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邪”的诉苦让人伤不起
一边不得不埋头工作,一边对工作不满足;一边完成任务,一边愁眉苦脸——这样的人让人总觉得她活得被动。上司以为她是干扰工作、爱发牢骚的人,同事以为她难相处。结果,进级、加薪的机会被别人得去了,她只有“无邪”的牢骚。职场中的诉苦,真是伤不起啊。
大城市中,白领们的压力都同样地大。如今从白领们的MSN签名就能看出来——今天你“开心”了吗?不,我很“伤心”。
于是,继开心网之后,伤心网在白领中开始流行。没办法啊,职场中,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毕竟是少数派,大多数人总是混得不好不坏,偶尔陷入郁闷状态。心情好时把烦恼甩开,心情糟糕透顶时,要找人倾诉才能活下来。可问题是,你的伤心对谁说?
有些女人无论在什么单位工作,只要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习惯性地向别人倒苦水,总是希望别人能帮忙,替她化解困难。结果可想而知,同事们只会疏远她。职场中有另一类人,她们独立自强,再大的困难也不会想到逃避,而是琢磨着怎样解决。这样的人,即使她不向人求助,却总能引来周围人的援手。这并不难理解。诉苦的人心存“受害者意识”,希望得到别人的同情,这反而引起了他人的反感;而那些积极向上、独立自强的女人,博得了人们的尊重,于是主动伸出了援手。
有些女孩子则选择了将苦闷诉诸笔端,写日志,发微博。但在诉苦之前,你隐身了吗?
有一个女孩子,天天写博客,无非是痛骂老板没人性、鄙夷同事忒势利、哀叹经济不景气、感叹前途太迷茫。本来在私人空间里关起门来说说也无妨,可她偏偏喜欢把自己的照片放在博客上,这样一来很容易让人对号入座。当她的同事慕名拜访她的博客后,这位女孩的脸色就不那么好看了。
没过多久,她删掉了所有关于职场心情的博文,算是亡羊补牢,但同事眼中“诉苦狂”的帽子,她是一时半会摘不掉了。庆幸的是,老板没有看到她的博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没有一个老板会喜欢爱诉苦的员工,他们整天遇到的烦心事已经够多了,而且他们都认为积极解决问题才是唯一出路。即使是爱听八卦的同事,听到诉苦公司的话也会感到尴尬——不予置评吧,显得太冷血。应声附和吧,自己也成了诉苦狂。
所以,千万不要向同事随便诉苦,哪怕是和你一起进公司的“亲密战友”。前一分钟还饱蘸同情倾听你心声的同事,下一分钟就可能将八卦传播到公司每个角落,甚至成为可耻的告密者。
如果真的要诉苦,隐姓埋名上网吧。不要透露你所在的城市,你所在的公司,也不要轻信网友义愤填膺劝你辞职或报复的话,他们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疼不疼只有你自己知道。
倾诉是疗伤的最好方法,当然也要把握尺度,切勿化身为人见人厌的“祥林嫂”。诉苦是一种不良情绪,感染到别人,自己也未见得就能痊愈。
而且,如果诉苦能解除自己心中那股怨气,那么适当地诉苦是可以的;但如果诉完苦仍无法解决问题,或无法移除心中那块石头,那还真是不划算。所以,如果一定忍不住要诉苦,只能偶尔为之,如果诉苦太多,反而得不到同情。
心理学家认为,喜欢诉苦的人,往往心存“受害者意识”,这种意识是正常的心理现象。毕竟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渴望获得与年幼时相似的无条件关注,这就是诉苦者“受害者意识”的根源。人在苦恼时,希望能够向别人倾吐心中的烦恼和压抑,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一个生理成熟的个体总是希望他人无条件地去关注或帮助自己,那就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诉苦者在诉说时表现出来的“受害者意识”,往往很难引起倾听者的共鸣,这样的倾诉不仅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加重诉苦者的心理负担。
每个人,每天都有可能遇到很多不开心的事情。很多人会认为,“诉苦”是一种发泄的方式。我们谁能够发誓自己从来没有向别人诉过苦?但如果你所诉说的内容总是在不断地重复,那就说明是自己有问题,而且你不肯面对问题,只是企图用喋喋不休的诉苦和抱怨来逃避正视问题。
无论如何,总诉苦带来的都是负面效应。越抱怨,就会发现值得抱怨的事情越来越多,会觉得自己真的是太值得同情了,好像全世界都对不起自己似的。可是越花时间抱怨,就会越少时间改良。一肚子怨气的女人,总是散发着一种天怒人怨的气息,会让你觉得跟她相处老是有一块黑压压的云遮挡着你的大好晴天,只有离开她,周遭才会慢慢艳阳高照。这样的女人,怎能不让人敬而远之呢?
习惯求助的人,如果能勇敢地承担起责任,他们很快就会发现,那个令人不堪的包袱,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重。
亦舒曾经说过:“被人欺侮了,千万别诉苦抱怨,佯装什么也没发生过。苦事放在心中,过后务必使她也不记得是否害过我,那就最理想。千万别以弱者身分出现,弱者人皆踩之。不要给别人这种机会。”这句话,值得生活在大都市中的女子细细玩味。
职场女人的成功秘密59:
选择合适的倾诉对象。应直接向引起困难的人倾诉,而不要找替代对象。
把握好倾诉的度,是宣泄而不是发泄。以第一人称客观阐述,表达自己的困难;而不是以第二人称指责对方。
问题严重的时候,找心理医生倾诉。他们是职业的倾听者,能提供科学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