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讲过一句话,他说:“阳光、空气、水和运动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在于坚持。”重要的是,要把运动当作生活的一部分,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
罗伯特·安德罗·米利肯是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他毕生努力奋斗,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小时候,米利肯家很穷。他有兄弟姐妹六人,他排行第二。他的父亲是公理会的传教士,收入有限,加上孩子多,家境相当拮据。可父亲常常对孩子们说: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志气。这句话深深扎根在小米利肯的心中。
父亲还指导米利肯进行体育锻炼,游泳、打球、骑马,他都很喜爱。因此,他的身体很强壮,精力十分旺盛,这为他以后长期从事繁重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
现实生活中,有些妈妈可能也会为孩子制定锻炼计划,譬如每周和孩子跑步。这本是件好事,但有许多妈妈只是制订计划,却没能坚持执行计划。
锻炼身体要想取得效果,就必须坚持。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逐步建立起来。选择运动方式是因人而异的,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不同生活环境和不同身体素质的人运动方式也不尽相同。常见的有氧运动有慢步行走、慢跑、走跑交替、上下楼梯、骑车、游泳。
很多妈妈都想帮助孩子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但是她们都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担心孩子太累。其实,我们大可不必有这种担心。我们应当帮助孩子制订一个锻炼身体的计划,我们要想让孩子养成习惯,就必须要坚持。我们不妨带着孩子一起来做一个为期30天的自我挑战,每天都坚持锻炼,根据“22天就养成习惯”的法则,30天后,你将会发现锻炼身体已经成为孩子的习惯了。
在让孩子锻炼身体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一旦确定了锻炼时间,就尽可能不要改变。否则,你很可能会一次又一次找借口,然后计划就被无限期延迟。
第二,开始锻炼时运动量不要过大。最开始时每天锻炼20分钟,并且不要做强度太大的运动。甚至开始时你只需锻炼10-15分钟。关键在于迈出第一步,让你的身体逐渐适应,然后慢慢养成习惯。一旦身体开始适应了日常锻炼,可以慢慢地加大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第三,锻炼的过程应该是快乐的。应该总是把焦点放在锻炼的乐趣上。比如教孩子一边慢跑一边欣赏路边的风景,呼吸早晨清新的空气,欣赏日出时美丽的天空……
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阻力越小,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试着想一想,大清早睡得迷迷糊糊的,想到锻炼之前还有一堆运动装备要整理,很可能一郁闷就继续睡下了……但是如果之前就把运动服、运动鞋、手表、MP3等等已经准备好,也许事情会更顺利一些。
第四,单一的运动项目可能会让孩子觉得枯燥,那你不妨带孩子尝试更多的运动,比如游泳、爬山、骑自行车,而不单单只是每天跑步。
作为带头人,妈妈在帮助孩子培养习惯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如果你想要孩子能够养成这种习惯,就不能轻易放弃。在长期的锻炼过程中,坚持是关键中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