溪,潺潺作响,琤琮叮咚,悠然悦耳。 这岂不似天然古琴奏出的一曲《流水》吗? 它以清幽高雅且不无悲凉的氛围,把荒野草棘间虬枝奇绝的梅花,烘托显现出来。这梅花,常引起诗人深情的回忆,在此后的诗中曾屡次提及,留下了“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春风岭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断魂”(《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南行度关山”,“殷勤小梅花”(《王伯扬所藏赵昌花四首》)等佳句。

接下来,诗人化用“正当年少惜花时,日日东风吹石裂”(欧阳修《山斋绝句》)、“借问梅花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高适《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等前人诗句,由昨夜裂石大风摧残繁花殆半,落梅似随飞雪飘洒关山的系列联想,形象地概括描摹了自身刚经历的惨痛劫难。“奋厉有当世志”的诗人,入仕不久即逢变法。被誉为十一世纪改革家的王安石,虽曾提出过许多改易更革的主张,不过综观其在旧体制、旧机构下推行的变法,诚如鲁迅的评价,带有“半当真半取笑”的性质(《晨凉漫记》,《鲁迅全集》卷5第235页)。在具体改革方法上曾持某种不同政见的苏轼,对新法有过偏激之词,有些针砭也被证明不幸而言中;实质上在改除旧弊以富国强兵方面,同变法派没有根本利害冲突。可是朝中“新进”人物打击异已,诬陷他写对神宗“不臣”,于元丰二年七月至十二月间,将他系于御史台狱,险被迫害致死,后经多方营救,始免于难。回顾这场朝野翻腾激荡、自身死去活来的磨难,真如东风裂石般动魄惊心;念及半树梅花被风摧残凋零,诗人的心境象那虽然零落但仍洁如飞雪、清香如故的梅花,于愁楚悲凉中不失坚贞。

诗人在第二首诗劈头诘问:谁能持酒到深山幽谷慰藉这几经磨难的梅花呢? 实际上陡然提出个撕肝裂胆、催人泣下的疑问:谁能理解自己矢志报国有成却又屡遭打击迫害的是非衷曲呢? 于荒野间花开之日,鲜为人知,寂寞无聊,就象经世致用的主张不被采用一样;经风摧零落之时,花飞似雪,凄惨悲凉,更为愁绝。所幸的是,诗人毕竟愁中有幸。“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风摧梅花飞落溪水,幸有清溪浮载着飘向远方,不辞回环曲折相送至黄州;受挫被贬的诗人则以唯有浮载落花的清溪相送聊慰愁苦。尽管这更加反衬出心境的凄凉,但也毕竟是悲中之幸。面临浮送落梅的清溪,诗人肯定想到了终生与之相亲相知的胞弟子由。苏辙(子由)先曾因救冤狱中的哥哥而被贬筠州,成为“逐客”;后又奔波二百八十余里赶到陈州看望贬赴黄州的乃兄。诗人曾以“楚囚”自指深沉写道:“夫子自逐客,尚能哀楚囚,奔驰二百里,径来宽我忧。”(《子由自南都来陈,三日而别》)面临浮送落梅的清溪,诗人大概难忘却爱戴关怀自己的杭湖民众。屡受挫折而不消沉的苏轼,每到一地都切实地为民众做了许多好事,以卓著的政绩造福于一方。因曾广施仁政有功德于百姓,所以蒙冤后“杭湖间民”曾为他“作解厄道场者累月”(《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事由,故作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二首》自注),成为救他出狱的深厚民众基础。面临浮送落梅的清溪,诗人也许看到了岐亭北山白马青故人来迎的影子。舍弃高官富乐而独来穷山隐居的故人陈慥,于岐亭迎诗人宿其家,留五日,用山肴野酿的醇香和高士异人的风范,伴送诗人走完了从岐亭到黄州那最后一百多里路程(《岐亭五首·序》、《方山子传》。由此可以想见,那“不辞相送到黄州”的三百里清溪之中,灌注了生死与共的兄弟深情,溢满了真诚挚爱的民众厚意,渗透了肝胆相照的故友离谊。而这深情,这厚意乃至这高谊,才真正是慰藉诗人愁苦之大幸所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诗人的艺术造诣,正是到黄州后才走上了更臻完美的峰巅。这也许是他始料未及的一幸吧。

《梅花二首》看似平淡自然,实则意蕴遥深。第一首句句以梅花自喻,而妙在浑然未露,竟不点破。第二首由“落”字生情,诗思奇幻,于愁绝处写有幸,隐含着花虽落而志未失的信念。在艺术风格上,透露出由雄浑豪放向清旷自然转变的消息,镂刻下路标式的印记,堪称苏诗中的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