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被禁锢的思维解绑

给被禁锢的思维解绑

一个人如果形成了某种思维定式,就好像在头脑中筑起了一条思考某一类问题的惯性轨道。有了它,再思考同类或相似问题的时候,思考活动就会凭着惯性在轨道上自然而然地往下滑。思维定式是阻碍人前进的一条铁链,它使人的思维进入无法前进的死胡同。

要摆脱和突破思维定式的束缚,往往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无论是在创新思考的开始,还是在其他某个环节上,当我们的创新思考活动遇到障碍、陷入某种困境、难以继续下去的时候,一般都有必要认真检查一下:我们的头脑中是否有某种思维定式在起束缚作用?我们是否被某种思维定式捆住了手脚?

有一个小故事,很能说明问题。

有一个边防缉私警官,他经常会看到一个人推着一辆驮着大捆稻草的自行车,通过他的边防站。

警察的直觉告诉他,这个人肯定有问题。于是,警官每次都会命令那人卸下稻草,解开绳子,并亲自用手拨开稻草仔细检查。尽管警官一直期待着能发现些什么,却从未找到任何可疑之物。

这天傍晚,警官像往常一样仔细检查完稻草,然后神色凝重地对那人说:“我们打了好多次交道,我知道你在干走私的营生。我年纪大了,明天就要退休了,今天是我最后一天上班,假如你跟我说出你走私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我向你保证绝不告诉任何人。”那人听了对警官低语道:“自行车。”

这位警官的思维就被禁锢在那一大捆引人注目的稻草上,而忽略了作为“运输工具”的自行车。任何复杂的现象,其复杂的只是表面,都有其一般性的规律,都可以找到简单的分析、处理方式。这就是化繁为简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找寻规律,把握关键。

而我们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往往把问题考虑得过于复杂化,其实事情的本质是很单纯的。表面看上去很复杂的事情,其实也是由若干简单因素组合而成。所以,我们要看到思维的力量,我们也应该锻炼自己的头脑,扩展自己的眼光和思维。灵活的头脑和卓越的思维为我们提供了这种本领,深入地洞察每一个对象,就能在有限的空间成就一番可观的事业。

孙月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家里长辈就叮嘱她做事要小心谨慎,不要像在学校里那么随意。孙月本身也不是个争强好胜的人,每天按时完成老板交代的工作,不违背自己的工作原则,总而言之,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职员。小公司里人事简单,孙月在这里做得还挺开心的,不知不觉两年过去了,孙月虽然没有升职,但也变成一个有点资历的“老”员工。

一天老板交给孙月一项任务,做一份公司的年度规划。孙月知道,考验自己的时候到了。她就像往常一样趴在桌子上慢慢地想,慢慢地查资料,慢慢地规划,就这样不知不觉一个星期过去了,眼看离老板交代的时间越来越近,可她还是一点头绪都没有。这时候一位平日关系不错的男同事提醒她说:“你可以换一种思维呀,不要老是局限在自己以前的固定模式里,像这样的规划,你必须到市场上先了解现在业务的行情,然后根据现在的业务量和以前的业务量以及人们的平均消费水平进行综合评估,这样才可能圆满地完成任务呀!”孙月茅塞顿开,是啊,自己一直以来都是在电脑上、资料上研究问题处理问题,却忘了现在任务不同,自己原来的固定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在的情况。于是她亲自到市场上研究,然后结合以往的资料完满地完成了任务。

我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经验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这也就是说,你会按大脑资料库里储存的东西,给当前的事件定性,然后再把以前解决问题的方法套用到这个事情上来。说起来很麻烦,其实在我们头脑里它只是一个下意识的选择,事情一出来,你会想:“哦,这个我熟,如此这般,就可以搞定了。”

思维的定式当然也有它积极的一面,它可以帮助我们迅速解决问题,但是你如果陷到某种“定式”里出不来,它就成了束缚我们创造性的枷锁。

无论是思考如何解决碰到的新问题,还是对已熟悉的问题寻求新的解决方案,一般都需要在多途径地探索、尝试的基础上,先提出多种新的设想,最后再筛选出最佳方案。而基于反复思考一类问题所形成的“一定之规”,对这样的创新思考常常会起一种妨碍和束缚的作用。

持有这种心理状态说明你是一个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的人,有极强的依赖性与惰性。如果能够转变一下思维方式,视野就一下子打开了。之后你就会觉得,方向更清晰,可做的事情也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