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能量,要战胜苦难

寻找能量,要战胜苦难

人生这一程走过来,苦要吃得,福要享得,还要战胜无数的坎坷与艰难,当然是需要很多能量的。那么,人生的能量从何而来呢?一则,我们要唤醒潜能。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每个人都像是一个沉睡的宝藏,拥有无穷的潜能。即便是像爱迪生、爱因斯坦那样伟大的科学家,也只是用了人生1/10的潜能,而对于每个人来说,至少有9/10的潜能都在熟睡状态,如同一头沉睡的雄狮那样,等待着被唤醒。二则,我们要从各种磨难之中站起来,才能以坚韧不拔的顽强姿态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出自己的风采。所谓真金还要火来炼,在顺遂如意的人生境遇中,我们很难看出每个人独特的潜质,而只有在特殊的危难时刻,我们才会更加了解自己,才会更加了解他人。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越是在紧急艰难的时刻,我们的表现就越是富有代表性,也越是具有含金量。

作为一名作家,约翰·布里顿创造了《美国和威尔士的美人》这本书,为此原本默默无闻的他受到很多读者朋友的喜爱。布里顿从小生活在一个很贫穷的家庭里,他的父亲是面包师,开了一家面包房,因为经营不善,导致赔了本钱,还让整个家庭生活变得更加困窘,父亲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以致精神分裂。在这个时候,布里顿还是一个年幼的孩子,父亲的疯狂让整个家庭雪上加霜,幸运的是,布里顿很坚强,不管生活多么艰难,他都始终坚持努力向上。他没有钱接受教育,就去打工养活自己。然而,他在叔叔开的酒庄里工作了好几年的时间,仍没有任何收获,最终在被叔叔赶出去的时候,身上只有可怜的几个硬币。此后,他始终过着漂泊无依的生活,总是被灾难打击,被苦难纠缠。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改变自己热爱学习的心,他一边居无定所,甚至不知道自己的下一顿饭在哪里,一边争分夺秒地利用闲暇时间看书和学习。因为长期的艰苦生活,他的身体状态非常糟糕,受到身体困扰的他开始从事律师工作,但是薪水非常微薄。然而,他在买书的时候从来不吝啬金钱,甚至会慷慨地把自己积攒的所有钱都拿出来买书。就这样,他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到了28岁的时候,他开始正式投入文学创作,并且出版了人生之中的第一本书。此后的50多年时间里,直到去世,他一直在从事文学创作,是一个笔耕不辍、特别高产的作家。他在一生的时间里为世人贡献了87本书,其中他的《英国大教堂的古代风习》一书,多达14卷,是一部史诗级别的伟大作品。

如果布里顿当年在父亲疯狂、自己努力打工又被叔叔欺骗和赶走之后,就此走上堕落的道路,那么他就不会成为伟大的文学家,更不会在一生之中著作等身,创作出那么多优秀和伟大的作品,也让自己为历史所铭记。他正是因为像踏破荆棘一样踏破苦难,把苦难踩在脚下,不管遭遇怎样的艰难困苦都从来不放弃,所以才能在人生之中崛起,才能真正扼住命运的咽喉,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苦难面前,人总是会走向两个极端:弱者被苦难打倒,在人生中如同无根的浮萍一样四处漂泊,无依无靠,直到毁灭;而强者却能以顽强不屈的精神战胜苦难,无论如何,都不会向苦难屈服,更不会向苦难投降。正因为如此,后者才能以优秀的成绩从苦难这所学校里毕业,才能变得更加强大,更加坚强,才能以苦难作为人生的养分,在苦难的滋养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细心的人会发现,古今中外,大多数伟大的人、成功的人,都曾经遭受过苦难的折磨。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由此可见,困难真的是人生的必修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唯有从苦难的学校里毕业,才能始终昂然面对困难,以强大的姿态把苦难踩在脚下,让苦难真正地成为人生的光环。

然而,很多人尽管意识到无数伟大的人都是从苦难中崛起的,却不知道那些伟大的人真正从苦难中领悟和洞察到了什么。茨威格曾经说过,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人,它总是给那些伟大的人以最残酷的考验,让他们接受重重的磨难和打击,甚至非要让他们的人生变得如同最荒诞的戏剧那样不可捉摸,最终还要给他们冠以悲剧的生活外套,最后才让他们在顽强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坚强和无所畏惧,为此这些伟大人物的成功也因为有了苦难黑色的底色作为衬托而变得更加璀璨夺目,引得万众瞩目。的确,现实就是如此,一个人如果总是生活在安逸的环境中,就不要奢望自己会得到成功的青睐,也不要奢望自己有朝一日会获得万人敬仰的成功。我们无法预知自己将会在生命中有怎样的经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应,集中所有的精神和力量面对当下的自己,提升和完善自己,也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战胜磨难,才能全力以赴地经营好属于自己的人生,获得与众不同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