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孕育幸福的沃土
萨特说:“他人即地狱。”这句话很有意思,细细想来,在生活中,我们的很多痛苦和不快乐,确实都与他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中国有句话——“不患寡而患不均”。意思就是说,不担心分到的东西少,而是担心分到的不均匀。这确实符合大多数人的心理。当一群人在一起,每个人都过着苦日子的时候,大家往往都相安无事,可能心里也不觉得有多苦。如果其中一个人突然有钱了,日子变得好了,那么其他人必然会心理不平衡,痛苦和矛盾也就由此而产生了。
人的很多认知和判断其实都是建立在对比之上的。当每个人吃的都是馒头时,你并不会觉得吃馒头有什么不好,但如果有人吃上了肉,而你手里拿着的依然是馒头,你恐怕就会开始对生活产生不满了——凭什么别人有肉而我只有馒头呀!
这其实很有趣,仔细想想,在别人没吃上肉之前,你对自己每天吃馒头并没有什么不满,而现在,你的一切都没有改变,却因为看到别人的改变就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不满。可见,我们不幸福的根源,往往不在自身所处环境的变化,而是在于自己与他人之间对比产生的差距。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非常可怕,那就是“见不得别人好”。这种人的心理是非常扭曲的,他们自己痛苦,便也希望别人和他们一块儿痛苦;他们的生活过得不如意,便也想让别人过得不如意。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变态的心理,归根结底,是因为这样的人根本不懂什么叫作“尊重”。
试想,如果你尊重一个人,会盼着他过得不好吗?如果你尊重生命,会轻易地伤人害己吗?如果你尊重自己,会因为一时的痛苦就自暴自弃吗?一个内心没有尊重的人,是永远都不会幸福的,无论他拥有多少,无论他获得多少,他永远都不会感到满足,因为这个世界上,总还有比他更好的人,总还有更多美好的东西,在这样的人眼中,一切美好对于他来说都是折磨。
尊重是孕育幸福的沃土,一个懂得尊重的人,才能品出世界的美好,一个懂得尊重的人,也才能体会生活的幸福。
1987年9月22日的一个早晨,哈佛大学的雷万恩教授正在给一年级的博士生上人类与心理发展研讨课。
开始上课后,雷万恩教授对大家说:“同学们,非常欢迎你们来哈佛求学,今天是大家第一天上课。在给大家上课之前,我希望大家在哈佛的求学生涯中不仅要学会做学生,学会做学问,还要学会做人。”说到这里,雷万恩教授刻意停顿了一下,此时已是一片寂静。
他接着说:“大家要在学习当中学会如何与别人相处,不要死读书,更不要做书呆子。对于学问上的争论,大家既要有自己的观点,不人云亦云,又要有虚心的态度,不要因学术观点不同而伤了彼此间的和气……”
说到这里,雷万恩教授问大家:“我讲这些话,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
“您能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吗?”有个同学开口说。
“好!”雷万恩教授笑笑说,“我们就先说——做人。在我们系里,论私交我与柯尔伯格的关系最密切,我们毕业于同一所大学,毕业后又一同留校工作,后来我们两个人还一起到教育学院教书。由于学术见解的差异,我们俩有一段时间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他极力主张人类的道德发展是一致的,而且也是一成不变的;我则主张人类的道德发展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就这个问题,我们定了一条君子协定,就是当面尽量争吵,但背后不要议论对方,而且还要尽量说对方的好话。所以,我现在告诉大家,柯尔伯格是美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他的理论对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你们说,我是不是在真诚地夸赞他呢?”
大家听了都笑起来,但突然雷万恩教授沉寂下来,一脸沉重地对大家说:“可惜你们今后再也听不到柯尔伯格对我的赞赏了,因为他今年年初已经不幸去世了,他的去世对系里和我本人来讲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是个真正的学者,别人用四年时间读大学,而他只需要两年时间就把这些内容读完了。在人类道德发展的研究中,他巧妙运用一个两难抉择的故事成功地勾画出人类道德判断的三水平六阶段,使皮亚杰的认知理论在美国发扬光大,也使他的案例研究法为各个学科的学者所广泛运用。在心理学历史上,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能从一个小故事的不同判断并开创出一套十分完整的理论体系。所以说,柯尔伯格为我们开辟了这个先河……”
从某个层面来说,雷万恩教授与好友柯尔伯格的关系其实很像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和诸葛亮。他们两人都非常聪明、非常优秀,在学术成就上也不分伯仲。但他们之间的关系与周瑜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却又截然不同。面对才华盖世的诸葛亮,周瑜更多的是愤怒和嫉妒,以至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慨叹。但雷万恩教授则不同,他面对优秀的柯尔伯格,更多的是尊重和欣赏,正是这种彼此的尊重,才让这两个优秀的人成为了志趣相投的朋友。
在不懂尊重的人眼中,别人的优秀和幸福就是造就自己痛苦的根源;而在心存尊重的人眼中,一切美好都能成为幸福的泉源。尊重是幸福的前提,学会用尊重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看待生活,你会发现,即便是贫瘠的土地,也能开出芬芳的幸福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