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总说别人的责任
晚饭后,7岁的艾迪正在写作业,外面的风太大,门被一次次刮开,于是艾迪不得不一次次地去关门。而此时,艾迪的父亲正站在门口跟邻居山姆叔叔聊天。没多久,风又把门吹开了,艾迪猛跑过去将门关上。恰好此时,艾迪却听到了父亲痛苦的叫喊声,同时门被反弹了回来。原来艾迪关门的时候,父亲正要进门,手被卡在了门缝里。看到父亲的五官因为痛苦而扭曲着,艾迪害怕极了。父亲暴怒着举起了巴掌,但是父亲的手并没有打在艾迪脸上,而是带着一阵风停留在了半空中。事后,父亲对艾迪说:“我当时快痛死了,真想狠狠地打你一个耳光,可是当手扬到半空中时又转念一想,是我自己把手放在门上的,凭什么打你呢?”
故事中父亲这句极为普通的话,却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自己犯了错误必须承担后果,不能迁怒于他人,不可推卸责任,无论你是谁的父亲、老板,还是领袖。相信这件发生在小男孩童年的小事,对他的一生都会有无尽的影响。
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都要承担它的后果,无论好坏。事实上,是否能勇于承担责任,常常会影响人生的发展。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人们往往对于承认错误和担负责任怀有恐惧感。因为承认错误、担负责任往往会与接受惩罚相联系。在出现问题时,不敢担当的人首先会归罪于外界或者他人,总是寻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来为自己开脱。不过在旁人看来,这些都是无理的借口,并不能掩盖已经出现的问题,也不会减轻要承担的责任,更不会让你把责任推掉。
张元和宋杰都在快递公司任职,他们工作努力,表现很好,老板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有一天,他们两个负责把一件大宗邮件——一件价格昂贵的古董送到码头。老板反复叮嘱他们要倍加小心。到了码头开始搬运邮件的时候,张元把邮件递给宋杰的一瞬间,宋杰一时没有接住,邮包一下子掉在地上,古董破碎了。回到公司后,老板脸色阴沉。两个人离开老板办公室后,宋杰又偷偷回来了,说:“老板,这不是我的错,是张元不小心打坏的”。老板随后就叫来张元查问,张元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最后他说:“这件事是我们的失职,我愿意承担责任。宋杰家庭条件不太好,我愿意一个人承担。”
后来,老板同时把他们叫到办公室,说:“其实,古董的主人已经看见你们两个在递接古董时的动作,我相信,他跟我说了他看见的事实。是的,你们的失误给公司造成了损失,但是也让我确定了部门经理的最佳人选。”一个月之后,张元当上了部门经理,宋杰递交了辞职报告。
宋杰因为在关键时刻选择了逃避,而失去了工作机会;张元则由于在压力下依然勇于面对,勇于承担责任,获得了新的机会。
事实上,敢于承担责任的人会令人更加敬佩。因为你的勇于担当,诚实可信,别人只会更加尊重,信任你,愿意和你一起共事,并委以重任。
如果说得更远一点,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还关系到社会风尚和人类的文明。
二战后就曾引发关于普通纳粹士兵是否应对个人行为负责的问题。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普通士兵,他们中很多人也并不认为追捕屠杀犹太人是正确的,但在接到上级命令时,还是执行了。战后,一些士兵认为自己该种行为是不折不扣的犯罪,但更多的人则认为自己不过是在执行命令——况且假如不执行这样的命令,恐怕自己也性命难保。
存在主义在二战后曾风行一时,某种意义上是说因为它回答了这一问题——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每个人就是他全部行为的总和,除了行为及其后果外,他一无所有。而那些无机会表现出来的人道主义及好意是不算数的。这就是说那些士兵在面对犹太人时可以选择不开枪。但他们在自己的生命、前途的考量面前却选择牺牲他人的生命,既然这样,那就应该为这一选择负上相应的责任。二战后普通德国人也对在二战中与德国纳粹党的合作行为痛悔不已,并为此向受害者道歉,可以说这正是负责任的表现。
鲜活的历史与现实一再提醒我们,一种恶行所以会畅行无阻,不仅是因为几个发布命令者的强权,更多的是那些执行者,甚至是更大范围内的旁观者的责任,没有合作与默许,恶行根本无从发生。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这贯穿了人们的全部生活。有时,你不做选择,那可能也是一种选择。在很多情况下,个人选择不但关系到自己,而且涉及他人利益。
应该记住:人不过是他自己的自画像——是他一连串自我选择后的结果。人最终要为自己所做出的选择负上责任,无论这选择是主动还是被动的,那都是出自你这个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