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一行,爱一行》是什么意思

干一行,爱一行

干一行不爱一行的情况很多

干一行最好爱一行

爱一行干一行最好

“干一行,爱一行”,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这句话,多出自自己的父母,或是自己的师长,更常常出自自己的上司之口。许多人还在小小年纪的时候,就被父母、师长告之:“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因此,一个人不管干哪行,都应该先去爱它。长大进入社会后,更有那“上司”或“上司”的“上司”,会在正规(如几千几万人的大会上)或不正规(如“圈子”内几个人“小范围”的聚会)的场合,以亲切或严厉的口气强调,一个人要干一行,爱一行,进而还要“钻”一行及最终达到“专一行”,成为那个行道的行家里手。曾几何时,这句话还被贴上“政治标签”,倘某年轻后生见异思迁,被视为非“干一行、爱一行”之人,那家伙今后的命运也许就“好不到哪里去”了。

“干一行,爱一行”这句话本身并不错。对一个人来说,生也好,死也罢,总之,在一生中的很多时候,无论是做人做事,都是没有也容不得自己选择的。既然干哪行不干哪行很难由自己来决定,当然也就不如取“干哪行、爱哪行”为佳。爱是知,干是行,爱是心态,干是行动。知行合一,一是利己,不去东想西想,少生许多烦恼,少几多痛苦;二亦利人,帮人干活,主人最希望的当然是这个干活的人喜爱其干的活儿,不然,如何放心、放手、放责、放权?再站高一点看,那许多作为某一个组织或团体的负责人,哪个不是倡导“干一行,爱一行”的?无论其所要做的事动机如何、目的怎样,是阴暗的还是“阳光的”,都莫不如此。所以,对任何一个倡导“干一行、爱一行”的人,那心态都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清楚不过的。

然而,要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却又是十分困难的事。人之所以成为人,会思考,有个性往往是不可缺少的。人进入社会后,大多知道应当有所为,成就一番事业才能立得稳足。而事业和社会需要、社会需要和个人爱好,往往又有这样那样的区别。对许多人而言,在多数情况下,甚至根本就是矛盾、对立的。有的人通过一生的奋斗,成就了别人看来是惊天动地的事业,但自己某天早晨从睡梦中一觉醒来,却突然发现那既不是自己所爱好的东西,更不是终极奋斗目标。这样的例子很多,不是用一般的“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一类的俗语就能解释清楚的。比如“权欲”,虽然自古以来都曾有人武断地说“谁不爱权欲,权欲高高耸山岳”一类的话。但从古至今,没有“权欲”的人还真能举出不少。明朝的正德皇帝,天生就喜欢干木活,一心想要做的不是“龙”,而是鲁班的“传人”;英国的爱德华王子,就曾以爱美人不爱江山,为后世人留下一段千古称奇的佳话。还有彭泽县的小县令陶渊明,他老兄硬是看不惯或看破了官场,挂冠而去后,终于在“南山下”找到了种豆的乐趣。许多人对此不解,有说那是被迫的,“不得已而为之”,并非心甘情愿;也有说那些人是“酸葡萄”心理的。这些指责的话虽然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但也不能不说,许多人还是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爱一行、干一行”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生命是宝贵的,生命更是短暂的。春去春会再来,花谢花还会再开,但人生却没有第二次。如何在有限的人生中,一开始就选择自己所爱的行业?这对多数人来说是困难的,甚至根本就是做不到的。“男怕入错行”,怕归怕,不“入错”者,还是大有人在。此外,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时间的流逝、年岁的增长、经验的积累或教训的接受,那“爱”也是要变化的。西汉时的张良,鼎力帮助刘邦举义,推翻秦始皇创建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不能完全说其就没有一点爱权力的念头。但功成名就后他却退隐山林,重新去做一介草民,这就是比较典型的爱的变化。许多一生拼命往上爬,想将官位越坐越高的人,一旦发现“高处不胜寒”时,却又突然留恋起草民的乐趣来。一旦哪日退下来,顿感“无官一身轻”,好不惬意,都足以说明这一点。如人生到了这个时刻,终又悟出了人生的“真谛”不过是如此而已,也就不妨取“爱一行”才去“干一行”之态。报载,国中某位号称“蛋糕王国”的开山鼻祖,在其功成名就,“穷”得只剩下钱后,突然发现自己竟然是“好摄之徒”,为此,甚至愿意“跟蛋糕划清界限”。此后,以四十多岁的年龄,重新走上探险猎奇之路,用一部照相机重新去打天下,并终成另一领域之大名人。此类情形也许不具备“普遍推广价值”,但于人生而言,那的确又是何等辉煌的气势。对世上“先先后后”出现的“千千万万”个那样的“幸运者”而言,真可谓没有枉来人世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