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时候,挫折教育都必不可少

任何时候,挫折教育都必不可少

人生中,困难和危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一个勇于迎战困难的孩子,才有战胜困难、夺取成功的希望;而那些蜷缩在温室中、保护伞下的孩子注定是要在困难面前崩溃不能成功的。这告诉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尽早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的确,困难和挫折是一所最好的学校。在这所学校里,孩子能历经磨炼,“艰难困苦,玉汝以成”。没有尝过饥与渴的滋味,就永远体会不到食物和水的甜美,不懂得生活到底是什么滋味;没有经历过困难和挫折,就品味不到成功的喜悦;没有经历过苦难,就永远感受不到什么叫幸福。尽管每位父母都不想让孩子去经历苦难,希望他们的人生路上充满笑脸和鲜花,但生活是无情的,每个人的人生路上都会有各种各样的苦难,畏惧苦难的人将永远不会有幸福。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无论你对孩子的期望有多大,希望孩子将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现下我们都应该帮助孩子学会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而不应该一味地宠溺孩子,不让孩子经受一点风浪。这看似是爱孩子,实际上是害孩子,只能让他们长大后陷于平庸和无能。而同样,家长还要考虑到孩子有一定的依赖性,对孩子放手固然正确,但要适度。孩子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有限,孩子在受挫时,必要时候家长要告诉孩子:跌倒了,自己爬起来。这就给了孩子一种能力的肯定,此时的挫折教育才是有意义的。

印度前总理甘地夫人,不仅是一位非常杰出的政治领袖,更是一位好母亲、好老师。在她教育儿子拉吉夫的过程中,曾有这样一次经历:

在拉吉夫12岁的时候,他生了一场大病,医生建议他做手术。手术前,医生和甘地夫人商量术前的一些事,医生认为可以通过说一些安慰的话来让拉吉夫轻松面对手术,比如,可以告诉拉吉夫“手术并不痛苦,也不用害怕”等。然而,甘地夫人却认为,拉吉夫已经12岁了,应该学会独立面对了。于是,当拉吉夫被推进手术室前,她告诉拉吉夫:“可爱的小拉吉夫,手术后你有几天会相当痛苦,这种痛苦是谁也不能代替的,哭泣或喊叫都不能减轻痛苦,可能还会引起头痛。但是,你必须勇敢地承受它。”

手术后,拉吉夫没有哭,也没有叫苦,他勇敢地忍受了这一切。

关于孩子的教育,甘地夫人有自己的心得。她认为,生活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有阳光就有阴霾,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快乐,也就会有坎坷。

而一个个性健全的孩子就是要接受生活赐予的种种,这样,才能从容不迫地应对未来生活的各种变化。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甘地夫人法则”。

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很多孩子都生活在蜜罐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他们是整个家庭的“中心”,父母过度的“保护”,让孩子既缺乏承受挫折的机会,更没有承受挫折的思想准备。所以当挫折摆在面前的时候,这些孩子就会表现出懦弱、悲观、处处想逃避它的想法。但是生活并非一帆风顺,是处处藏着逆境的,对于孩子来说也无法避免。因此,应放开手让孩子独立面对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其自己解决,孩子几经如此“折磨”,将来就不会像温室里的豆芽那样,一碰就断。这就告诉父母,挫折教育必不可少。

我们父母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很有必要,为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父母的心态会影响到孩子的心态

作为父母,我们也是孩子的老师。父母如何对待人生的挫折,首先是对父母人生态度的一个考验,其次是对孩子给予何种影响。

如果我们在挫折面前积极乐观,把挫折看成一个人生的新契机,那么孩子在我们家长的影响下,也会直面人生的各种挫折,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各种挑战。反过来,如果我们在挫折面前消极悲观,回避现实,那么只能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更不利于教育孩子正视挫折。

2.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经历挫折,而不是包办孩子的一切

人生之路,谁都不会事事顺心,有掌声也有挫折,有阳光明媚,也有风雨交加。且往往挫折坎坷比平坦之路更多。我们的孩子还小,将来还要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所以,我们要从小让孩子学着面对逆境和挫折,绝不能替孩子包办一切,让其失去锻炼机会。

3.鼓励孩子勇敢面对

孩子在任何时候,都需要父母的支持。挫折发生时,鼓励孩子冷静分析,沉着应对,找到解决挫折的有效办法。平常和孩子一起探索战胜挫折、克服消极心理的有效方法,帮助孩子进行自我排解、自我疏导,从而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增添战胜挫折的勇气。

在父母鼓励下战胜挫折的孩子,定能学会抵抗挫折,他们就会成为一个在人生路上不断前行的勇者。

总之,作为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人生路上,免不了挫折。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在未来社会独当一面,能成为一个敢于面对逆境和挫折的人,就要让孩子从现在开始就从容面对,而不是无奈逃避。

只有让孩子明白挫折是生活的一部分,学会正确地看待挫折,孩子才能更快地成长、成熟,将来才会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