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咏花诗

杨维桢《题瑞香花X》咏瑞香花诗赏析

《瑞香花·题瑞香花X》咏瑞香花诗鉴赏

杨维桢

秾香拆麝脐,细蕊秀鹤顶。

东风故飘荡,薰人醉不醒。

乍暖还寒的早春,沉寂的百花园渐渐热闹起来了。几乎与迎春、山茶同时盛开的,便是瑞香花。

瑞香花属瑞香科常绿灌木,是中国最古老的名花之一。据《灌园史》载:早在战国年代,屈原就在《楚辞》中称其为“露甲”。不过,它真正受到人们的珍爱与栽培,是在宋代。宋、元、明、清的诗人,咏瑞香花的篇什不少。明人陈淳的这首《题瑞香花》五言绝句,寥寥几笔,便勾勒出它的姿容秀逸与芳香袭人。

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作者把瑞香的芬芳,比作麝香。麝,是一种蹄小耳大的鹿科动物,雄麝脐与生殖孔之间有麝香腺,分泌的麝香可作名贵的香料与药材,故麝又名“香獐”。作者把瑞香的花蕊,比作仙鹤的顶冠,以此来衬托瑞香花的风姿飘逸。诗的后两句,是写春风荡漾之际,瑞香花香气袭人,令人闻而陶醉。宋代诗人,咏瑞香之作颇多,如范成大赞它:“花气醉人秾胜酒,”朱淑真爱它:“弹压芳菲入醉乡!”王十朋称它:“江南一梦后,天下仰春芬。”这都和陈淳“薰人醉不醒”的见解是相同的。

据《群芳谱》载:瑞香花有黄、紫、白、粉红等色及二色花、梅子花、串子花之分,其中“惟挛枝花紫者,香更烈”故瑞香别名又称“蓬莱紫”。历代咏瑞香花的诗篇,几乎都爱紫瑞香,苏轼诗:“幽香结浅紫”;陈造诗:“紫囊拆兰麝”;范成大诗:“紫紫青青云锦被”;朱淑真诗:“玲珑巧蹙紫罗裳”;周必大诗:“粉面固宜垂紫袖”:以及杨万里的“紫蓓蕾中香满襟”。这些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紫瑞香的色香体态。而它在《花经》中得到的品评是:“紫风流一品九命”。

因瑞香盛开于“万粉丛芳破雪残,曲房深院闭春寒”的时光,因此它被誉为“一株当三春”(叶适《新移瑞香……》),“腊后春前别一般”。(张孝祥词)。在古代,不少好花者为了观赏瑞香初绽的风韵,乐于作冒寒踏雪之行。往往有某一位诗人作了咏瑞香的篇章,就引出不少和韵之作,苏东坡、周必大、陈宪章等诗人都为瑞香花写过次韵酬唱的诗篇。可见瑞香在古代已被人们视为花中之珍品了。

瑞香花名的由来,源于宋代。据《清异录》载:“庐山瑞香花,始缘一比丘昼寝磐石上,梦中闻花香酷烈,及觉求得之,因名睡香。四方奇之,谓为花中祥瑞,遂名瑞香。”原来瑞香的名字,还有吉祥之意。《灌园史》作了旁证:“花名露甲,至有庐山一事,始易今名耳。”

瑞香花虽是早春之花,但其性畏寒怕热,“冬月须收暖室,或窖内,夏月置之阴处,勿见日”。今人育瑞香,已积累了不少经验,除给它保暖,还要多施肥料,不然翌春是不会开花的。但浇肥又不能太猛,据《浇灌》一书所载:“瑞香恶太湿”,“最忌人粪,犯之辄死。”“须河水多浇之,以解其咸。”可见育瑞香是大有学问的。瑞香在今天不仅是助人雅兴的品花,还是名贵的药材与工业用料。其花、叶、根皆能入药,消肿止痛,颇有功效。其枝干皮纤维是制造高级文化用纸的原料。至于在岭南一带,人们还有食用瑞香的风俗,其味甜美芳甘,十分爽口。

《题瑞香花》诗作者陈淳,是明代文学家。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两个陈淳,一个是宋代人陈淳,字安卿 号北溪,与朱熹同时,其人博学多才,朱熹赞叹他:“无书不读,无物不格。”又对人说:“南来吾道得一陈淳。”陈淳著有《北溪大全集》五十卷,但此书在文坛没有多大影响。他另著《语孟大学中庸口义》,其见解与朱熹相差无几,同是禁锢人们头脑的理学思想。后一位陈淳,是明宪宗年间的文学家,江南苏州人,与大画家文征明是书画知己,他性格开朗,辞官浪迹江湖,约卒于花甲之年。

“莫愁冷艳无人爱”。人特别点出了瑞香花的冷艳,是更为可爱之处,同时也肯定了瑞香花在早春花坛的独特地位。一直到桃花盛开的季节,瑞香才把迎来的春光留给群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