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别人发脾气,是自己的伤痛未曾治愈
半年前,闺密在去新疆的路上给我发消息,诉说心情。那是一条风景还不错的路,只是想要的人不在身边,风景越美越觉心伤。
此刻的我,能明白她的感受,可在当时,我很遗憾没有给予她一份同理心。
她沉浸在痛苦中,已不是一两天,而是反复纠结在没有答案的循环中。我安慰她,极力希望她能放空,去感受在路上的点滴。
可是,我错了。我说了一句话:“你若不想上来,没有人能拉你。”
就是这句话,激怒了她。
我已经想不起当时她给我的回复,只觉得自己也是挨了深深一刀,许久未愈。
这件事过后,我们很长时间都没再联系。不是记仇,只是各自的情绪都未曾平复。
直到那天,我听到一篇祈祷文,忽然领悟到一个事实:当你想去结束一个人的痛苦时,你不是真的想帮他,怨恨他的固执,而是你迫不及待地想要结束自己的痛苦。
有时,他人就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外界的一切,也不过是内心的投射。
回想那段时间,也是我情绪最起伏不定的阶段,我厌恶的不是听不进劝慰、郁郁寡欢的她,而是饱受着煎熬、用任何方式都难以抚慰的自己。
我对她发脾气,看似情绪的出口是针对眼前的她,其实,那不过是一种错觉。我所有的怀疑、所有的不信任、所有的歇斯底里,不过是因为自己内心的伤痛未曾得到治愈。
沉寂了两个月,努力调适自己的心情,我的心境总算是步入正轨。之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闺密发消息,给她说一声对不起。
我说:“现在想来,你当时需要的不是什么安慰,只是静静的聆听,那才是我应该给你的。可是,我没有做到陪伴,很抱歉。”
时过境迁,情绪消融。她,也恢复了我熟悉的模样,言谈举止和彼时,判若两人。
幸好,我们都是懂得的人,明白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那一刻愤怒的情绪,而是藏在愤怒背后未曾疗愈的伤口。
而今想起,我在庆幸之余也有感叹:人生有多少次这样的机会,能在争吵过后抹掉嫌隙,让彼此的关系依旧如初?想必,多少失去和懊悔不已,都是从这儿开始的吧!
情绪控制是考验一个人情商的标尺,为此我做过很多努力。可越是压制,越觉得痛苦,到最后还是忍不住爆发。到现在我才发觉,坏情绪是不能强行压制的,我们必须学会与它相处,才能彻底地平复。至于怎样相处,就是找出它的根源,找到那个真正引发我们痛苦的症结所在。
我很讨厌“胖”这个字眼,最难忍受别人当着我的面提醒我说:“你胖了。”
无论是好心提醒还是善意嘲讽,我都想以牙还牙地攻击。这样的事,我以前也真的做过,丝毫没有给对方留面子。当然,事后我很自责,于情面于修养,都觉得自己不该那样说话。
我是真的很在意他人的眼光吗?似乎也不是。当我冷静下来,跟这份窝心的感觉共处时,才突然意识到,真正惹怒我的不是那个“胖”字,是内心深处对自己“明知道胖,却还不肯改变”的行为的愤怒!我讨厌的不是别人的嘴巴,而是那个不够自律的自己。
当我看穿了事实,便开始调整饮食,加强运动。效果一两天是看不到的,可当我投入一种全新的、喜欢的生活方式里时,情绪也变得平和了。就算有人再说我“胖”,我也不是那么在意了。因为内心知道,生活掌控在自己手里,无论能不能做成这件事,至少此时此刻的“我”是被自己认可的、喜欢的。
这也印证了一个事实:一切关系都是自己跟自己的关系,与人相处就是与自己的坏情绪相处,而坏情绪就是那些残留在心底、让我们不愿承认和接纳的、未曾治愈的伤痕。
控制情绪的根本,在于改变一种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而这并不容易。情绪的出现是人的本能,不可能消失,当它萌生的那一刻,大脑一定会最先提供最常用的解决路径,或是愤怒,或是绝望,让我们沿着它的方向走。可如果这样做了,我们就成了坏情绪的奴隶。
其实,当坏情绪出现时,我们不妨先试着去接受那个有坏情绪的自己,让自己慢慢地平静下来。冷静之后,再找出真正引发坏情绪的深层原因。对,是深层原因,而不是他人的某一句话、某一个行为,那不是问题的关键。
要把关注点放在自己的性格或心理上,去觉察自己平时未注意到的一些弱点,给自己一些安抚和接纳,虽然这样的自己并不完美,但我们要相信自己值得被爱,也具备改变的能力。
只要我们对了,世界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