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利才能共生,合作才能双赢
著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莱因哈特·赛尔顿教授有这样一个理论:一场比赛,你可以选择与对方合作,或者是竞争。如果你选择了合作,那么就可以像鸽子一样分食瓜分战利品,那么竞争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省去了;如果你选择了竞争,那么就只能够像老鹰一样相互争斗,但是胜利者只有一个,如果要取得胜利,就必须要承受住其他老鹰的攻击。
通过上面的理论,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道理:合作达到共赢,竞争招致俱伤。因此在职场当中,我们应该学会的是合作而不是竞争,特别要避免恶性竞争。恶性竞争只能够让同事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是非常不利于个人长远发展的;而同事之间的相互合作,则可以共赢。
有一家大型公司招聘市场开发人员,9名优秀的应聘者从上百人当中脱颖而出,顺利通过了初试,接下来他们将参加由公司老总亲自主持的复试。
虽然公司的老总对这9个人的详细资料,包括初试成绩感到非常满意,但是公司招聘名额只有3个,于是老总便将他们9个人随机分成甲、乙、丙三个小组,之后分别给他们布置了任务。他要求甲组的3个人去调查本市的婴儿用品市场,派乙组的3个人去调查本市的妇女用品市场,最后派丙组的3个人去调查本市的老年人用品市场。
在任务布置完之后,老总向他们解释道:“我们录取的人员是负责开发市场的,所以要求你们必须要具有敏锐的市场观察力。让你们调查这些行业的主要目的就是看看你们对一个新行业的适应能力。当然,为了避免大家盲目开展调查,我已经叫我的秘书准备了一份相关行业的资料,你们可以参考一下。”
两天之后,应聘的9个人都把他们的市场分析报告交给了老总。老总看完之后,站起身来,向丙组的3个人走去,与他们一一握手,并且祝贺说:“恭喜你们三位,你们已经被本公司录取了。”
当老总看到大家疑惑的表情时,非常平静地解释道:“请大家打开我叫秘书给你们准备的资料,互相看看。”原来,他们每个人手中的资料都是不一样的,就比如甲组的3个人得到的分别是本市婴儿用品市场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分析报告。
老总见大家看完之后继续说道:“丙组的3个人非常聪明,他们互相借用了对方的资料,将自己的分析报告写得更加完善,可是甲组和乙组的成员却各行其是,根本就忘记了队友的存在。而我的目的就是要看看你们是否具有合作意识。显然只有丙组的3 位成员通过了我的考验,因此他们自然也就被录取了。”
从以上的面试结果,我们不难看出:是合作,才让丙组的成员获得了难能可贵的就业机会,而其他两组的成员却因为相互竞争而失去了资格。
在一个团队当中,每一位成员的能力都是参差不齐的。可是这并不意味着,能力强的人就一定要比能力弱的人占优势。每个成员在团队中都有他的作用。因此,团队成员必须要抛弃自我的优越感,摒弃高人一等的错误观念。每个成员应该学会分享与协作,因为恶性的竞争只会成为团队的伤痕,非常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团队的奋斗力自然也会下降。
马尔是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大学毕业之后进入了一家IT公司工作。工作三年后,由于表现优异,他被选拔加入到了一个重要的研发小组。组长告诉马尔,他之所以能够进入该小组,是因为他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听完之后马尔不禁有些沾沾自喜,甚至是骄傲起来。
在研发小组当中有一个叫乔治的人,他长相一般,而当马尔知道他毕业于一所极其普通的大学时,不禁就更加瞧不起乔治了。在工作中他常故意不跟乔治配合。组长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严厉地问马尔:“你以为你自己比乔治优秀吗?”马尔沉默不语。
正是从这件事情之后,马尔才逐渐放下对乔治的偏见。因为他渐渐发现,虽然乔治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没有自己强,但是他却具有丰富的研发经验和卓越的研发能力,马尔不禁对他敬佩起来,而且还会在工作中主动帮助乔治,乔治也将他自己从实践过程中摸索出来的经验传授给马尔。
这样一来,两个人的能力都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工作上的合作也越来越默契,很多项目他们都可以提前完成。
在一个团队当中,即使你的能力再强,肯定也有你无法完成的事情,而其他成员即使在能力上都不如你,肯定也存在“闪光点”。
因此,团队成员之间是不应该彼此轻视,不应该存在所谓的敌视关系,而应该取长补短、互相合作,这样产生的合力才会远远大于成员之间的能力总和,工作起来自然会事半功倍,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共赢”。
其实,共赢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创新的思想,更是一种宽容的心态。它削减了竞争的锋芒,能够用善良为竞争镶边;让折射的阳光照亮双方同行的路途,从而让竞争在微笑当中得到放松,让双方在合作中共同成长。