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1998年,清华大学有一个叫邹建的大二学生,他有着更大的求学愿望,他希望自己能进入哈佛大学深造,但此时,命运却跟他开了个玩笑,他的父母双双下岗了,这就意味着他和同时在上大学的弟弟都有可能要辍学。坚强的邹建决定边打工边上学,生活十分辛苦。
邹建的情况很快引起了唐山市路南区工商局的重视,党委书记陈振旺率先发动起来,团委书记王阿莉很快与清华大学取得了联系,清华大学很快提供了邹建的相关情况,路南区工商分局决定每月捐助邹建400元,直到他大学毕业。一场跨区域的助学行动拉开了帷幕。“当时局里的36名青年团员每人每月出资10元,不够的部分就由工会补上。”一直参与此项捐助活动的王阿莉介绍说。
受到资助的邹建一直学习努力,他从清华毕业后,又顺利进入了哈佛深造,并在美国纽约的一家金融公司工作。
邹建是个懂得感恩的人,为了回报路南区工商分局的爱心,2006年2月14日,邹健的父亲给路南工商分局打来电话,告知邹建从美国寄来4000美元,他已兑换成人民币32125.60元寄给了路南区工商分局。
心理导读
案例中的邹建是个懂得感恩的人,而正是这份感恩的心,让他拥有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最终,他也收获了幸福的人生。
东汉文学家王符曾说:“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从这句话中,我们能看到,一个人,如果能以感恩的心面对生活,那么,他看到的就是阳光,他就能感到幸福。
然而,不难发现的是,生活中,我们总能发现喜欢抱怨的孩子,他们喜欢抱怨学习太累、父母太唠叨,甚至会抱怨饭菜太差、衣服太难看等。其实,他们之所以经常抱怨,是因为他们缺乏感恩之心。对于这种情况,作为家长,我们有必要在孩子还在心智发展期的青春期就对其进行引导,让他们懂得父母养育他们之不易,知道所受到的爱是需要回报的,明白关心热爱父母家人是起码的孝心和良心,理解和帮助他人是最基本的社会道德。
专家建议
建议1 让孩子明白,他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别人的帮助
可能你的孩子并未意识到,在他成长的道路上,他无时无刻不再接受他人的帮助,接受他人的恩惠,对此,我们可以告诉他:“自从你出生,父母就在哺育你,教你做人做事的道理;跨入校门,老师就无怨无悔地把毕生所学传授给你;遇到难以解答的学习问题,好心的同学也总是帮助你;而国家和社会,也为你提供了安定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甚至生活中那些陌生人,也在无形中对你提供帮助……”这样,孩子就会明白,他需要报答的人太多。一旦孩子有了一颗感恩的心,那么,他还会抱怨父母的不理解、老师的严厉吗?
建议2 引导孩子理解父母
我们可以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居家过日子,难免磕磕碰碰,有时候,我们父母的行为、语言可能导致了家庭纷争,可能不太恰当,但请你一定要理解,我们都是希望你好……”
实际上,任何一个父母何尝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生活中多关心一点自己呢?教会孩子懂得理解父母,他们会懂得知恩图报、孝顺父母。
建议3 告诉孩子不要忘记经常对身边的人说“谢谢”
有时候,孩子可能认为,周围人对他的帮助是理所当然,但我们要让他明白,没有谁应该对谁好,所以,你应该对他们说“谢谢”。
建议4 鼓励孩子为社会尽一份微薄的力量
一些孩子可能能认为,我只不过是个普通人,哪里能为社会做多大贡献。但家长要告诉孩子,社会就是由千千万万这样的普通人组成的,每个人只要身边做起,多关心国家大事,多关心慈善事业,那么,哪怕你只捐出一块钱,哪怕你只是简单地拾起了马路上的一片废纸,你也是为社会的发展尽了一份力量。
总之,懂得感恩的人是幸福的,我们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内心快乐、平和,就要培养他们用感恩的心看待世界,这样,由于懂得体谅、理解和感激,关心尊重他人,他就会得到他人的肯定和信任,关心和帮助,他事的业就比较容易成功。他的内心存在真与善,知足与美好,就会有更多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