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者自清,浊者白浊》知取舍的人生智慧

清者自清,浊者白浊

有句话说:“对他人的报复,就是对自己的攻击。”

一个人与自己的关系是所有关系的开始,当你与自己和谐一致,你就能天天带笑,但如果和自己关系“不好”,就会整天愁眉苦脸,怨天怨地。人要和自己做最忠实的伴侣,如若可以,就能基本做到与他人的和谐。

做人要讲宽容、大度、礼让。比如,对他人的激烈言辞不要太过计较,要容得下“话”;对他人的缺点要正确看待,容得下“短”;对他人的错误行为要忘记,容得下“过”;对他人的伤害、仇视要心胸宽广,容得下“仇”,只有具备了以上方面宽容的肚量,心才能宽,脚下的路才能顺顺畅畅地走下去。

唐代丰干禅师住在天台山国清寺。一天,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的声音,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男婴,衣冠不整,浑身泥土。丰干禅师把这男婴带回国清寺,等待家人来认领,但许多人来过,都不承认孩子是自己的。由于无人认领,丰干禅师就把男婴留在寺中,男婴渐渐长大,由于是丰干禅师捡回来的,所以起名叫他“拾得”。

拾得在国清寺住下来,长大后,担任行堂(添饭)的工作。

时间长了,拾得也交了不少道友,尤其与其中一个名叫寒山的青年是莫逆之交。因为寒山家庭贫困,拾得就常常将斋堂里吃剩的饭菜用一个竹筒装起来,给寒山背回家去食用。

有一天,寒山问拾得:“如果世间有人无端诽谤我、欺负我、侮辱我、耻笑我、轻视我、鄙贱我、恶厌我、欺骗我,我要怎么做才好呢?”

拾得回答道:“你不妨忍着他、让着他、由着他、避开他、耐烦他、尊敬他、不理会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如何。”

寒山又问道:“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处事秘诀,可以躲避别人恶意的纠缠呢?”

拾得回答道:“有人骂你,你只说好;有人打你,你自睡倒;有人唾你,你随它自干了;你省省力气,他也无烦恼。”

拾得的话,并不是要人软弱,他是告诉我们在应对他人非难、诽谤、侮辱、耻笑、轻蔑、鄙视、厌恶、难堪、欺骗等人生际遇时,要冷静对待、谦让对待、忍耐对待、克制对待。

人的一生中难免会遭遇上述不愉快场面,面对这些,你是否能做到心平气和?是否能做到淡然处之?是否能做到一笑而过?是否能做到坦然面对?

人在受到不良刺激时,情绪会发生急剧变化。学会制怒谋后而动非常重要。一个心理素质好的人,在愤怒、仇恨等不良反应来临时会阵脚不乱,不让愤怒、仇恨蒙住理智的双眼,不让1%的愤怒、仇恨扩大成100%的愤怒、仇恨,因为,仇恨或报复解决不了问题,相反,会使问题激化、扩大,矛盾升级。而善于制怒谋后而动的人总能让自己的内心平静,理智对事,而做到这一点,内心不强大是做不到的,所以会制怒的人有一颗足够大的承受压力的心。

做人难,做一个冷静、理智、把控力强的人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