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咏花诗 菊花

崔橹《村路菊花》咏菊花诗赏析

《菊花·村路菊花》咏菊花诗鉴赏

崔橹

袅风惊未定,溪影晚来寒。

不得重阳节,虚将满把看。

神仙谁采掇?烟雨惜凋残。

牧竖樵童看, 应教爱尔难。

这是首咏物抒怀的五言古诗。诗咏菊花,历来文人骚客多咏其高节。但此诗所咏却是村路野菊,是被人漠视和遗弃的花卉,因此在咏菊诗中别开生面。

首二句写菊花见风而惊、遇晚而寒的凄凉情况。诗人在乡村小路上,看见一株野菊在微风中颤抖,显得十分惊恐的样子。“袅风”是轻风,微风,并非狂风。而菊花却被吓得惊魂不定,全然是一副可怜而怯弱形象。“溪影晚来寒”,原来这可怜的菊花生长在溪畔。天晚秋凉,凄寒难禁,在溪水中映照出的菊影也瑟瑟发抖。此联“惊”、“寒”二字用得精妙,确为写照传神之笔。

“不得重阳节,虚将满把看。”写村路之菊生不逢时,无缘登重阳节的大雅之堂。九九重阳是菊花的盛大节日,人们登高饮酒,赏菊赞菊。但那只是达官贵人的堂苑、案头之菊才有如此美遇,而这村路小菊是与之无缘的。诗人采集满把村路之菊,观赏之后,为其生不逢时发出了叹息和不平。

“神仙谁采掇? 烟雨惜凋残。”传说中神仙是最喜爱高洁菊花的,甚而以初开的菊花蕊为食品。即使酷爱菊花的神仙也势利眼,他们也不采摘这村路之菊,这是多么不公平的世道啊! 因而诗人对在烟雨中凋残的菊花深表惋惜。

“牧竖樵童看,应教爱尔难”。牧竖,为牧童。樵童,为砍柴的儿童。此二句说,即使让放牧和砍柴的儿童来爱赏这村路之菊也难上加难哪! 到此,写尽了村路菊花之境遇极为可悲可叹。全诗通过描述乡野之菊的不幸遭遇,塑造了一个被人遗弃,凄苦悲凉的野花形象,并抒发了诗人的不平之鸣。诗人愤慨不平是有原因的。崔橹是晚唐诗人,举进士后,只任过州司马的小官,虽志大才高,但有志难申,“悠悠乱世,竟无所成”(《唐才子传》)。其身世境况与被遗弃的野菊极其相似。诗人悲悯菊花,乃自悲也。

此诗质朴无华,全用赋的表现手法,直陈其事,直抒其怀。但由于诗人采取了“托物寓志”的艺术手法,使本篇委曲尽情,有含蓄蕴藉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