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的人知道善诗他人

舍得的人知道善诗他人

当我们把鲜花送给别人时,首先闻到花香的是我们自己;当我们抓起泥团想抛向别人时,弄脏手的是我们自己。善待他人就是心存好意、身行好事,遇干戈化玉帛。

有一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说明了不会善待他人的人的处世态度,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有两位武士走入森林里,看到一棵树下有一块盾牌。第一位武士看到盾牌是金色的,而第二位武士看到的却是银色的。

“这是金盾牌!”

“这是银盾牌!”

两人各执一词为此争吵不休,后来拔出剑来准备一决胜负。他们杀得天昏地暗,整整厮杀了几天都分不出胜负,当两人累得坐在地上喘息时才发现,盾牌的正面是金色的,反面是银色的,原来这是个双面盾牌。

可见,他们不懂得善待对方,为了无谓的是非曲直浪费了精力。

坚持己见,不懂得善待他人的人没有平和之心。世事万物都不是绝对的,一切的是非曲直远没有善待他人重要,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先生说,“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如果在白纸与黑点面前,只注意黑点而忽略了整张白纸,那么,你的眼中就是一个黑色的世界。”

善待他人的人首先自己的内心是澄澈和光明磊落的,这样在被他人误解的时候才能坦然一笑,受委屈的时候才能颔首不语,即使吃了亏也会对人充满善意。因为,他们的心里容得下别人,受得了委屈,他们懂得幸福的真谛,他们懂得如何善待他人。

人与人相知,靠的是诚意;人与人相处,靠的是信任;人与人相交,靠的是真心。与人相处,要欣赏他人的优点,尽量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想问题,对他人行善意,不斤斤计较,只有这样,才会拥有融洽的人际关系。而善待他人,不仅会减少人与人之间火药味,不会出现硝烟弥漫的战局,同时会丰富自己的知识、见解,在自己困难时得到他人伸出的援手。

好关系总是与善待他人的人相伴,温和谦逊总是与高尚的人相伴。善待他人的人以“利他”为首任,有着博爱的同情心。善待他人,像一缕真情的清风,像一份美好的礼物,像一座理解的桥梁,更像人世间怒放的鲜花。

以前有一位非常富有的商人,在他年事已高时,便决定把家产分给3个儿子,但在分财产之前,他要3个儿子去游历天下。临行前,富商告诉孩子们:“你们一年后回到这里,告诉我你们在这一年内,所做过的最高尚的事。我的财产只有做到最高尚事情的那个孩子,才能得到。”

一年过去后,3个儿子回到父亲跟前,报告这一年来的所获。

老大说:“在我游历期间,曾遇到一个陌生人,他十分信任我。将一袋金币交给我保管。后来他不幸过世,我将金币原封不动地交还给他的家人。”父亲说:“你做得很好,但诚实是你应有的品德,称不上是高尚的事情!”

老二接着说:“我旅行到一个贫穷的村落,见到一个衣衫破旧的小乞丐不幸掉进河里,我立即跳下马,奋不顾身地跳进河里救起那个小乞丐。”父亲说:“你做得很好,但救人是你应尽的责任,还称不上是高尚的事情!”

老三迟疑地说:“我有一个仇人,他千方百计地陷害我,有好几次,我差点死在他的手中。在我旅行途中,有一个夜晚,我独自骑马走在悬崖边,发现我的仇人正睡在崖边的一棵树旁,我只要轻轻一脚,就能把他踢下悬崖。但我没这么做,我叫醒他,让他继续赶路。这实在不算做了什么大事……”父亲说:“孩子,能帮助自己的仇人,是高尚而且神圣的事,你办到了,来,我把所有的产业都给你。”

懂得善待他人的人是高尚的,因为,善良是一种美德,善待他人需要胸怀;善待他人会无私地帮助他人、团结他人,懂得借鉴他人的智慧、学习他人的长处;善待他人,会以真诚和爱心回馈社会,回应他人。所以说善待他人的人不只是让别人温暖,也让自己幸福。

不是总盯着别人的缺点,不是总以为世界与你为敌,善待他人会让你觉得世界温暖如春,生命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当一个人很自然地去善待别人时,每一天都会过得很舒心。

有人向一位智者请教:“受人伤害了该怎么办?”

“原谅伤害你的人。”智者说。

“这样,未免太便宜他了!”这人说。

智者反问:“你真的相信,自己气得越久,对他的折磨就越厉害?”

“至少我不会让他好过。”这人又说。

“假如你抛给对方一袋垃圾,虽然给他了,但是你一样闻到了垃圾的臭味。”智者说,“紧握着愤怒不放,就像是自己扛着臭垃圾,这不是很可笑吗?以怨报怨,怨永远存在,以恨对恨,恨永远存在。而以宽容对怨,怨自然消失;以宽容对恨,恨自然消失。因此,一个人想报复别人,最终受到伤害的必然是你自己,既然如此,何不更豁达一些,宽容一些呢?这样大家都是幸福的。”

善待他人要有宽容的心,要有把仇恨变成幸福的花的胸怀。

有人问过苏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你说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

苏格拉底毫不迟疑地说:“三尺!”

那人不以为然:“我们每个人都几尺高,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那不是戳破苍穹?”

苏格拉底笑着说:“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想长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

人要学会善待他人,必须先学会换角度看问题,因为如果你不懂得换角度看问题,你就会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大局,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如果你不懂得如何善待他人,总盯着他人的缺点,你就会成为人人都不好只有你好的人,如果长此以往,就算你取得了成功,你也感受不到幸福的存在。

魏国边境靠近楚国的地方有一个小县,一个叫宋就的大夫被派往这个小县去做县令。两国交界的地方住着两国的村民,村民们都喜欢种瓜。有一年春天,两国的村民又都种下了瓜种。不巧这年春天,天气比较干旱,由于缺水,瓜苗长得很慢。魏国的一些村民担心这样旱下去会影响收成,就组织一些人,每天晚上到地里挑水浇瓜。

连续浇了几天,魏国村民的瓜地里,瓜苗长势明显好起来,比楚国村民种的瓜苗要高不少。楚国的村民看到魏国村民种的瓜长得又快又好,非常嫉妒,有些人晚间便偷偷潜到魏国村民的瓜地里去踩瓜秧。

村民们气愤不己,跑到县令宋就那儿告状,嚷嚷也去踩楚人瓜地。

宋县令忙请村民们坐下,然后对他们说:“我看,你们最好不要去踩他们的瓜地。”

村民们气愤至极,哪里听得进去,纷纷嚷道:“难道我们怕他们不成,为什么让他们如此欺负我们?”

宋就摇摇头,耐心地说:“如果你们一定要去报复,最多解解心头之恨,可是,以后呢?他们也不会善罢甘休,如此下去,双方互相破坏,谁都不会得到一个瓜的收获,不如你们以大度的心态让他们知道他们做了不好的事,这样就能把仇恨的种子变成幸福的花朵。”

“那我们该怎么做?”村民们皱紧眉头问。

宋就说:“你们每天晚上去帮他们浇地,结果怎样,你们自己会看到。”

村民们按宋县令的意思去做,不久,楚国的村民发现魏国村民不但不记恨他们,反倒天天帮他们浇瓜,惭愧得无地自容。

这件事后来被楚国边境的县令知道了,便将此事上报楚王。楚王原本对魏国虎视眈眈,听了此事,深受触动,甚觉不安。于是,主动与魏国和好,并送去很多礼物,对魏国有如此好的官员和国民表示赞赏。

“心至善,情至诚,于人于己都是有利的。而事事与人争高下、较长短。一味地刚强、一味地强撑,只会与人结怨,伤害自己、伤害别人,与幸福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