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需要美德做基础
培根有句名言:“成功与美德是衡量人生事业的两把尺子,同时具备这两者的人,是幸福的。”某心理学家曾对500余人进行过测试,居前几位的优良品质是诚信、正直、坦率、忠诚等,而不良品质主要是不守信用、欺骗、奸诈等几种。
德行在一种更高的意义上说,比“知识就是力量”更为准确。没有好德行,就没有好行为,即使会产生一些影响力,但也极其小。
诚实、正直和仁慈,这些品质并非与每个人的生命息息相关,但它却是构成一个人品格的最重要方面。正如一位古人所说的:“即使缺衣少食,品格也先天地忠实于自己的德行。”具有好品德的人,一旦和坚定的目标融为一体,那么他的力量就可以惊天动地、势不可挡。
每个人都应该把拥有好品德作为自己追求人生的最高目标之一。无论你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和什么人在一起,都应诚实、正直,言行一致、坚守自己的信仰及价值观。因为,如果你品德有缺失,最终你将失去一切。这不是危言耸听,品德不好,不仅无法让别人相信你,不愿和你一起做事,同时对自己的发展也十分不利。林肯说得好:“正直并不是为了做该做的事而有的态度,正直是使人快速成功的有效方法。”
有一名推销员刚工作时按照经理的吩咐对顾客介绍产品的优点,但不久,他厌倦了这种工作方式。一天,当有顾客光临的时候,他在介绍产品的优点的同时,也开始介绍产品的缺点,顾客听完后,没说什么就走了。经理非常生气,决定解雇他。
正当推销员结清一切要走出门口的时候,原来的那位顾客又回来了,他身后还带了一些人,这些人都准备买他的东西——这些人是冲着推销员来的,因为他们认为这个推销员是个诚实的人。
一个人能在一段时间里欺骗一个人,但他不能在所有的时间里欺骗所有的人。小胜靠谋,大胜靠德。可见,诚实、正直几乎可以作为德行的根本。诚实、正直是人际交往中如金子一般的品质,诚实、正直的人对待朋友是坦率的,对待对手是真挚的,对待事情是公正的。古往今来,许多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无不体现了主人公“德”的光辉。
北魏的崔浩和中书侍郎高允两个人就遭遇过生死考验。作为史官,他们奉命撰写北魏的国史——《国书》。《国书》写好以后,就被镌刻在首都平城南郊十字路口的石碑上。崔浩和高允两人依据实录作史的精神,对北魏早期的历史多秉笔直书,有些史实在后人看来是很不堪的。很多鲜卑贵族看了国史之后,非常不满,就跟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进谗言,说史官真不好,不管好坏都写出来了,这不是影响贵族形象吗?
皇帝拓跋焘听后很是气愤,就下令逮捕了崔浩,接下来就要逮捕高允。偏偏太武帝的儿子,就是当时的太子拓跋晃,曾经跟高允念过书,他知道这件事情以后,想保护自己的老师,就把高允请到东宫住了一夜。
第二天早上,拓跋晃和高允一起进宫朝见。二人来到宫门前,太子对高允说:“我们进去见皇上,我自会引导你怎么做。一旦皇上问你什么话,你只管按照我的话去说。”高允问为何如此安排,太子也不回答,只说进去便知。太子应召先进去了,例行礼节后,便跟他父亲说:“高允做事一向小心谨慎,而且地位卑贱,《国书》中的一切都是崔浩写的,与高允无关,我请求您赦免高允的死罪。”拓跋焘听后召见高允,问:“《国书》果真都是崔浩一个人写的吗?”这个时候,高允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但他是这样回答的:“《太祖纪》由前著作郎邓渊撰写,《先帝纪》和《今纪》是我和崔浩两人共同撰写的。不过,崔浩兼职很多,他只不过领衔总裁而已,至于具体的著述工作,我写得要比崔浩多得多。”拓跋焘一听,大怒,说:“原来你写的比崔浩还多,你的罪行比崔浩还大,怎么可能让你活!”太子慌了,赶紧对他的父亲说:“您的盛怒把高允吓坏了,他只是一介小臣,现在说话都语无伦次了。我以前问过他这件事,都说是崔浩一人写的,真的与他无关。”
拓跋焘听罢转向高允问道:“真的像太子说的那样吗?”高允不慌不忙,回答说:“我的罪过确实非常大,应该灭族,但我不敢说虚妄的话来骗您。太子因为我长期给他讲书而哀怜我,想要救我一条命。其实,他没有问过我,我也没有对他说过这些话。我不敢瞎说。”显然,为了维护史实真相,高允连命都不要了。
太子很是担心,以为高允这次必死无疑了。不料,拓跋焘回过头却对太子说:“这就是正直啊!这在人情上很难做到,而高允却能做得到!马上就要死了,却不改变他说的话,这就是诚实。作为臣子,不欺骗皇帝,这就是忠贞。应该赦免他的罪过,要褒扬他。”于是,皇帝不但赦免了高允,还给了他很多奖赏。
高允宁死不说假话,为后来的史官树立了良好的榜样。高允的勇气从何而来?它来自于自己的好品德,以及对历史真相的执着守护忠诚不二。诚信,有时候是需要胆量的。面对生命的威胁,高允没有选择谎言来逃避责任,而是恪守诚信的原则。正是这种精神获得了太子的支持,也获得了皇帝的赦免。
今天的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活压力加大,交际活动增多,从某种意义上说,“诚信”是现代交际之本。只有把“诚信”作为现代交际的准则,才能不断提升人们的交际质量。
有一位面包师做的面包香甜可口,深受大家喜爱。面包师一直从他的邻居——一个农民那儿购买黄油。突然有一天,他觉得本应是3英磅重的黄油好像不够分量。于是,他开始定期称一称黄油,发现每回分量都不足。他非常生气,决定要好好地惩治一下邻居,就告到了法官那里。
“你没有天平吗?”法官问农民。
“有啊,法官先生。”农民回答道。
“砝码准吗?”
“用不着砝码,法官先生。”
“那你怎么称黄油呢?”
“这好办,”农民回答说,“在他买我黄油的日子里,我也在买他同样分量的面包,这些面包就是称黄油的砝码。如果砝码不准的话,我想不应该是我的错。”
于是,农民被判无罪,而面包师不但没有得到赔偿,反而因为缺斤短两遭到人们鄙视,生意日渐冷清。
“人无信不立”,人与人之间最初级的交流和沟通,是建立在“信”其所言的基础之上的。而信包含了正直、诚实等诸多美德。
当今社会有知识并不等于有文化,有智商并不等于有智慧,有文凭也并不一定代表有水平,有学历更不等同于有实力。我们评价一个人,主要是看他是否有素质、有修养、有美德。
曾经有这么一件事情:
中午的时候,广场上很热闹,很多人在玩耍,他们之中有放风筝的、溜旱冰的、照相的、旅游的,这时,有几个农民工朋友为了修建塔西边的公园,要赶去上班。在农民工朋友的后边有一家三口正在游玩,孩子踩着旱冰鞋,滑着滑着不小心撞到了前面的农民工。农民工没事,孩子却不小心摔倒了,好心的农民工吓坏了,赶紧去扶孩子。孩子微笑着对农民说:“谢谢你,我没事!”这时孩子的父亲却说话了:“放开你的脏手,谁要你扶了?”然后赶紧去问他的孩子:“没事吧?”并且对农民工生气地说:“今天算你走运!”
当时广场上很多人在看着,包括有一些外国人,外国人可能听不懂他们的对话,但从行为上却看出了一些端倪,直摇头。广场上另一边还有一位城里老人在给从农村来城里打工的小伙子说着自己做城里人的优越感,城里人的素质如何比农村人高,一副扬扬得意的表情。可是刚发生的情景,又怎么能证明人的修养高低是以物质生活的标准来衡量的呢?
俗话说:“人之成才,重在美德,素质形成,重在修养。”一个人要想成就事业,不怕没地位,就怕没美德。因为,美德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两个年纪差不多的年轻人,在大约同一个时间来到了同一家公司工作,他们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学历上的不同。A是专科生,B是本科生,他们的专业都是国际贸易。两人一起来到了同一个部门,开始的时候工资待遇上明显不同,专科生比本科生在底薪上就少了1000块钱。这是公司早就定好的规定,先根据学历发工资,实习期过后会根据个人的表现确定二人最后的工资。
转眼间三个月的实习期就过去了。A虽然是专科毕业,但是他的素质和修养赢得了大家的好感,不管是为人处世还是工作业绩上都非常出色。比如,他看到地上有一张废纸就会不声不响地捡起来放到垃圾箱里面去;抽烟是男人们的一大癖好,单位很多人抽完烟喜欢乱扔烟头,但是A却是每次都会把烟头掐灭,然后送到烟灰缸里,假如身边没有烟灰缸,他会把烟头扔进最近的垃圾桶里面……除了这些,他平时上班不迟到,不早退,每天全力以赴地工作,微笑着对待同事。
而B虽然工作能力上不错,但是比起个人素质和修养,他却相差很远。他时常不记得下班时随手关灯,打扰别人也似乎从未表示过抱歉。在三个月试用期结束之后,他们的最后工资已经完全相同了。而一年以后,两个人之间的差别就不在于1000块钱那么简单了,A已经晋升为部门主管,而B还是在原位置上没动。
每个人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但成长过程却不一样,都会经历很多事,所以,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要不断地学习。学习的知识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但学习做人就要靠社会这个大课堂了。你的一言一行都体现着你的素质,同时也代表着你在社会这所学校里面是否真的能够毕业。
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十分讲究修身养性、崇尚美德的民族。五千年来,不管世事怎样变化,诚实、勤俭、忠义、谦让、孝顺始终是亘古不衰的美德,各朝各代的先贤更是将美德视为传家宝。
人的“小事业”的成功可能借助机遇,“中事业”的成功大部分借助能力,而“大事业”的成功完全借助品行和操守,也就是素质和修养。所以成功的人,常常都是德行高尚、修养一流的人。
美德,是人生提升、飞跃的一股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