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再大也不可怕
科学研究证实,一定的压力有助于人的成长。人在生活中被压力所束,能激发出内在的潜能,使人发挥出最佳表现并有所成就。
斯宾塞·约翰逊说得好:“只要人在压力中养成凡事都看好的一面的习惯,其代价将胜过年薪1000英镑的收入。”人生的成功,不在于拿到一副好牌,而是怎样将“坏牌”打好。遇到任何困难、艰辛、不公平,都不能逃避压力,因为逃避不能解决问题,只有用智慧把责任担负起来,才能真正从困扰中获得解脱。
有一个人创业之初,天天喊生意不好做,月月抱怨收入甚微,到了年底,更是大呼要关门大吉。他说压力太大,实在没法承受了。后来一位朋友对他说:“压力面前不低头,坚持下去就会迎来曙光。”这人一想,人哪有不能承受的压力呢?实际上压力再大只要有决心,就什么都不怕,最难得的是能不能有下定决心去做某件事的勇气。从此,他咬牙坚持,不抱怨,不叫喊。现在他已经渡过了这个难关,开起了公司,也在自己的事业中实现了自己的幸福追求。
生活中,压力无时不有,任谁都无法避免。有的人受到压力后一蹶不振,而有的人在压力下却过得很有意义。这其中的诀窍就在于,前者是悲观地面对压力,而后者能对压力进行有效的调节,正如,饭要一口一口吃才能吃饱,路要一步一步走才能走得长远。面对压力也一样,不可能一次解决完所有的压力,但只要有压力再大不低头的决心,幸福终将垂青于你。
压力如同一把双刃剑,可以通过克服它争取幸福,也可以让它肆意割伤自己,这在于你握住的是压力的刀刃还是刀背。很多人在面临压力时,往往手足无措,没有解决的办法,其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人们从精神上及感情上拒绝压力,而不是诚心地正视和正确地解决它。其实那些感觉生活幸福的人,与其他人相比并没有什么两样,唯一不同的是,他们能够有条不紊地处理生活压力。
亚伯拉罕·林肯,生下来就一贫如洗,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败,8次选举8次落选,2次经商失败,甚至还精神崩溃过1次,但他最终能够承受住这些失败的压力并继续前行本身就已经是巨大的胜利了。而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更说明了他面对压力的不屈态度。
纵观历史上的人物,如太史公所言:“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些圣贤都是在经历挫折压力的洗礼后才成长起来。他们在艰难困苦面前有一种坚持的精神,最终做出了一番不朽的功绩,成为了一个个伟人或哲人。
世事没有一成不变的,就像月亮一样有阴晴圆缺。太阳落下去了还会从东方升起,不幸的日子总有熬到头的那一天。人只要活着就要充满希望,而身背压力不低头的决心,更是生活中最重要的态度。
压力像弹簧。在压力面前,我们应该保持镇静,学会从压力当中找到“契机”。一个人能力再强,心理承受能力再好,也需要一个很好的人生态度来缓解压力,消除压力。人像一根弦,绷得太紧了,就会断掉。一些研究表明,人在面对巨大压力的时候,会产生兴趣下降、意识模糊等反应。因此,要学会从压力当中抽身出来,转移注意力。
一个人的生活理应是多姿多彩的,那种在重压下感到忧郁、缺乏信心的人,往往都是缺乏自信的人。人要想得到真正的幸福,就要接受生活的挑战和压力的磨炼。一个人要学会取舍,学会善待自己,学会轻装上阵,学会放下压力,学会积极地调节自己的情绪,这样才不会被压力所打败。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11岁的英国男孩比利·埃利奥特是电影中的一个传奇人物,影片中,他想成为一位古典芭蕾舞舞蹈家。
比利面临这样的挑战:他生活在一个极具男子气的家庭里,他家所在的小镇上的男人们都想成为具有男子汉气概的人,而他家里人希望他能成为一个拳击手。比利的父亲和哥哥都是男子气十足的人,对他想成为舞蹈家的愿望十分厌恶,因为在他们眼里跳舞的男人和胆小鬼一样,所以,他们极尽所能地想打消比利的愿望,并且要把他变成一个“真正”的男人。
但是家人的反对并没有动摇比利的决心,尽管他们反对,比利仍不停地追求他的梦想。最终比利赢得了去一所有声望的舞蹈学校学习的机会,这所学校将给他提供一个梦想成真的机会。最初,比利的家人不理解这个他们认为是完全荒谬的想法,但过了一段时间,他们意识到比利是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个行业,于是渐渐地在他追求的过程中支持他。在这期间,他的父兄和他之间的隔阂也在逐渐消除。最后,经过许多冲突和磨难之后,全家人团结一心共同支持比利成为舞蹈家的计划。
当比利收到自己一直期待的学校通知他是否被录取的来信时,大家都屏住呼吸,急不可待地想知道结果。
其实,比利是否被学校录取不重要,在比利的追求过程中,他不放弃心中的理想,使内心的力量大大地增强。同时,在他获得家人理解和支持并化解与其父兄多年成见的过程中,一家人也经历了终生受益的过程。他们获得的是无价的人生益处,无论信中结果如何,比利及家人都是成功的,并且最终是快乐的。
人们极易受结果比过程更重要的思想的欺骗,事实表明,在追求某一目标时,人们想得到的东西只是内心压力的副产品,而“怎样做成它”,压力起了重要的作用。
有一天,一位母亲和儿子一起种黄豆,她把种子埋得很深。过了几天,她带儿子去察看。翻开土壤,发现很多种子生出了长茎,顶端是两瓣黄黄的嫩芽,柔弱的生命正在土壤的空隙中七拐八弯地往上生长,很快将要破土而出。儿子惊讶地问她:“妈妈,小苗长眼睛了吗?”
“没有。”她回答。“那它们怎么知道都要往上长,而不往下长呢?”
“因为它们要寻找自己的太阳和幸福,没有幸福的阳光,它们最终会死的。”
“妈妈,要是没有阳光,我们人也会死吗?”儿子再次问她。
母亲对他说:“孩子,你放心,不会没有阳光的。只要扼住黑暗的咽喉,人就一定能得到幸福的阳光。”
其实,人的生命里时常会有失去阳光的日子,就像种子被埋在土里一样。但扼住命运的咽喉,就像埋得很深的种子,固然生长艰难,但经历风霜后必定能根深叶茂。
威廉·丹福斯曾经有一个美好的开始。最初,他的事业一帆风顺。他投身商界不久,就从一名推销员发展到了控股一家饲料公司老总,并把它改名为拉尔斯顿·布宁纳公司。
不料天有不测风云。1896年5月美国圣路易市历史上最猛烈的龙卷风,顷刻将这家公司夷为平地,也将丹福斯从顶峰打到谷底,他的发展计划全部泡汤。这场横祸令丹福斯几乎一无所有。但后来,这场浩劫却成为促使他取得了更大成就的动力。丹福斯不向命运妥协低头,他抖擞精神,重整旗鼓,去迎接挑战。他立志要重建拉尔斯顿·布宁纳公司。
丹福斯施展他在推销方面的才能,四处游说。他的第一步,便是设法从当地一个银行家那里取得了一笔担保的贷款。不久之后,便在原来的旧址附近重新建立起工厂。颇具商业天赋的丹福斯性格坚毅,足智多谋,好几次都力挽狂澜,最终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1898年,丹福斯开始推出一种营养丰富的全麦食物,后来,这种产品深得一位著名的健康协会主席的赞许,丹福斯干脆就以这位主席的名字为这种产品重新命名,之后这种产品声誉鹊起。
1904年,丹福斯发现公司收到了一大批大小不符合规格的纸制面粉袋,如果丢掉,无疑是笔不小的浪费。丹福斯灵机一动,下令为每个袋子装上提环,把这批袋子改装为购物袋。当时圣路易市正在举行世界博览会,丹福斯随即把这些购物袋免费赠送给博览会观众,这样无形中就等于让这些观众拿着印有公司红白方格标志的袋子替布宁纳公司的产品作了宣传。
丹福斯一贯重视产品的质量。1916年,他设立了一个分析实验室,作为公司的一个重要设施,他并利用这个实验室,研究开发生产营养更高的配制饲料,从而使公司产品达到在该行业中的领导地位。而公司的实验室仍不断研制出新产品以应付未来的需求。
丹福斯还鼓励下属和同事接受他的压力哲学:即使遇到天大的事,也要顶天立地,眼光远大,笑逐颜开,心情畅快。正是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公司里的每个人都显示出热情的活力,以及勇于接受挑战的不屈耐力。
人有压力正常,但更要有不惧压力的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