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像弹簧

5 压力像弹簧

被压力压垮的人不计其数,真的是压力太大吗?其实不然,是压力带来的恐惧让人难以承受。适当的压力可以成为一个人前进的动力,可如果压力过大,人就会感到焦虑与恐惧。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生活中的焦虑与恐惧多半来自于各种层面的压力。

一位教授举起一杯水问所有学生:“你们知道这杯水有多重吗?”

学生们争相恐后地给出答案,有人说20克,有人说50克,还有人说100克、500克。

教授笑了笑说:“你们可以自己试一试,一开始举起杯子时并不会觉得这杯水有多重,但时间一长就会感觉越来越重了。想想看,如果你只举起一分钟,那么,即使杯子重500克也没有关系。可如果你举着它1个小时,即使是20克的杯子也会让你的手臂酸痛。如果举着它一天,只怕我就要给你们叫救护车了。同一个杯子,举起的时间越长,它就会变得越重。所以,如果我们总是将压力扛在肩上,不知道放下,那么压力就会像这只被举着的水杯。面对压力,我们要懂得举起然后放下,时不时休息一下,下一次才能继续举起它。”

适当的休息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再小的事情也将变成巨大的压力,将人压垮,难以找回当初的动力。

学生有学生的压力,上班族有上班族的压力,不少白领在假期过后会患上“周一恐惧与焦虑症”,正是源于工作压力过大。

小真大学毕业后,成功地找到了一份在广告公司做策划的工作。她很有拼劲,做事雷厉风行,很快就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几个月之后大家都说,只要她继续努力,肯定能很快转正。

几个月后终于转正了,小真却感到工作有些吃力了。刚来时大家用新人的要求对待她,所以较为宽容,她只是觉得累,并不觉得压力有多大,但如今,上司和同事都希望她能做出好的策划方案来,严要求狠批评,她感受到的就再也不是夸赞,而是肩膀上沉重的压力了。

工作一年后,小真的不少同学因为参加工作时间早,纷纷开始升职加薪,有的还结婚生孩子了,这给小真造成了更大的压力。而她整天忙于工作,勤勤恳恳做策划却还总是拿不出好的方案,这令她越发焦虑。渐渐地,她有了逃避工作的倾向,每天上班就盯着手表等下班,每次周末就玩得昏天黑地。一到周一,她的心情就非常烦躁,迟迟不肯出门坐地铁,在地铁上还心慌气短。勉强到了公司,她也打不起精神,有时候肚子痛,有时候连饭也吃不下,这都是压力过大造成的。

那么,如何才能缓解工作压力,让人保持活力呢?

首先,做好工作规划。这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宏观的职业规划,一个是具体的短期工作规划。职业规划能让我们明白积累经验的重要性,不盲目、不冒进,能够有耐心地等待晋升或跳槽的机会;具体的短期工作规划能帮助我们明确每天的工作要点,不至于焦虑。

每次周末放假之前,可以花上十几分钟,做一个简单的下周工作安排表,尤其是对周一的工作制订详细的计划,但需要注意的是,别将这一天的工作安排得太满。有了计划和心理准备,周一工作时你就不会焦虑了。

其次,周末不要太放纵自己,要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周末玩通宵,第二天睡到自然醒,周一时自然很难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我们可以在周末时去健身、爬山、与朋友聚餐,但切忌日夜颠倒,只要保持身体健康,那么,不管假期有多长,再上班时也不会感觉到太大的压力。

第三,工作日要保证睡眠充足,并挤出时间来做放松活动。即使工作再忙,也一定要学会自我放松,每天在开始工作前先舒适地坐在椅子上,进行数十次的深呼吸,抬高脚尖然后放松,让全身都松弛下来。中午时可以按按颈部和头部,捏捏大腿,或者下楼散会儿步,都能起到减缓压力的作用。

启示

压力是相对的,没有压力就没有了动力。有了压力,人才知道自己是落后的,会因为害怕落后而尽力缩短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没有压力,长期安于现状,人就容易变得庸碌无能,一旦遭受打击就可能再也站不起来了。

有压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如何面对它。

当我们感觉到有压力时,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压力从何而来,才有可能找到化解压力的办法,让它怎么来怎么去。同时,要学会处理压力带来的负面情绪,当压力过大时,如果产生了对抗情绪,应当学会忽略来自四面八方的指责,做好该做的,想想你的工作目标和人生理想。

此外,在平时要多培养些兴趣爱好,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劳逸结合,你会发现生活仍然是快乐而轻松的,如此一来,当你继续工作或学习时就又能提起干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