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花·种花》咏山丹花诗鉴赏
苏辙
筑室力已尽,种花功尚疏。
山丹得春雨,艳色照庭除。
末品何曾数,群芳自不如。
今秋接千叶,试取洛人余。
苏辙这首咏山丹花诗是他种植山丹花之时所作。首句“筑室力已尽,种花功尚疏。”写他修建花圃、花房之类劳作已经用尽其力,即颇费心力之意,而室已似乎建成,下一步就该广植花木了。此时作者感到“种花功尚疏”,认识到这方面应该下下功夫了。那么,种些什么花呢?“山丹得春雨,艳色照庭除”。春雨后山丹花盛开,其艳丽的色彩令人注目,使院庭为之增辉。但有些遗憾的地方,即山丹花品第不高,“末品何曾数”它属山野之花,不入流,不上数。但从其花颜色看,“群芳自不如”。山丹花自有其动人之处。群芳也自有不及山丹花之处。但世俗之见、品级之严,似乎妨碍了山丹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所以作者在指出了山丹花属不上数的末品之后,紧接着又强调其实质,是群芳还不如。那么怎么办?是依品第而论,将山野之花山丹花排除于花圃之外,还是以其艳色之美而罗致于筑室之内呢?这也是对诗人的一个测试。诗人答曰:“今秋接千叶,试取洛人余。”待秋季时,要广植山丹,以便继洛阳人爱牡丹后,也要尽情地观赏一下山丹花。洛阳牡丹名闻天下,洛阳人赏牡丹已成习俗。诗人栽种山丹,大有以此同洛阳人赏爱的牡丹相抗衡之意。虽然口称“洛人余”,细细品味其内涵,还真有点不甘臣服的味道呢?当然、牡丹,花之冠的地位不能取代,但至少,将山丹花列为山野之花,不入品流,未免不太公平吧。南宋诗人刘克庄曾于山野民间见雨中山丹,欣赏喜爱之余,感慨“可惜书生无事力,千金移入画栏栽。”他想得太难了。苏辙喜爱之余,决定广种山丹,以实际行动打破了山丹不入品的偏见,是对山丹花的极高礼遇。这首种花诗,实际上是一首山丹花赞歌,它唱出了“群芳自不如”的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