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被妈妈抛弃

害怕被妈妈抛弃

很多孩子都会担心自己被抛弃,为此他们感到焦虑不安,生怕自己有朝一日失去爸爸妈妈。尤其是到了3岁前后,孩子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为此他们对于父母也会更加依恋。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一定要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当孩子出现分离焦虑的时候,不要轻易地否定孩子的所思所想,而是应该认可和安抚孩子的情绪,更要帮助孩子找到安全感。在爸爸与妈妈之间,孩子显然更加依恋妈妈,这是因为大多数家庭里,一旦有了孩子,妈妈总是承担起抚养孩子的重任,也会更加亲密地与孩子相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妈妈对于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有着至关重要的责任和义务。

因为心理的发育,孩子在3岁前后才会达到分离焦虑的巅峰。尤其是3岁的孩子还要走出家门,走入幼儿园,也有很多此前负责全职照顾孩子的妈妈,会在孩子入园之后选择去工作。这样一来,妈妈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会大大减少。那么作为妈妈,要努力平衡照顾孩子与认真工作之间的关系。作为爸爸,也要全力以赴支持妈妈的工作,多多陪伴孩子,唯有如此,父母与孩子才能齐心协力渡过分离焦虑的难关,也才能更好地成长。

面对孩子的担忧,父母不要一味地抱怨和指责孩子,更不要嫌弃孩子过于黏着爸爸妈妈,而是要认识到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很正常,毕竟孩子还小,他们从出生就依赖爸爸妈妈的照顾而生存,为此感情上依赖父母完全是正常现象。此外,父母还要想方设法帮助孩子平复情绪,让孩子保持愉悦,如果情绪波动过大则会危害孩子的健康。当然,面对孩子的担忧,让孩子确定爸爸妈妈只是因为工作而暂时离开,很快就会回到他们的身边,是最重要的。因而爸爸妈妈千万不要对孩子玩失踪,更不要苛刻要求孩子必须始终保持好情绪。只有认可孩子的情绪,才能接纳孩子的情绪;只有认可孩子的情绪,父母才能与孩子更好地相处。

非鱼3岁之后,妈妈就把奶奶接到家里,由奶奶负责照看非鱼,妈妈则选择结束全职家庭主妇的生活,重新走入职场开始打拼。在妈妈带养期间,非鱼与妈妈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看到奶奶突然介入自己的生活,非鱼非常抵触和排斥。尤其是妈妈开始上班之后,因为经常需要出差,所以非鱼不得不几天的时间里都和奶奶在一起,而看不到妈妈,再加上爸爸回家也很晚,为此非鱼变得越来越焦虑,常常怀疑爸爸妈妈都不要他了。

有一次,妈妈出差回来之后,和往常一样给非鱼带了很多礼物,但是非鱼却闷闷不乐。虽然妈妈兴致勃勃地把礼物展示给非鱼看,但是非鱼却瓮声瓮气地问妈妈:“妈妈,你是不是不要我了?”听到非鱼这么问,妈妈感到很惊讶:“非鱼,你为什么会这么说呢?”非鱼说:“别的小朋友都有爸爸妈妈陪着,就我没有!”妈妈耐心地解释:“非鱼,妈妈要工作,挣钱才能给你买礼物。”非鱼说:“我不要礼物,我就要妈妈。”妈妈无奈:“非鱼,妈妈现在不是回来了吗?”非鱼还是不依不饶:“其他小朋友的妈妈到了天快黑就会回家,你去哪里了?你都不回家睡觉!”妈妈这才恍然大悟:“非鱼,妈妈很抱歉。你是想让妈妈天快黑的时候就回家是吗?”非鱼点点头。妈妈思考很久,决定换一份不需要出差的工作,这样就可以每天晚上回家陪伴非鱼。

孩子的心思是很简单的,他们从不能接受与爸爸妈妈分离,到认识到爸爸妈妈必须离开自己去工作已经是前进一大步了。为此,当爸爸妈妈因为出差或忙于工作,而导致回家很晚,或者接连几天不回家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到非常焦虑,也会因此而惶惑不安:难道爸爸妈妈不要我了吗?所以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尤其是主要负责照顾孩子的妈妈,最好不要从事经常需要出差的工作,否则就会加重孩子的分离焦虑。

通常情况下,孩子产生焦虑的原因都很相似,要么父母忙于工作相处时间少,要么孩子在影视剧上看到有父母抛弃孩子。为了帮助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父母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孩子获得安全感。例如,工作再忙,也要知道工作是可以弥补的,而孩子成长的过程是不可逆的;再如,如果因为工作需要必须出差,那么千万不要悄悄走开,否则会加重孩子的恐惧,而是要正面和孩子告别,让孩子接受父母要离开一段时间的事实。其实,孩子总要长大,父母也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所以为了让孩子适应分离,父母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让孩子体验分离。例如,妈妈如果全职在家负责带养孩子,就可以偶尔把孩子放在信任的人家里,自己短暂离开,等到一定时间之后再来接孩子回家。在此过程中,孩子会适应妈妈的短暂离开,未来才能够接受妈妈更长时间的离开。总而言之,孩子的成长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要面对各种各样新鲜的事物,也总是要接受更多的成长。作为父母,既要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保证孩子健康成长,也要关注孩子的心理,让孩子的内心变得越来越强大,这样孩子才能在父母爱的包容中,逐渐成长起来,最终能够独立面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