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不幸的姿态

女友海群去巴尔的摩参加一个年会,和海群同住一个旅馆房间的还有一位吕贝卡,她是个年轻漂亮的女人。每天太阳一升起,她就梳妆整齐,和常人一样开会,做笔记,谈笑风生。但是夜幕一降临,她便谢绝一切晚会、电影和夜宵,退回自己的房间。她打开背包,排出十几只药瓶来,然后像刷牙洗脸一般自如熟练、一瓶接一瓶地吃下去。吞完药,洗漱完毕,八点半准时关灯睡觉。

吕贝卡得的是红斑狼疮,如果不是坚持吃药、早睡,她撑不到第二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不过海群和她相识了好几年,常常忘了她身患重疾,因为吕贝卡很少提起她的疾病,平时工作、学习起来,和常人没有两样。这次与她同室,海群问道:“你平时看起来好精神呀!”已经在黑暗中躺下的吕贝卡平淡地说:“一天下来还是有些累。”

吕贝卡大学学的是社会心理学,毕业后工作了几年,又回到康奈尔大学读生物统计硕士。海群说,身患顽症的吕贝卡读书太艰辛了,但毕竟还是一步一步地坚持完成了学业。

记起刚到美国时,我曾在一家小店做售货员。社区内一个坐轮椅的大学教师是小店的常客。他不计较我的“破英语”,买东西会和我聊几句,耐心地向我介绍美国的情况。他每次来买东西,我都会立即奔过去为他开门,然后尾随其后,随时准备助一臂之力。好几次,他谢了我以后,坚持自己行动。一次我看他想要货架上的罐头,便立即拿了递给他,不料他摆摆手,自己撑着从轮椅上站起来,又去拿了一个。他恳切地对我说:“你不用老想着帮我。我自己买东西好多年了,有时只是行动慢些,并不是不能。”经他一说,不好意思的倒是我了。

长久以来,在小说、电影、电视里看到身残的不幸者,多是凄惨可怜的形象。瘫痪在床的男人,无论以前多么叱咤风云,最后总是在自卑、暴躁和反复无常中,折磨完别人,折磨完自己,历尽千辛万苦,才撒手离去。得了白血病的美女,谈过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多半也是在疾病的庞大阴影下,哭哭泣泣地挨近坟墓。

可在美国生活十年,我却亲眼见识了不少不幸却不凄惨的人物。

一个十分聪慧的女孩子,酷爱体育运动,不幸得了一种奇怪的骨风症,活动久了就会双腿关节红肿。有时疼痛剧烈,她会立即跪倒在地,寸步难行。据说这病发作起来身心俱裂,还可能导致瘫痪。她和吕贝卡一样,每天必须吞食一大把药片,但这个女孩子很少一脸愁容,也不见她声张诉说,偶尔提起不能打排球的遗憾,也只像是不能吃冰糖葫芦似的。

如果说他们的不幸会给人一种震撼,那恰是来自于他们面对不幸的姿态。他们不向人诉苦,不期望人们有所照应和谦让,不强调自己与苦难拼搏的艰难与坚强,而以残疾之躯行自力更生之举为自然。从他们的不言之中,我看到了一颗颗坚韧之心。一个身体比较孱弱、朋友不多的美国小伙子对我说过这么一段话:

“这几年我最大的进步是,生病时,可以独自待在黄昏渐暗的屋子里而不黯然神伤……一个人只有有勇气面对自己,才能有勇气面对人生。”在他看来,即使遭遇苦难,亲情、友谊和社会声援,也只能当做一种额外上的补偿。真正可以依赖的,唯有自己的坚韧之心。有了这样的信念,你就再也不怕失去什么了。

人生中有许多不幸,面对不幸我们应该学会勇敢、乐观、坚强,具备与不幸作斗争,与命运抗衡的精神。

文章中身患重病的吕贝卡、患骨风症的运动女孩,他们都没有因为自身因素而对生活失去信心,在他们身上我们所看到的是一种乐观,是对生活的希望。

人要有信念,就不会惧怕生活中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