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摆脱恐惧,才能真正成长

唯有摆脱恐惧,才能真正成长

01

你有过以下经历吗?

”时而被噩梦惊醒,害怕自己没有书念!

夜不能寐,担心以后找不到工作!

”如履薄冰,害怕被老板炒鱿鱼!

”抑或是做可怕的梦,害怕找错另一半!

”恐惧独立、害怕成长,担心一个人面对未来不设限的种种可能!

以上种种,均是一种恐惧的写照。《卡耐基》一书中提到,恐惧大都是因为无知与不确定感而产生。

毕业多年,却经常半夜被噩梦惊醒,梦到自己又身处高考考场,拿着做不完的试卷和立体几何题目;看着交卷的时间逼近,却还剩了大半篇没写完的卷子;在离交卷五分钟前,发现自己漏题了,机读卡还没填……

这样的梦变换着方式朝我袭来,情节不一,总之都是我要考不上大学了,我要没有书读了,从未间断,从18岁那年一直梦到现在,已经工作好几年了。

虽然现在谈这个梦,更多是当成跟同事间茶余饭后的笑料,用来调侃自己多么可笑无知。但在当时,它却像是我生命的第一要义一样,横在我的生活中,让我无处可逃。因为害怕高考失利,没有书念,所以我的所有注意力和关注点都在这件事上。

导致了分数一降低或者一遇到题目不会做,我就会想,你连这个都不会,完了,考不上大学了。而这种对于结果的恐惧,只会不断破坏和杀伤你的抵抗能力,无力感是会腐蚀人的,一旦觉得自己做不成什么事情后,做其他事情也都是瞻前顾后,没有魄力的。


太害怕没有书读,容易变得患得患失、敏感脆弱、不好相处。每次公布考试名次,如果自己考好了,就扬扬得意地认为世界都在为自己庆祝;如果考差了,就觉得所有人都在暗地里取笑自己,于是恨不得马上逃离嘈杂的教室,躲到家里,不面对一切目光。

所以在高三的那一年,我几乎不上晚自习,因为我害怕听到大家的声音,害怕面对自己的失利。

我一直没有意识到,因为对结果的恐惧,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选择为自己找捷径。我动过无数的歪脑筋,想怎么做可以不通过高考,就能够进入一所心仪的大学读书。

我甚至打算走艺术路线,用一门艺术技能外加文化课成绩,来敲开大学之门。但那时候,因为长年专注于文化课学习,我并没有这样一个可以被挖掘的技能作为第二特长,为考试找捷径。

一边带着对结果的惶惑,一边动着歪脑筋想逃避恐惧。我患得患失,诚惶诚恐地参加完人生的第一次高考,果然,失败了,败得一塌糊涂。

02

在中学学习历史时,有一章是讲拿破仑的,有个观点我一直很认同,“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性。”

比如你几年前在面对某个人、某类事情时会手足无措,那么几年后,你很可能还会以一种无法预期的方式,绕回到这件事情上再次面临相同的手足无措。

我最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我不得不再一次坐回到吵嚷的教室,再一次打开翻过无数遍的教科书,再一次和几十万人竞争,再一次面对惴惴不安和患得患失。

如果一个人对一种结果的抗拒、逃避和未知叫作害怕,那么对这个结果再次出现的心境,就该叫作绝望了吧。

第二年的高三生涯,噩梦更多了。我担心自己再次考试失败,还得继续复读。事实上,当时同班同学中,真的不乏补习了两年,参加了三次高考的人。一想到自己的青春和美好时光,就要在这个节骨眼被消耗殆尽,那一刻特别希望自己压根就没来过。

对自己有一定期许和要求的人会明白这种感觉。你对未来是有计划的,虽然讲不出来,但是你隐约可以感觉到,自己未来一定可以成为什么,拥有什么,代表什么。而此时此刻这道门槛,却把你和该成为、该拥有、该代表的东西一分为二,而你还一点力都使不出来,没办法左右自己的命运,是一件极其令人沮丧的事情。

连续失眠了几个月,我的成绩并没有好转,我的状况也没得到改善。我每天都在担心,担心没有书读,没有大学念,迈不过这个坎。直到有一天我想不动了,困倦疲乏使我再无心干涉了。

你过分关注和干涉一件事情,自然会患得患失,而人一旦患得患失,就会产生恐惧,恐惧源自于对未来的无知和无法掌控,但恐惧本身并不会让事情好转,只会让这件事情停滞变味,所以放宽心,忘掉结果,自然就会做好事情并且快乐起来。

可能因为想通了,加之实在没有力气去恐惧,所以我选择了不管不顾,抛弃恐惧,只看眼下的事情,于是就这么对恐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参加完了高考,最后出成绩了,还不错。

我原本以为恐惧求学这件事情,就这么告一段落了。我寒窗苦读,终于有机会去到我期盼已久的大城市读书、生活。但现实又一次跟我开起了玩笑。

我一心想报北京的学校,但北京地区的高校分数普遍偏高。而我的分数却在一个可上可下的范围,回溯前几年的录取线,我都是无法被录取的。那我到底该不该报呢?是争取一下在北京上学的机会,还是为了保全名牌学校,去别的城市读书?如果两个都没录取,那我是不是又没有重点大学读了,还得重来第三次高考?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填报的志愿被录取的概率真的很小。首先这个专业只招1个人,而我选择了不服从调剂,并且同等高校没有写第二志愿。

我给自己下了一步险棋。因为真的无法从其他可选项中挑选出合适的来,我不得赌一把。这一次的恐惧是可预知的,你知道概率有多小,风险有多大,如果这个概率和风险恰好相遇,就不得不从头来过。

但事情总是这样,每个人在这一生中的某个时刻,都不得不被迫去面对一些决断和取舍,风险和恐惧。而且这些是其他人无法替你做的,就像没人能够替你奋斗一样。而一个人真的成长起来的时候,也即是他第一次按照自己的意志做了判断和选择,并且可以自信满满地给任何结果埋单。

在填志愿的时候,我想清楚了一件事。一定要沿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和渴望的方向走,愿望有多强烈,就该对自己有多狠,所以我没给自己留一点后路,大不了重新再来过。至少,我准备好了。在我做出不二选择的时候,就早已经把恐惧甩到脑后,自然就从这个过程中,真正的成长了起来。

03

人这一生中,有很多事情是“不以意志为转移”的,比如你的基因、经历、你恰好碰到的人、你的出身、你的时运。但是诸如勇气、对抗恐惧的心智,却是可以后天培养的。

罗素说,他生活的三大动力是对知识的追求、对爱的渴望、对苦难的怜悯。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这三者都是对未知维度的体会,有些人对于未知心生出敬畏和渴望,有些人却心生恐惧。

关于对未知的恐惧,是每颗年轻的心都要经历的过程,青春就是慌张和犯傻嘛。恐惧可以滋生出无数自我设限和自我否定,却单单不会让你变成想要的样子,想办法走到恐惧的对立面,用更勇敢的方式去生活吧。

摆脱恐惧,需要做到两个“自我”:

(1)自我接纳:

全然接纳自己,包括你的不完美,比如,懦弱、渺小、嫉妒心、贪心、羞耻感、罪恶感等。接纳你自己,就是全新做你自己,认可你自己,用新的视野看待和认识自己,也能够获得别人的认可和接纳。

埃克哈特·托利在《当下的力量》中提到,任何被你完全接受的事情将会把你带进宁静状态。这就是臣服的奇迹。

(2)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做最好的自己,实现自我目标和与生俱来的价值。罗杰斯说,美好的生活是自我实现的生活。

而“自我实现的人有一种惊人的能力,他们能够带着敬畏、愉悦、惊奇乃至心醉神迷的狂喜,神清气爽、天真烂漫地一次又一次地欣赏生活的原初的善,尽管这些体验对别的人来说可能是陈旧乏味的东西。”

这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的,第五个自我实现理论相同。

其实,大部分对未知的恐惧,譬如你的积累、你的底蕴,还有你的知识,都是可以自给自足的,可以自我耕耘的。

为自己的心智招兵买马,切莫气馁,务必自信,摆脱恐惧,大胆地走到恐惧的对立面,用更勇敢的方式去生活,把一个人活得像一支队伍。

就如王小波在《我在荒岛上迎接黎明》中说过的,我希望自己也是一颗星星:如果我会发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么美好,那么一切恐惧就可以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