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僵局的方圆之道

化解僵局的方圆之道

方圆做人,必须深谙人际交往中的方圆之道。在需要“圆”的时候圆通一些,便能在复杂的人情关系中,取得顺畅生活的通行证。这种做人的技术就是善于救场,它的功能可用十六个字来概括:调解纠纷,化解矛盾,避免尴尬,打破僵局。

从主动的角度说,如果是别人露丑了,就主动为其打打圆场;他人陷入窘境,就主动去解围,去给他找个台阶,让他下得了台。

从被动的角度讲,自己造成失误时,要善于补救,自圆其说;不幸落入社交僵局,应灵活应变,主动打破冷场坚冰;与人很有可能产生不快时,更少不了“和和稀泥”,让对方少丢些面子,保持体面,从而把事情摆平,甚至变坏事为好事。

为人处世欲功德圆满,或欲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资源,少了圆场术的技术支持,就很难遂愿。

1.世上没有禁得住劝的架

一般情况下,两个人吵架时你如果能出面解围,那么他们在心里都会感激你。所以,聪明的人总是能够在有矛盾冲突的人中间扮演好“和事佬”的角色,从而赢得一个好人缘,两边不得罪不说,还要因此让双方落个人情。

一天,小赵与小王因为一些事情发生了口角。小李没有什么打架的经验,但是有良好的判断力。在双方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小李并不急于“出击”,而是静观其变,用他的话说,这时劝架的时机还没到。如果此时他上前说:“喂!喂!你们两个早该停嘴了!”

其中的一个可能凶巴巴地说:“什么叫你们两个?想找碴儿呀!”

另一个则可能逮住话尾巴,挑剔地说;“什么叫早该停嘴?早该是什么意思?”

要是只对其中的一个说:“喂,别再说了!”

这又容易被误认为你偏袒了另一个,而没被劝停的那一个,也可能认为自己被你当成大坏人了。

那么,劝架的好时机是什么呢?小李认为有两个方法可以判断这个时机。

如果双方都原地坐着,当其中的一个突然提高嗓音站起来时;如果双方都原地站着,其中的一个突然向前迈出一步,预告即将动武之时。

在这种时候,应立刻上前,制止预告动武的人,就不算是偏袒了任何一方。问题就在于,没有打架经验的人,很难有这种辨别力。于是,在双方发展到交锋,扭打已经开始时上前劝架,挨揍的可能性相当大。

而小李却能抓住这种时机,在小王刚向前迈出一步要动手的时候,小李立刻挺身而出把他拦住,结果很快就化解了一场冲突。

事后小王很感激小李:“要不是你劝得及时,恐怕我早就躺在医院里了。”

小赵也是一个劲儿地拉着小李的手说:“幸亏你在场,要不然事情可就闹大了,因为一点小事多不值。”

2.巧舌头解开死疙瘩

大多数的纠纷并非动武那么刺激,一般都是文戏。诸如家庭纠纷、亲戚朋友之间的纠纷、同事之间的纠纷、邻里纠纷、陌生人之间的纠纷如果不及时地加以解决,无疑就会影响相互的关系。因此掌握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的语言艺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打圆场在很多情况下是凭言语技巧实施的。

在一个地摊上,一位妇女卖雪糕,一元钱一支。当一位妇女买雪糕时,她却改口称:“三块钱一支。”于是这位妇女有些不解:“你不是说一元钱一支吗?有你这样做生意的吗?”卖主却说:“这叫一分钱一分货,一元的怎能和三元的相比,我的雪糕是正宗货。”

最后还补充了一句:“虎了巴唧的。”买雪糕的妇女脸上“唰”地由晴转阴,她高声说:“你这话是怎么说的?你说谁‘虎了巴唧’的?”

卖主也不甘示弱,与买主叫得越来越带劲,一场冲突即将爆发。这时,旁边的一位摊主灵机一动,说:“大姐,她说的是雪糕‘苦’了巴唧的,不是说您‘虎了巴唧的’。”卖主这时也随声说:“我是说雪糕,不是说您,对不起,我没说清楚。”旁边的人也说:“刚才她说的是‘苦’,不是‘虎’。”那买主便逐渐多云转晴,脸上又阳光灿烂了:“哎呀,我的耳朵要聋了,怎么打起岔了,真不好意思!”卖主向圆场者感激地笑了笑。

所以,在社交活动中,不论是自己深陷僵局,还是要帮助别人从僵局中解脱出来,都要学会用语言先为别人搭建一个台阶,使别人免丢面子,这是圆场的一大原则。关于台阶的给法,圆场的打法,这就需要考验你对方圆之道掌握得如何了。

3.圆中有方,方中有威

打破一些僵局不一定非要说些好听的,有时,适当地采取一些威胁的手段更有效。一次,陈先生与妻子发生矛盾,被拒之门外。陈先生恨不得砸门以解心头之愤。正巧小区值班民警路过,了解情况后,他对陈先生说:“好兄弟,你的心情我能理解,我们知道你是她的丈夫,所以这也是你的家。但是如果你在这里闹出什么不愉快的话,就会让别人有借口了。还有一点,收容所春节放假了,一旦闹出了不愉快,我们还得叫来别的警察。你说哪一个没有家?哪一个不想过一个团圆年呢?你再好好想想。”

警察的语言看似朴素,然而却充满了对陈先生的理解之情,“这也是你的家”,这短短的一句话,既表达了对陈先生深深的同情,也包含着对他妻子不得体行为的指责。同时警察的话也暗含了善意的警告,正是警察这种融情于理的语言引起了陈先生的思索,使陈先生放弃了冲动行为,从而平息了这场可能发生的家庭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