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点猜忌,青少年要信任他人
人类作为群居动物,需要朋友,需要友谊之水的滋养,困难之时都需要朋友的一臂之力,心情低落之时都需要朋友的一句宽慰,荣耀之时都需要朋友衷心的祝贺和分享。然而,在人类所有的情感中,友情是最需要信任和付出的,猜忌是友情的致命敌人。正如有人说:“假如我们都知道别人在背后怎样谈论我们的话,恐怕连一个朋友都没有了。”这并不是一句否定人与人之间友情的话,相反地,它正可以告诉我们,对背后的闲话尽可不必认真打听和计较。信任你的朋友,放下你的猜忌,你一定会收获友谊的果实。
青春期是个需要朋友的年纪,青春期的孩子会慢慢成为一个社会人;青春期是个为友谊劳心劳力的年纪,但青少年朋友们,如果你想拥有友谊,就必须放下你的猜忌,学会信任你的朋友。
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是经不住猜忌和私心的考验的。曾被人们认为是智慧的化身的诸葛亮,也是个猜忌心重的人。
诸葛亮精明能干,且任人唯贤,却因为过于明察而生疑人之心。他对人不信任,大事小事无不亲自过问,出将入相,茕茕孑立。诸葛亮对受降之将魏延始终用而不信,怀疑他有反叛之心,致使军事上失去“股肱”之助。诸葛亮死后,又发生魏延的冤案,蜀汉元气大伤,造成“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不利局面。
实际上,自古以来,和诸葛亮一样,不知有多少人因为猜忌而疏远了朋友,中断了友谊,甚至断送了江山。猜忌实在是害人又害己。
猜忌不仅是对友谊的一种摧残,更是对心灵的一种折磨。杯弓蛇影的典故就是很好的例证。弓影映在盛酒的杯中,好像小蛇在游动,饮者以为真把小“蛇”给吞下去了,越想越恶心,结果害得自己大病一场。这才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疑之,疑心太重,到头来自讨苦吃。
对别人无端的猜忌,貌似无端,实则有端,猜忌源于褊狭的私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疑心太重的人,总怕别人争夺自己的所爱、所求、所得,怕别人损害自己的利益,终日疑神疑鬼,顾虑重重,你对别人不放心,别人能对你坚信不疑吗?虽说防人之心不可无,但是时时提防,处处疑心,还会有知心朋友吗?
心灵启示
我们不能否认,每个人都有疑心,这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但所谓的自我保护,是相对于那些相交甚浅甚至是陌生人的,而对于自己的朋友,则应该以信任为基础。如果对待朋友处处设防,则大可不必。
那么,青少年朋友们,你该如何摒弃人际交往中的猜忌心理呢?
1.理性思考,不无端猜忌
当你发现自己在猜忌一件事或者一个人时,不妨打断一下自己的思维,问一问自己,为什么要猜忌?这样做对吗?如果怀疑是错误的,还有可能发生什么情况?在做出决定前,多问几个为什么是有利于冷静思索的。
2.发现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心
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有优点自然也有缺点,但我们不要一味地盯着自己的缺点看,这样只会让你灰心丧气。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能帮助你树立自信心、提升能力,在获得成就后,你会更加自信地生活。
3.从心理上根除猜忌
行为总是在执行心理的动态,从心理上根除猜忌,行为也就与之决裂。你要告诉自己,那个我不喜欢的人,他并不是坏人,我只是放大了他的缺点,没看到他的优点而已。经过长期的心理斗争,必定能让你根除猜忌。
4.增强对自我的调节能力
人生在世,我们不可能让每个人都称赞我们,对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我们不必猜忌。但丁有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要善于调节自己的心情,不要在意他人的议论,该怎样做还是怎样做,这样不仅解脱了自己,无端的怀疑也烟消云散了。
5.多沟通,解除疑惑
在人际交往中,彼此之间会有一些摩擦或误解,这也许是由于理想、观念的不同导致了态度不同,也有些猜忌来源于相互的误解。这些情况,都应该通过适当的方式解决。通过谈心,不仅可以使各自的想法被对方了解,消除误会,而且还避免了因误解而产生的冲突。
总之,克服猜忌只有不断地战胜自我,才能消除多疑。战胜自己的狭隘,就会心怀坦荡开朗;战胜自己的偏激,就会理智处事;战胜自己的浅陋,就会多一些宽容;战胜自己的孤僻,就会多一些友谊。这样不断战胜自我,才会迎来美好、和谐、舒畅、顺达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