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衍幸福
幸福是人们乐于谈论的话题。虽然对幸福有不同的理解,但人人都渴望得到幸福。
亚里士多德说:幸福是生命的意义和目的,是人类生存的终极目标。对幸福的追求,是超越了种族和地域的限制。幸福是什么?没有绝对的定义,它是一种感觉,是灵魂的成就,而不是任何物质的东西。
有人说“成功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现在人们都非常渴望功成名就,书店里成功学的书籍放在显著位置,且持续保持热销。成功可以带来财富、荣誉、尊重、美女,但却不一定幸福。成功是客观的,幸福是主观的。成功的人往往看上去功成志满,得意洋洋,但是否幸福外人是看不出来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一个幸福的公式,即:幸福指数=先天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可控制的心理力量。幸福指数是指你的较为稳定的幸福感。公式的前两项都是个人难以掌控的,你唯有控制自己的心理变量,这个变量就看你能否改变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
幸福就是我们生命存在的理由。为什么要接受高等教育,拥有宽敞的居住空间,知心的伴侣,成功的事业,核心问题就是寻找幸福。成功只是把幸福的指标做了简单的物化和量化。
杨澜提出了自己的幸福公式:幸福=获得÷期待;当下快乐+未来快乐=幸福。她给出了这样的解答:当你的期待无限制扩大,获得有限时,就会失去幸福。一个幸福的人,既不会不顾当下的感受,也不能完全没有未来的方向,这是一种有机结合。
著名作家毕淑敏也有自己独特的幸福理论。她认为中国人对待幸福的态度大致分四类:第一种是饮鸩止渴型,比如毒瘾、网瘾、腐败等。第二种是黄连团子型。用黄连磨成粉当做皮,把一个美好的理想当成馅包起来。持这种观点的人终日奔波劳碌,图的将来有一天苦尽甘来。第三种是馊馅饼型。就是皮和馅都坏的还要吃。这种人最消极,对生命采取破罐破摔的态度,心中没有热情和希望。第四种有个好听的名字——幸福的包子。包子皮是当下的欢快,包子馅相当于长远的理想。比较这四种类型,人们一定都愿意选择那薄皮大馅,味道鲜美,冒着热气的包子,活在当下,眺望未来。
而现实是当今社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物质丰盛却精神迷茫的时代。
每个人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而不是由他人决定幸福的纲领和步骤。这是我们人生的终极功课,可惜很多人陷入原始本能的圈子里。
幸福比成功更重,它是衡量生命质量的标准,是人生最终的业绩。追求幸福的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追求幸福最大的障碍,其实是来自内心。生命常消耗在琐碎之事上。以为自己和幸福绝缘,是一种自我贬低。幸福就在门外,就看你是否愿意推开门。
幸福生活的精髓,就是你在了解了幸福的真相之后,如何构建自己的幸福体系。
这个幸福体系只有自己才能建立。建立前提是客观认识自我,不高看也不低估。接受完整的自我,相信自己、爱自己。有意义的快乐,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