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双赢是商业社会的基本规范

双赢是商业社会的基本规范

美国的商界有这样一句名言:“如果你不能战胜自己的对手,那就加入到他们中间去。”现代竞争,不再只是“你死我活”的简单拼杀,而是一个更高层次的合作与竞争。同样,现代企业追求的也不再只是“单赢”,而是“双赢”甚至是“多赢”。

我国春秋时期的鲍叔牙与管仲,就是双赢合作的一个很好的典范。管仲,字夷吾,齐国颍上人。年轻的时候,管仲与友人鲍叔牙相交甚深。由于家中比较贫寒,管仲常常会去占鲍叔牙的便宜,但是鲍叔牙却丝毫不在意。因为他很了解管仲的贤能,对他也是照顾有加。后来,鲍叔牙成为齐国公子小白的家臣,而管仲则投靠公子纠。在争夺王位的过程中,管仲为使公子纠能够顺利登上王位,曾射杀公子小白,未遂。后来在公子小白与鲍叔牙的合谋下,谎称公子小白中箭身亡,用计骗过了公子纠的耳目,连夜赶回临淄,顺利登上了王位,成为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以后,急需招纳贤者志士来辅佐自己,因此准备请自己的智囊鲍叔牙出任齐国丞相一职。然而,鲍叔牙却诚恳地回绝了齐桓公的邀请,对他说道:“我只是一个平庸之人,现在陛下施恩于我,使我能够享受如此的厚遇,那全是陛下的恩赐。但是若想把齐国治理富强,我的能力恐怕不能胜任,您应该去请管仲。”齐桓公听后,惊讶地反问道:“你不知道管仲是我的仇人吗?我险些命丧他的箭下。”鲍叔牙答道:“客观地来说,管仲是天下奇才。他英明盖世,才能出众。”齐桓公问道:“那这位管仲与你相比较的话,又当如何?”鲍叔牙沉静地答道:“与我相比的话,他有五点地方要胜于我。宽以从政,惠以爱民;治理江山,权术安稳;取信于民,深得民心;制定礼仪,风化天下;整治军队,勇敢善战。”说完这些,鲍叔牙进一步向齐桓公进谏,希望能够让他释掉对管仲的旧怨,使两人化敌为友。并且还指出当年管仲射杀国君,是因为公子纠所下的命令,管仲只是听命行事。如果现在能够赦免他的罪过,再委以重任的话,管仲一定会像忠于公子纠一样,听命于齐桓公,为齐国而效忠。

最终,齐桓公听取了鲍叔牙的进谏,任用管仲作为齐国的宰相。后来,在管仲的努力下,使得齐国大治,经济、军事、民生得到了很好的稳固。诸如称霸诸国、九次会合诸侯、辅佐周朝天下等大事,全部依靠管仲的谋略,成交了齐国的霸业。

后来,管仲回忆道:“在我不得志的时候,曾与鲍叔牙合伙做买卖。每次分取利润的时候,总是由我拿走其中的大部分。然而,他却从不认为我贪婪,而是知道我家境贫困只能如此。我曾经替他谋划事业,但发展得并不顺利,我也因此更加穷困,而他也没有因为那次失利,就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我做事的外部条件不具备。我曾经数次当官,又数次被国君所驱逐,他从来不认为我无德无才,而是知道我没遇上一个明主。我曾经三次在打仗的时候,不积极参加战役,他却并不认为我胆小,而是知道我挂念家中的老母亲。后来,公子纠败了,召忽为了公子而殉主,我却忍受囚禁的屈辱苟且活着,他并未因此认为我没有羞耻之心,而是知道我不在意那些虚名,在意的是能否平定整个天下。这个世上,生我的人虽然是父母,但真正了解我的人却是鲍叔牙!”

鲍叔牙在推荐管仲为相之后,将自己的官职置放在管仲之下,一心辅助于他。后来,鲍叔牙的子孙,世代都在齐国做官。其中,有封地的就达十几代,并且出了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天下人称赞的也不是管仲的贤能,而是称赞鲍叔牙能够举荐贤人!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鲍叔牙的举荐,管仲纵有旷世的才华,也难以实现自己的宏图伟业。如果没有管仲,齐国只依靠鲍叔牙的治理,很难成就霸主之位。作为一名谋士,鲍叔牙深知“合则两利,分则两害”的利害关系。他知道仅凭自己的力量,不能使齐国变得更加强大。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找一个贤能之人一起合作,管仲无疑是一个最好的人选。有人可能会认为鲍叔牙太傻,将功名利禄拱手相让。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虽然,他屈居管仲之下,但却为自己赢得了好的声望,为自己的子孙带来了皇家的庇佑。当让自己的领导知道自己是一个为了国家利益可以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人,他让管仲觉得自己是他一生的知己,他让天下人知道自己举荐贤人的义举。难道这些不是“让贤”为他带来的好处吗?所以,无论对于他还是管仲来说,这都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职场需要的也是这种“双赢”的结果。在职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即使是相互竞争,也不排斥相互的合作。大家为了共同的利益,一起奋斗去创造可观的经济价值。在这个基础上,有时敌人也会成为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