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让我做——不要干涉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

为什么不让我做

——不要干涉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并不是毫无根据的。以学习为例,如果你对一件事毫无兴趣,那么,即使花再多的时间,也是徒劳,也难以记住那些知识点。要想建筑成功的大厦,就必须有先天的或经后天培养而成的兴趣基础。有了兴趣,才有可能培养和形成敏锐的感觉与反映,累积可供运用和发挥的技术与技巧。有了兴趣,才有无穷的动力使你在某个领域当中越钻越深。有了兴趣,才有勤奋,有了勤奋,才成就了辉煌和成功。同样,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中,也要考虑孩子的兴趣,孩子不想做的,不要强加,孩子想做的,也别阻挠。

“莉莉8岁的时候,我给她做了一块小黑板,从此她每天都教邻居家4岁和5岁的两个小男孩识字。现在她是一所中学的教师。学生们都很喜欢她。”

“很多年前,我给女儿娜娜买了一个漂亮的芭比娃娃,接下来的日子我发现女儿经常给娃娃做新衣服,她做的衣服剪裁还不够细致,针脚也不够整齐,可是非常有创意,她也很善于搭配色彩和花纹,现在她正在读服装设计专业。”

“一天晚上,我在厨房做晚饭,听到客厅传来并不是很好听的歌声,我走进客厅,看到我10岁的女儿在随着伴奏的音乐唱歌,我马上对她说:‘宝贝,你唱得简直太棒了!’现在她已经出了自己的专辑,我是她忠实的歌迷。”

这里,我们可以发现,每个孩子都是一粒亟待发芽抽枝、开花结果的种子,也许她是玫瑰花种,将来会绽放绚烂的玫瑰;也许他是一株小草,将来会焕发出绿色的、倔强的生机……然而有一点不容置疑:孩子天赋的发挥离不开父母对其兴趣爱好的支持和鼓励。

然而,我们却发现,现实生活中,一些父母认为,成绩好才是王道,于是,他们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引导和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上。而事实上,正是因为父母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忽略,才导致孩子关上了与父母沟通的心门。

另外,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来看,真正能在社会上获得很好发展机会的人才,都是具备很好的创新能力的人和全面发展的人,因此,父母不要为了追求短期的效应,让孩子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学习上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尊重孩子的兴趣,让孩子玩得自主,孩子也才会快乐地学习和成长,才是防止孩子在未来出现短板的最好的教育方法。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做到:

1.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多给孩子选择的权利,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出发,否则可能会事与愿违,严重的还会导致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对生活和学习造成消极影响。缺乏尊重的家庭环境中,孩子没有自己的意识,丧失独立自主的能力,将来走上社会,也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作为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在了解孩子的兴趣的基础上,和孩子商量,尽量让孩子自己拿主意。这样孩子会感激你的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才会更有积极性。

2.不要什么都替孩子想好

父母总把孩子放在自己的掌心,而他却渴望一片自己的天空。这种“独裁”只会把你的孩子从你身边拉走。中国的家长们太喜欢包办代替,操心受累之余还总爱不无委屈地说一句:“我什么都替他想到了,能做的我都做了,我容易吗?”可是对于这一“替”,孩子不但不领情,反而加剧了他们的逆反心理,尤其是年纪稍大点的儿童,他们更愿意固守自己的意志而拒绝家长的好心安排。

3.要听取孩子的意见

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童年时期的孩子更是如此,他们更希望从家长那里得到认同,家长不要一味地为孩子做决定,而应该,认真耐心听取孩子的意见。

一个人,如果不能在诸多方面得到发展,在哪一项上存在严重漏洞,都会影响他的人生前途。因此,作为父母,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只看重孩子的成绩,而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并支持和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不但有利于增进亲子间的关系,也能让孩子得到全方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