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祖训”“家训”等反思今天的家庭教育
张建才
“教育”二字,究其本义,不外乎其二:教者,示范也,同时含有训导、解惑之意;育者,涵育也,同时含有培养、习惯养成之意。原始社会时期,所谓的教育主要指手把手地传授生存的本领(农耕、渔猎之类)。奴隶社会,文化教育成了贵族的专利,平民百姓依然以生存、生活本领的传承、沿袭为主。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农耕文化成为主流文化,而自从奴隶社会末期孔子首创的私塾制度及封建社会官学制度逐渐流行以来,受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大。作为古代学校教育的补充,“族训”“祖训”“家训”“庭训”“格言”等具有中国古代特色的家庭思想教育,逐渐成为不可替代的非主流教育思想,成为维系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重要支柱。工业化时代,学校教育承担了大部分“育人”的任务,与此同时,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职能明显萎缩,或者因功利的因素走入了误区。在今天的教育背景下,挖掘中国古代“族训”“庭训”“祖训”“家训”“格言”中的合理成分,重新确立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是大有益处的。
立身、立德为家庭教育的第一要务
立身先立志,立德先立身,古今同理。孟子对个人修身的重要性曾提出这样的观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人只有先修身、后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古今凡举大业、做大事者,必先从自身点点滴滴思想行为约束做起,从今天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孟子对修身的过程还提出这样的看法:“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其中还含有挫折教育的道理。从立志来讲,立志其实就是个人的人生规划,远大的志向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基础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之上,立志要做到“有志之人立志常”,这里的“志”,虽不排除实现个人目标的功利色彩,但更多的应该是为社会、国家、民族、集体奉献智慧和劳动的志向。从“立德”的角度出发,不论是党的教育方针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也好,还是新课程要求的三位一体(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也好,“德”的要求都是学生发展的首位目标。一提思想道德,人们容易直接联想到远大理想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其实,道德有“近德”和“远德”之分,近德即人的道德底线,包含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而其中,直接关乎家庭教育的,是“善行”和“孝行”。尽善尽孝,决不是封建糟粕,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小恶小而为之”,所揭示的实际上是基础道德的“ABC”。生活中往往有这样一种现象,家长们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在家庭中有“孝心”和“孝行”,在社会上有“善心”和“善行”,但往往重视了结果忽视了过程,不施加“善”“孝”的教育,不身体力行践行“善”“孝”的示范,不去施加向善、尽孝的启发,但却希望孩子在社会尽善、在家庭尽孝,就像不去耕耘而期望好的收成一样。孩子从小善行、孝行习惯的养成,往小里说,有助于家庭、邻里和睦,往大里说,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耕读传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清末曾国藩的政治活动有待评说,但其《曾国藩家书》则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思想。在其“家训”三十条中,明确提出:“以耕读二字为本,乃是长久之计。”古代大家庭中,以“耕读传家”作为家训的颇多。这里的“耕”,非特指农业劳动,而指的是笼统的家庭劳动;这里的“读”,应指的是学习习惯的养成。今天的家庭教育很大的程度上缺失了“耕”的要求,片面强化了“读”的内容,而至于“读”,也明显缺失了书香门第琅琅读书的色彩,所读之书基本限于考试用书、功利之书。以至于很多孩子,特别是城市孩子从小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在家中横草不动竖草不拿,不仅养不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连必不可少的家庭劳动技能也明显缺失,甚至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也不能自理。值得重视的是,上述现象不是个别存在的,在中小学学生中占有不低的比例。其实,一个“耕”字含有诸多的功能,其一为家务劳动技能的锻炼,其二为劳动习惯的养成,其三为意志的磨炼,其四为亲情关系的和谐,其五为孝心的体现,其六为体魄的强健。因此,家庭内外的劳动教育和锻炼,事情虽小但意义重大,不少家长以为重视了劳动锻炼会影响学习,显然是一种误区,每每听到看到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事例,应该能给我们所有的家长深刻的警示。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每年都会用一周时间闭门谢客,“闭关”读书,反思充电。因此,父母的读书习惯、家庭藏书的数量,直接影响到能否耕读传家、成人成才目标的实现。
勤与俭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
古代大家庭大多有“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家训,西晋北伐名将祖逖有“闻鸡起舞”的美谈。勤俭持家无疑是我们民族美德的重要内容,“成由勤俭败由奢”是古人总结的经验,也是教训。但当前的学生中,我们每每看到,孩子们都会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但粮食、水电照样浪费不误;会用“闻鸡起舞”造句,但照样睡懒觉,口里说着“爸爸妈妈辛苦了”(其实这样说的孩子也不多),但看到父母的辛苦,照样不去帮忙。勤与俭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受用无穷,懒惰与奢侈对人的一生遗患无穷。勤俭习惯的养成教育不仅仅重视节约和勤劳的结果,更是通过习惯养成的过程培养人良好的修为。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决定不给后代留下任何遗产,当人问及此事,他这样回答:“后代比我强,留下财产干什么?后代不如我,留下财产干什么?”(即后代强了可以自己获得,后代弱了留给他也守不住)家庭应该主要给后代留下精神财富而不是物质财富。比尔·盖茨及西方众多企业家把财富留给社会而不是后代的做法之所以被人称道,恐怕不仅仅是被他们的慈善心所感动,其中必然也有对后代的教育意义在其中。某史学家在论到中国古代“家天下”式的家族王朝统治均不超过三百年的一个重要原因时,认为权力的世袭会造成腐败和无能,财富的世袭会造成严重的贫富不均,进而导致王朝的频繁更替。可见家庭对后代的教育观特别是财富观,不仅关乎家族的兴衰,也直接影响国家、社会的发展。
自我反省是个人成才的重要途径
随时检视、反思自己的思想、言行,是提高个人修养水平的重要途径。孟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实际上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个人的思想认识、道德水准的提高,主要不依赖于外在的影响(教育的外推力),更要靠自我的反省(内驱力)。一个人记日记的习惯其实就是对自己一天言行的总结和反思,可惜这一好习惯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已基本被人遗忘。一个集体(单位)的阶段工作总结、民主生活会,则是对整体工作的回顾和检视。教师的教学反思、课后小结、“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等做法,实际上也是在反思。家庭教育中,家长教育、引导孩子养成总结、反思的好习惯,对孩子的成长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值得提醒的是,家长往往重视孩子学业成绩的总结,忽视或轻视思想言行的反思;同时,孩子反思习惯的养成必须要家长的言传身教,很难想象,家长生活、言行的不检点会教育出品格高洁、修为良好的孩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古老格言的“文眼”是“勤”和“思”,这里的“思”是基于反思的独立思考。只有不断的独立思考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长见识”,唯此,个人的修养水平才能不断完善和提高,才能真正锻造出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好公民。
近年高校流行一句格言:“如果过程是美丽的,那么结果必然是残酷的;如果过程是残酷的,那么结果必然是美丽的。”其含义不外乎是指个人反思自己的缺点不足后,一定要付出努力和辛苦,才能追求和达到既定的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家庭教育中抓好过程(学习和修养的训练过程)往往比只关注结果(如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的思想)要重要得多。
家庭教育中的优秀传统,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古代的“祖训”“家训”中既有精华又有封建糟粕(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思想),应采用鲁迅先生倡导的“拿来主义”的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为今天所用。中国古代“族训”“庭训”“祖训”“家训”“格言”中的精华,经长期传承,许多已成为“语录”式的格言,因其来自于实践积累和提炼,说它是家庭教育的理论也一点不为过,况且,现代格言的教育意义有时会被孩子理解成说教,传统东西的教育意义往往更持久隽永,这笔精神财富应该成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