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游历三十年著书

徐霞客游历三十年著书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明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探险家、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厦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徐霞客出生在江苏江阴一个有名的富庶之家。祖上都是读书人,称得上是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喜欢到处游览欣赏山水景观,徐霞客幼年受父亲影响,喜爱读历史、地理和探险、游记之类的书籍。他从小就立志要遍游名山大川。

徐霞客的祖上修筑了一座万卷楼来藏书,这给徐霞客博览群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他读书非常认真,家里的藏书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他还到处搜集没有见到过的书籍。他只要看到好书,即使没带钱,也要脱掉身上的衣服去换书。

十九岁那年,他的父亲去世了。他很想外出去寻访名山大川,但是因有老母在堂,所以没有出游。母亲鼓励他说:“你出外游历去吧!到天地间去舒展胸怀,广增见识。不要因为我在,就留在家园,无所作为。”徐霞客听了这番话,非常激动,决心去远游。临行前,他头戴母亲为他做的远游冠,肩挑简单的行李,随后离开了家乡。

就这样,在母亲的支持下,年轻的徐霞客开始考察了。这一年,他才二十二岁,从此,直到五十六岁逝世,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旅行考察中度过的。

那时候,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他到什么地方考察,全靠步行。他的旅途,四处充满千难万险。

有一次,一场暴风雨刚过,山上泥石松弛,当他攀登时,脚下一滑,连人带石滚进了汹涌的洪水中。他被洪水一直冲到大河里,经过奋力挣扎,好不容易抓住了岸边的乱草,这才死里逃生。又有一次,他走到一处十分陡峭的山崖边,前边没有路了,只好冒着生命危险,连滚带爬地溜到山脚下。

还有一次,徐霞客去黄山考察,途中遇到齐腰深的大雪,登山的路几乎看不到了。但顽强的徐霞客拄了一根铁杖探路,上到半山腰,山势越来越陡,路上结成坚冰,又陡又滑,脚踩上去就滑下来。徐霞客就用铁杖在冰上凿坑,脚踩着坑一步一步地缓慢攀登,终于爬了上去。山上的僧人看到他都十分惊奇,因为他们被大雪困在山上已经好几个月了。

野外考察十分辛苦,徐霞客却不顾疲倦,坚持每天晚上记录当天考察的情况,几十年如一日,从来没有间断过。有时候,白天走了100多里路,晚上很累了,他也要详详细细地记下当天的见闻,否则不肯休息。他有时在荒野中过夜,就在燃烧的枯草、干柴边,坚持写游记。他写下的游记有二百四十多万字,可惜大多失散了,留下来的经过后人整理成书,就是著名的《徐霞客游记》,这部书四十多万字,是把科学和文学融合在一起的一大“奇书”。

妙语点睛

徐霞客在完全没有政府资助的情况下,先后游历了全中国十六个省。东到浙江的普陀山,西到云南的腾冲,南到广西南宁一带,北至河北蓟县的盘山,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他没有任何仪器,全凭目测步量,但他的考察大都十分科学。如对桂林七星岩十五个洞口的记载,同今天我们的地理研究人员的实地勘测结果大体相符。徐霞客去世后的一百多年,欧洲人才开始考察石灰岩地貌,徐霞客称得上是世界最早的考察石灰岩地貌学者。徐霞客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在科学事业上奋勇攀登的精神,是值得后人永远学习的。

警世良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